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鐵路貨運總量出現下降
2013-7-4 10: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份,中國鐵路總公司大張旗鼓地全面推行鐵路貨運改革。不過,最新數據顯示,5月剛剛緩過來的鐵路貨運量,6月份又趴下了,同比環比均下降。
官方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鐵路貨運總發送量完成31015萬噸,環比減少3.75%。而5月份的貨運量相比4月是略有增加的。不僅6月的數據疲軟,今年上半年的鐵路貨運總發送量也比2012年和2011年同期略降。
從分項數據來看,6月份全國鐵路煤炭 運量完成18214萬噸,同比增長2.2%;石油運量完成1162萬噸,同比增長8.8%;糧食運量完成826萬噸,同比增長6.2%。
煤炭作為鐵路貨運的“衣食父母”依然在運輸總量中占有將近三分之二的比重。在目前煤炭市場萎靡不振,煤炭進口量不斷增長,發電廠對煤炭需求持續下降的情況下,6月鐵路的煤炭運量保持了逆市的微弱增長。
不過在大宗物資保持增長的情況下,為何鐵路的貨運總量環比、同比均出現下降?
接近鐵總的人士表示,問題可能出在零擔、白貨上。鐵路運輸一般分大宗和零擔兩種,在鐵路運能緊張的時候,鐵路局一向是重大宗輕零擔,因為大宗的業務容易做,除計劃制定外,一般都是客戶上門求著鐵路貨運部門給車皮,而一單業務的運量也很大。相比而言,零擔白貨的量小,且對行車組織和車輛調配的要求較高,比較考驗業務部門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近幾年來鐵路運能緊張趨勢已經逐步緩解,宏觀經濟形勢也在發生變化,煤炭等原材料的需求在下降,鐵路部門也擇機而動,開始重視零擔白貨的業務。
鐵總總經理盛光祖在5月底舉行的全路貨運改革大會上曾明確表示:要鞏固老業務,開發新業務,重點是擴大零擔、白貨的業務量,開發快運班列等新業務。
6月15日,鐵路貨運改革在全國各鐵路局鋪開,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把此前不屑的“芝麻”——零擔白貨業務抓起來。例如太原鐵路局在6月中旬就以運城、侯馬、榆次、平旺、太原西5個站為零擔辦理集散站,分設永濟、臨汾、原平等34個沿途零擔辦理站,形成了覆蓋全局的零散白貨辦理網絡。太原局自稱,在貨運改革啟動后的第三天,其日運輸收入完成20365萬元,首次突破2億元。
然而,個別路局的數據依然挽救不了全路較為慘淡的局面。
廣鐵內部一位職工表示,貨運改革朝市場化方向發展的思路是不錯的,但是一些具體的工作還需要改進,目前改革只進行了半個月,未來效果如何,尚有待觀察。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