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馬物流:逆向物流練就的獨家創業秘笈
2013-7-4 9:51:00 來源:中國水運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這是一匹可以倒著騎的“千里馬”。若論名氣,北京千里馬運通物流有限公司的客戶遠遠比它自己知名。三星、LG、松下等日韓知名消費電子企業都是它服務的對象,這家即使在物流圈內也有些特立獨行的企業,是三星電子在中國最大的物流服務商之一。不過,其業務主打項目是很多物流企業避之不及的逆向物流。
千里馬選擇把逆向物流當作自己的看家本領,與當家人金永壽的“三不”選擇法有關:大企業不愿做、不敢做(高風險)、不能做的,統統搶占。金的邏輯是,大企業做得很成熟的業務,給機會也不要;它們有困難的地方,才有空間。回避紅海,是創業公司慣用的招數。不同的是,金永壽選的是人際罕至的危險海域。他相信冒險才有機會。
這個朝鮮族男子有著東北人的豪爽、粗獷、健壯。拍照時,他換上工作服搬箱子的情形,儼然一搬運工。在物流業打拼多年,沒少親力親為。他的創業故事有點峰回路轉:當年懷揣物流理想起步,卻走了快遞的曲線道路,山窮水盡時轉做綜合物流,并另辟蹊徑主打逆向物流。
2001年,金永壽從日本學成歸來。他看到一個數據,當年我國物流成本高達17880億元,占GDP的20%;而在西方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僅占GDP的10%。這讓他萌生了做物流的念頭。他想起日本物流業很發達,尤其C2C民間物流,便想涉足這塊兒。當時C2C物流在國內還是藍海,但需要有足夠豐富的網點。初出茅廬的金永壽沒這個實力,于是以門檻較低的快遞為腳踏板。做快遞,租間辦公室,安幾部電話,雇些人就OK了,投資很少。這一年,金永壽創立了金絲猴快遞公司,先從內埠做起。
金絲猴很快在京城快遞圈小露崢嶸,兩年間積累了包括三四十家世界500強在內的幾千家企業客戶,每月凈利潤幾萬元。但同城快遞領域競爭異常激烈,蛋糕就那么大,小企業很難長大,必須向外埠擴張。
金永壽做過上海、天津的生意,但遠遠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資金、人員的匱乏,讓各地鋪點變得很艱難。金永壽只好采用流行的加盟制做法,把其它城市的快遞業務外包給那些有網點的公司,但這樣很難控制服務質量。
“快遞是一個對網絡布局要求非常強的行業,當時我已經看清楚,我們要么滅亡,要么被別人收購,前途很渺茫。”外埠拓展的挫折讓金開始另尋出路。這時,綜合物流服務再次進入他的視線,當時環境下,已形成網絡布局優勢的此類物流企業不是很多。
如果說之前金永壽還會徘徊,2003年“非典”之后他不再猶豫。“非典”時期,人心惶惶。北京的快遞企業幾乎都停業了,金永壽和員工們冒著危險堅持了下來。那段時間,金絲猴的客戶數直線上升。但“非典”結束后,很多客戶又回到原來的承運商那里。金永壽很難過,“我發現我們的競爭力很弱小,不得不做出抉擇。”2003年,他創建了北京千里馬運通物流有限公司,把還在盈利的金絲猴交給一位副總打理。
這是金永壽創業中的一次重要抉擇。他慶幸,自己是最早從快遞圈脫離出來的人之一。這些年快遞業整合大戲不斷上演,沒蹦出來的企業很多成為了大企業的小分銷商。如今,金絲猴已難覓蹤影,千里馬還在成長。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非典讓金永壽放棄快遞,卻為他創造了與大田和三星電子合作的機緣。
當時,金絲猴的服務得到了大田集團的認可,金永壽由此結識了大田韓國部高級銷售經理。2003年,大田拿到了三星電子很多物流業務,有些自己做不了的就需要外包出去,于是這位經理找到了金永壽,千里馬開始為三星提供物流服務。
