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中國流通業頂層設計之我見

2013-7-13 8:5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丁俊發
    什么叫頂層設計?
    我認為主要是指中國流通業的發展戰略。什么是戰略?著名戰略家柯尼茨·奧瑪在《戰略家的思維》一書中指出:“戰略就是將一個組織的主要目標、政策和行動過程整合為一個整體的方式或計劃。一個明確的戰略有助于根據自己的相對優勢和劣勢、預期的環境變動以及明智的競爭對手的意外舉措來規劃和配置資源。”著名的SWOT模型,已成為戰略定位的重要方法。
    美國哈佛大學邁克爾·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特別是三大競爭戰略(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專一化戰略)成為戰略制定的重要內容。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W·錢·金教授與勒妮·莫博涅教授提出的《藍海戰略》,要求從市場的供給一方移向需求一方,從關注并比超競爭對手的所作所為轉向為買方提供價值的飛躍。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這些思想是研究中國特色流通體系的重要指導思想。
    四個問題需明確
    要做好頂層設計,必須對以下四個問題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第一,對當前流通業的總體評價
    改革開放以來,流通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流通產業取得長足發展,初步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多種業態、多種功能、內外聯通、城鄉一體的商品流通體系,流通業在保障供給、引導生產、促進消費、改善民生、增加就業、和諧社會等方面日益顯示其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但從整體看,我國流通產業仍處于粗放型發展階段,網絡布局不合理,城鄉發展不均衡,集中度偏低,現代化、國際化程度不高,效率低、成本高問題日益突出,不適應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二,當前中國流通業所處發展階段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流通業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流通業(1949-1952);第二階段,計劃經濟時期的流通業(1953-1977);第三階段,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的流通業(1978-至今);第四階段,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流通業。
    我認為,目前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還沒有完全完成,所以和整個國家一樣,中國的流通業處于從傳統流通向現代流通轉型的關鍵時期,處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的攻堅階段。
    第三,中國流通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是中國確定內需拉動型發展戰略。二是中國將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建立全球供應鏈體系。三是工業化處于中后期,從工業大國走向工業強國。四是城鎮化加速發展。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六是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七是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發展所帶來的社會變革
    第四,中國流通業發展的瓶頸與約束
    其一,“重生產、輕流通”思想在黨內與政府內并未徹底改變。其二,缺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總體設計。其三,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不協調。其四,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通道不暢。其五,流通的行政管理不科學、不規范、低效能。其六,流通業的商業生態系統不協調問題日益突出。其七,流通業的進一步變革缺乏動力。
    流通業頂層設計
    對以上四個問題認識的基礎上,制定有中國特色的流通體系既要繼承過去對流通體系研究的精華,又要在新的起點上創新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對流通體系有五次提法。
    第一次,1993年,原國家內貿部提出產品流通體系,由五個體系構成,即糧食流通體系、棉花流通體系、菜籃子商品流通體系、工業消費品流通體系和生產資料流通體系。
    第二次,1998年又提出管理流通體系,由六個體系構成,即商品宏觀調控體系、多元化的流通企業體系、商品流通方式與營銷業態體系、商品市場體系、商品流通法律體系、流通行政管理體系。
    第三次,原國家內貿局提出“四化”流通體系,即“建立以市場化、社會化、現代化、國際化為主要目標的商品流通體系”。
    第四次,商務部成立后,提出管理與水平結合的流通體系,即“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布局合理、功能齊備、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商品流通體系”,由五大體系構成,即商品市場體系、市場現代流通體系、市場監控體系、流通法律體系、商業信用體系。
    第五次,2012年國務院39號文件,提出水平加產品的流通體系,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城鄉一體的流通體系”,由三個體系構成,即著力建設農產品流通體系,加快健全工業消費品流通體系,積極完善生產資料流通體系。
    這五次提法,有許多內容并不過時,主要是要更清晰、更具操作性。我認為頂層設計包含五大要素:一是戰略定位。流通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二是戰略目標。即流通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必須實現六大功能:保障供給、引導生產、促進消費、改善民生、增加就業、和諧社會。三是實現路徑。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結構合理、技術先進、城鄉一體、內外聯通。四是水準要求。社會化、市場化、國際化、現代化(信息化、標準化)。五是保障措施。著力打造商品宏觀調控體系(含市場監控體系、流通法律體系、市場信用體系)、流通業態與運作主體體系、流通基礎設施與技術裝備體系、商業生態體系。
    流通業的中國特色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社會主義制度。要最大限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與精神需求。其次,最大發展中國家的流通業。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發展中國家,看中國要用加減乘除法。最后,流通業的中國文化。中國千百年的傳承與流通業的高度融合。
    中國特色流通業的頂層設計,實際是要完成從傳統流通業向現代流通業的轉變,流通業不改變發展方式,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改變就不能完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