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中國經濟放緩對全球會是一場災難么?

2015-4-22 14:09:00 來源:華爾街見聞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該來的終于來到了。全球關鍵經濟引擎之一的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速放緩至7%,創六年來最差表現。 
  懷疑者認為該數據存在水分,政府通過某種方式將數據“做到了”經濟增速目標水平。但是事實上,對于中國而言,即便數據跌破7%,也不會意味著大麻煩已經到來。一方面來看,IMF預測的中國經濟增速在2015年僅有6.8%,2016年則為6.3%;另一方面,只要GDP增速維持在6%以上,所謂的“失速”就不會出現。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中國推出的刺激措施幫助他們在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陷入泥潭的時候依然保持了較高的投資增速。不過這種負面性在今年已經有所體現,第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僅增長6.4%,為08年以來新低。因此同時,中國投資增速也不斷下滑。更為糟糕的是,被寄望于接力投資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的消費并未有任何企穩的跡象。不斷走低的數據讓市場很難找到中國經濟的未來。
  然而對于全球而言,中國增速放緩絕非不可挽救的災難。對比來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過去十年,美國增速最快的時候也僅有5%的增長率,而且美國的經濟規模也遠遠超過中國。按照IMF的預測,全球經濟未來兩年增速將分別為3.5%和3.8%,高于2014年的3.4%。
  退一步來說,即便中國經濟因為某些特殊情況而出現明顯的衰退(考慮到經濟學家對經濟預測的“準度”,并不能完全排除黑天鵝),也不太可能見到美國經濟和金融系統出現類似2008年的崩盤情況。
  中國經濟的放緩對于類似秘魯、澳大利亞等資源國影響十分明顯。
  IMF的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基礎金屬最大需求國,占比達到了總量的47%,遠高于2000年的13%。
  秘魯出口規模自2011年見頂之后就一直處于下跌趨勢;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出口也一蹶不振。
  未來幾年而言,中國因素很有可能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完全帶來任何負面影響的轉型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這同樣不會意味著中國奇跡的結束,至少從股市的表現來看,市場的信心依然存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