千里馬的第一筆業務是天津到北京的家電配件運送。三星電子推行當日達,中午12點發貨,要求次日早晨必須送到。按大田的流程,下午2點分揀完畢,4點半發到北京,晚上12點分揀,第二天一早派送。像大田這樣的大企業有固定的流程,不可能為一個客戶改變。千里馬的服務則相對靈活、主動。
那一次,金永壽提前租好幾輛車在北京接應,中午12點到貨后直接從天津拉往北京,在車上做分揀,到北京后立即派送,這樣就能趕在很多單位下班前把貨送到。這筆業務讓千里馬備受肯定,也為日后其與三星電子深度捆綁的商業模式埋下伏筆。現在,三星電子在中國兩百多個城市的快速配送業務都交給了千里馬,其中60個城市是當日達。“三星考驗的是,我們是不是比順豐還要快。”在大企業難以完全覆蓋也不擅長的業務領域,身段靈活的千里馬掘到了一大桶金。
與三星電子合作一年多,金永壽嗅到了另一商機。他發現,三星回收返品時,由全國41個辦事處分散地做,各地做法不一,又涉及到上千家公司,總部很難控制,結算非常麻煩,而且成本很高。
“是不是可以總部下單,把返品集中起來,統一處理、結算?”這就是逆向物流,即為了回收價值或適當處置的目的而從最后目的地移動貨物的過程。早在1992年美國物流專家就提出了這個概念,20世紀90年代,IBM、通用、微軟等知名企業都投建了逆向物流體系。在當時的中國,這塊業務還是一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
于是,金永壽做出了創業過程中的又一次抉擇——以逆向物流為主。這讓千里馬快速奔跑起來。
抉擇的主要阻力來自標準不明確。“一件東西壞了,全國2000多家企業,不同企業認可度不同,需要跟這么多企業溝通,非常累。中間很多風險,需要我們承擔。”金永壽說,后來跟三星總部協商制訂標準,情況好很多。
2005年,金永壽試水逆向物流。三星電子總部統一下發產品回收的訂單,直接交給千里馬總部,千里馬再分發給三星41個辦事處,他們通過千里馬把返品拉到三星指定的地方。
貨到之后,千里馬要檢查、判斷,看看配件是不是該換,有沒有換錯,等等。千里馬已經不再是機械地集合、運輸,還承擔了服務職能,它會幫三星電子做很多溝通。“比如,國美說這個機子是客戶退的,你給我退回去吧,我們就會檢查這是怎么壞的,是客戶原因還是國美原因,做好備案。下一年三星再跟國美簽合同時,這些都可以作為證據。”
回收流程也變得簡化。三星電子授權了千里馬一個財務手續,千里馬到提貨現場把產品跟“戶口”(三星每個產品都有“戶口”)確認后,一旦認定是產品問題,只要千里馬簽字,三星電子返給企業的款項就會自動轉過去,這比其以往的流程快很多。
這個過程中,千里馬和三星電子的磨合、沖突在所難免。“比如三星訂單發得很不規律,我們要求規范,他們可能因為某些因素做不了,我們也會抗議,但大公司改變流程比我們費勁得多。但你不斷地提,會慢慢得到解決。”他們每周都會開會,探討如何完善方案,不對的地方互相糾正、改進。
2012年,千里馬的收入將近1億元。它已在全國建成32個辦事處(含7家分公司),金永壽準備向國美、蘇寧、聯想、三星、海爾等企業看齊,把全國網點建到41個左右。今年,千里馬的增長目標是30%,他有意放緩增速——培養員工需要時間。人才是物流行業普遍的難題。
現在,三星電子的逆向物流全部由千里馬負責。三星業務量占到千里馬營收的80%,其中逆向占60%,正向40%。三星電子在中國的業務還在高歌猛進,千里馬總是忙不完。但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終究不安全,這也是千里馬未來最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