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改善應急物流 提升救援效率

2013-7-4 9:51:00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應急物流是一種應對突發性公共事件的特種物流。作為國家應急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應急物流在降低突發性事件對社會的負面效應、減輕人民生命和財產損失、組織協調救助資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過去幾年,我國重大自然災害頻發,在救援過程中應急物流發揮了關鍵作用,進一步凸顯了其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意義。應急物流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保障力量,其發展水平也是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我國對突發性事件的應對工作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在工作機制、法律法規和預案體系等方面不斷完善,救援人員和隊伍建設日益專業化、系統化,通信傳遞與風險評估的科技水平明顯提升,國家戰略應急物資保障與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然而,相對于技術與信息化程度更高、防災減災經驗更為豐富的國家,我國應急物流在某些更為細化的規劃和運作層面還有一定提升空間。
  加強和改善應急物流,需要充分認識其本質和特點。應急物流的本質是在盡量短的時間內以高效的流程、有效的方式為應急管理的其他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物資支撐。區別于常規物流活動僅追求經濟效率和效果,應急物流強調以救援效益為先,主要體現在時間效益最大化和事件損失最小化兩方面。本著“救人為先,生命為本”的理念,從汶川地震到蘆山地震,我國應急物流經驗不斷豐富,體系更趨成熟,應急速度、能力、秩序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同時,也應重視解決應急物流工作中重復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具體來說,應進一步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增強基礎設施的應急彈性。物資流動的基礎是交通,信息暢通的基礎是通信。然而,這兩類重要基礎設施在災害發生后容易出現損毀與過載,給應急物流帶來挑戰。應著力解決黃金救援時間信息出不來、物資進不去的問題。首先,在通信設施方面,提高災害易發地區通信網絡系統承載能力,設置具備較強環境變化適應性的通信系統,受災時通過預案科學有效地進行搶修,快速消除通信盲點。同時,可以發展獨立于公共通信網絡的應急專網,結合衛星、遙感等多種信息化技術,確保信息在第一時間內有效傳遞。其次,在交通設施方面,除了確保救援物資優先通過,為專業隊伍配備快速路橋設備,還應考慮地面設施恢復的時間剛性與應急物流時效性的矛盾,進一步加強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另外,還應在通信與交通系統間建立信息與資源共享機制。
  加強組織協調。應急物流建設是時效性與專業性要求很高的系統工程,需要在短時間內實現各類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合理調配。首先,進一步發揮政府在領導、協調、宣傳中的主導作用,完善統一調度、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的中心平臺,深化與民間公益組織的協同合作,統籌物資的集聚、管理和發放。同時,進一步優化官方機構間縱向與橫向的協調,提高效率。其次,個體和民間組織應努力配合官方機構和專業隊伍的應急物流工作,避免關鍵通道擁堵等現象的發生,自覺維護災區秩序。
  促進民間專業化組織有效參與。提高有物流專業背景的民間組織的參與度,使其與官方資源形成優勢互補,充分發揮各自特長,從而更好適應應急物流需求的急迫性和多樣性。借鑒國際經驗,可以在事件發生地或最鄰近地區遴選專業化水準較高的救援力量率先投入黃金時間的救援工作,同時為基礎設施搶修與救援主力部隊到來贏得寶貴時間、打下堅實鋪墊。此外,應加強與民間專業物流公司的合作,有效利用第三方物流資源,促進物資配送、倉儲資源和網絡的優化。加強平時的針對性培訓和演練,提高民間專業化組織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