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全球經濟穩步好轉,中國經濟存下行壓力

2014-1-7 12:46:00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記者張娜  2013年,歐洲陣痛之后逐漸找到走出泥潭之路,美國經濟增長基礎繼續好轉,下半年開始國內經濟企穩回升。
  這一年,中國經濟的整體結構已有改善——服務業增加值對GDP增長的貢獻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消費至少貢獻了GDP增長的一半以上,減速調結構的成效顯著;另一方面,外部需求增長有限,美債上限和QE退出規模風險猶存,未來的中國經濟依舊面臨增長下行、物價走高的潛在風險。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1月4日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與分析》報告首先回顧了全球經濟,尤其是美國、歐元區及中國經濟在2013年的總體表現,并對2014年存在的潛在風險作出提示。
  美國經濟穩步增長需防兩大風險
  報告認為,2013年美國的失業率由年初1月份的7.9%穩定持續下降到11月份的7.0%。第三季度GDP增長率已由初值2.8%上調到4.1%,顯示了在10月份政府關門持續三周之久的不利因素下,美國經濟逆勢上行的強勁動力。正是由于對美國經濟穩步增長這一基本面充滿信心,美聯儲于12月宣布將于2014年1月起開啟縮減QE力度的進程。
  綜合判斷,報告認為,美國經濟在2014年仍將穩步增長,但需警惕兩大風險。第一大風險是美聯儲的QE力度縮減以及后續退出的節奏把握是否合適。2013年美聯儲共新購入1.02萬億債券,QE3迄今為止的規模已達1.14萬億美元,超過總額為6000億美元的QE2的規模。應當看到,在縮減了每月新購入債券總額后,美聯儲仍要在將每月到期債券收到的本金支付全部購入新的債券的基礎上再每月增持750億美元的債券,即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仍要以每月750億美元的速度增加量化寬松仍在持續。因此美聯儲在12月的決定是QE政策力度的縮減尚談不到退出。雖然消息公布后美股市大漲刷新歷史高點記錄,但市場的良好反映不能掩蓋未來美聯儲對進一步縮減QE力度乃至后續縮小資產規模的逆轉QE的操作力度把握是否合適,仍然是影響全球經濟的一大風險。
  第二大風險是2013年12月臨時提高的美債上限即將到期美國國會兩黨能否就新的債務上限達成一致仍存在風險。雖然國會兩黨在2013年12月就2014財年和2015財年的預算達成協議,可以避免1月份的政府關門危機,但2月將到期的臨時債務上限問題仍未得到解決。國會兩黨能否就債務上限問題達成協議關系到2013年年底總額已達17.35萬億的美債是否會出現違約。
  歐元區長期前景看好 亟須解決失業率高企的問題
  2013年的歐元區經濟雖然仍有陣痛,但終于邁向了正確的方向。德國經濟依然穩健,獨樹一幟;意大利、法國經濟表現平平,缺乏亮點;債務國家方面,愛爾蘭已經走出債務危機,退出歐元區債務救援計劃,希臘經濟也有所回升,令人期望。市場對歐元區的信心已經有所恢復,這無疑對歐元區經濟的緩慢恢復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歐洲央行采取了購買陷入困境國家國債同時啟動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等措施,2013年11月,歐洲央行意外宣布降息25個基點,這表明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已經開始出手了。
  報告認為,歐元區長期前景看好。歐洲各國長期國債收益率水平不斷下降,這與歐洲央行以及各國的措施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反映出改革舉措穩定了資本市場情緒。2013年主要債務危機國長期國債收益率均明顯下降,截至2013年11月,歐債危機最嚴重的希臘的長期國債收益率也回降到8.41%的水平。這表明資本市場的態度有所轉變。
  短期指標標志歐元區回歸正軌。從短期來看,整個歐元區的GDP增長速度有所反彈,通脹率在下降,政府赤字在減少,并且債務國家愛爾蘭已經走出債務危機,退出歐元區債務救援計劃。這些信息都已證明歐元區經濟回歸正軌,只是還遺留一些問題的尾巴,接下來亟須解決的問題將是歐元區高居不下的失業率,截至2013年11月份,歐元區失業率已經超過12%。
  中國經濟企穩蓄勢 增速存繼續下行壓力
  2014年是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開局之年,在全球經濟穩步好轉、市場預期穩定的前提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鞏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工作方針,“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
  報告認為,這意味著決策者希望未來的中國經濟,一方面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另一方面在合理速度的基礎上,通過改革逐步緩解過快增長中各種經濟、社會問題。
  報告稱,從長期來看,一方面,城鎮化的推進和優化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最大動力,預計未來年均將有1300萬人口從農村轉移至城鎮生活,隨著“以人為本”的戶籍制度等配套制度改革的逐步落實,“有序實現市民化”,提高城鎮化的質量,激發轉移人口的消費能力和社會配套投資的潛力,為未來平衡而持續的經濟增長提供不竭的動力;另一方面,從國際比較的角度來看,中國2012年的人均GDPPPP計算為9233美元,只相當于美國水平的18.47%,人均資本存量PPP計算為8189美元,相當于美國的19.4%,未來增長的潛力巨大。而且根據Eichengreen2011的測算,快速增長經濟體經濟增速顯著下降一般出現在人均GDPPPP計算17000美元時,依此規律,未來中國經濟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至少還能保持10年。
  短期來說,2014年的中國經濟總體上依然存在增速繼續下行的壓力。城鎮化的確是經濟增長的“大餡餅”但是城鎮化本身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不僅涉及到戶籍制度、教育、醫療,而且涉及土地的合理集約利用、地方財政資金缺口等重大挑戰。
  報告預計,2014年的中國經濟在年初會延續2013年年底經濟放緩的趨勢,2014年年中還會經歷一次經濟政策調整,全年GDP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預計全年GDP增長率為7.6%,全國居民消費物價指數為3.2%,順差占GDP的比例為2.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20.4%,社會零售品銷售額增長13.6%。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