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三四線城市快遞業現狀
2013-6-9 10:55:00 來源:IT時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小快遞負重前行 “菜鳥”帝國前路漫漫 章蔚瑋
“退休”后的馬云,再戰物流市場,號稱投資3000億的“菜鳥”網絡被馬云稱為未來十年一定要做的一個理想項目,其最直接的愿景是:全國24小時到達。在京滬一線城市,這個愿景已然實現,京東、易迅等電商大佬們追求的是一日三送、一日四送,但在幅員遼闊的中國,24小時的物流速度,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看來,如同天方夜譚。物流交通不成熟、收件與派件收益嚴重失衡都是讓“快遞”最后不得不淪為“慢遞”的無奈成因。“菜鳥”要想變成“大俠”,積淀十年并不夸張。
買家無奈:快遞變慢遞
田莉娜是居住在上海的內蒙古人,每個月她都要給遠在內蒙古一個小縣城的妹妹網購一些日用品,快遞快不了讓她有些無奈,“京東在上海送貨一般隔天就能到,但是送到老家至少一個星期,有些還要十多天!睂Υ,她既無奈又理解,“我們是縣城,距離遠啊,只要是物流,都要統一時間調配,快不起來!
遇上像田莉娜這樣對快遞時間有要求的買主,在“慢遞”城市開店的賣家也只能干著急。
紅哥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經營一家專售風干牛肉的店,去年將自家老店開到了淘寶上,要將貨從內蒙古送往全國,物流慢是他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從我們這到上海,不算今天,至少要4天,遇上性子急的顧客,這買賣就做不成了。”
西藏林芝地區盛產靈芝,在這里,不少當地村民都紛紛在淘寶上開店賣靈芝。但物流同樣是當地淘寶主的難題,在幾家林芝地區的淘寶店頁面上都提醒顧客,從林芝到上海平均需要4-7天,一家靈芝店店主透露,在他所在的林芝八一鎮,快遞有中通、圓通、申通、韻達,但是快遞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我們只能要求一線城市在四五天送到,偏遠的地方七八天能到客戶手里就行了!
邊遠地區發貨慢一倍
“為什么就特別慢呢”?紅哥和上海一朋友做了一實驗,雙方都用圓通快遞,上海和內蒙古同時發貨,結果上海發的貨3天后到了內蒙古,但從內蒙古發出的貨5天后才到上海,“問題主要還是在內蒙古地區快遞效率太低”。
紅哥所在的興安盟是一個盟的中心城市,人口20多萬,從他家開車到機場不過20分鐘路程,路遠不是問題,發件少卻是問題。在當地,快遞公司只有圓通、申通,全峰三家,“其中圓通的速度是最快的,但由于發件數太少,圓通都是2天一發貨,自然就快不了!
在距離紅哥幾百公里以外的內蒙古通遼地區,申通快遞的承包商李成明(化名)卻在為經營困境犯愁。他最近向總公司提出的汽運補貼申請,因為公里數差了三公里沒有被批準,這幾乎讓他產生了明年不要繼續經營的念頭,“我每天一開門成本就是1800元,一車也就跑個3000多單,運輸費就占一半。一個月收入幾千元,開支就有好幾萬元!
為了節省開支,李成明只能用小車,運貨量直接受影響,“貨量多的時候,小車拉不了,一天只能跑一次,跑兩趟時間又不夠用。”他無奈地說,申通總部只要求他們提高快遞送貨的時效,卻并不關心他們的運營現狀。他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總公司撥下來的派件費是1.5元/件。一件貨從沈陽拉回來,每件成本是0.5元,給業務員開支派送1元,這1.5元全部用在運營上,有時還不夠!
內蒙古李明成的問題在西藏林芝地區中通快遞的負責人彪達看來,派件不賺錢還不是大問題,因為他要面對的是如何不賠錢,或者少賠錢。從林芝總店到下屬公司,距離最遠的有幾百公里,量少的時候,每件快遞的成本就要達到100元,但公司撥發的派件費每件在1元,懸殊的收入差異,讓彪達不得不從其他地方節省開支,“只好兩三天拉一次,速度就慢在這里!
派收件價差10倍無利潤
對快遞而言,收件出港的利潤遠遠高于進港派件,這在業內眾所皆知。目前,在邊遠的三、四線城市,受經濟水平等影響,快遞業所要面臨的現狀是派件數與收件數的嚴重失衡,也就是收與支的嚴重失衡。
在內蒙古通遼地區,李明成一天收到的快遞達到3500件,但他每天往外送的單子只有350件,派件與收件之間的比例是10:1。這讓李明成有些光火:“我們北方就只能給南方打白工!
據他所知,杭州一個小縣城,收件數就是派件數的2-3倍,一年營收至少在幾十萬元。而他這里,卻只能為維持生計苦苦掙扎,“過去,收件按照15元計算,中間扣除2-7元不等的中轉費,1元錢包裝物料,1元業務員提成,派費1.5元,有時多的話能掙到9-10元。那個時候派件不多,還能維持收支平衡!钡F在隨著派件數不斷上升,通過收件賺來的利潤就只能不斷補貼派件上,一年營收50幾萬元,基本只能保持盈虧平衡。
即便是在利潤相對較高的收件業務中,邊遠地區的快遞分公司有時還不得不面對“中轉部”的盤剝!巴ㄟ|到沈陽,沈陽到上海,有的地區可以直發,直發就快。但是我要是直發了,沈陽就賺不了錢了!睋蠲鞒赏嘎,在申通,公司對他們走大中轉部是有要求的,“最直接的做法是對于可以走直接發貨通道的貨,公司不補貼你直發的成本,最后合計成本,你還得走大中轉部。”
惡性低價競爭
在類似的邊遠地區,幾家大的快遞公司基本都是以承包制方式轉租給當地人經營,為了爭取客戶,低價競爭正在攪亂當地快遞業一池水。
中通在林芝地區有3個大點,12個快遞員,在當地算是比較大的一家快遞公司,口碑不錯。但面臨越來越多的私人進入這一領域,他們倍感壓力!安贿^4-5個人,就能承包一家快遞物流。他們就做低價,一些快件11-12元就收了,我們現在只能跟他一樣,原來至少也要14-15元,現在被壓得沒有一點利潤!
高價交通成本,越來越低的收單費,非良性的循環背后,是快遞行業質量的每況愈下,西藏林芝地區一位淘寶店主透露,“原先負責林芝地區的申通做不下去就走了,現在外包給私人了,一個星期都出不了西藏,而且還丟件,我們都不敢走申通了!
記者手記
小快遞也要有尊嚴
由阿里馬云掌舵的菜鳥日前宣布,通過大數據來打造全國2000個城市24小時送達的無縫隙流轉的物流帝國,愿景宏偉而美好。但是在此之前,在打通幾家快遞公司之間的數據協作之前,如何整頓邊遠地區私人承包制,如何協調包括快遞、中轉部之間的利益,如何科學地、有計劃地在原有基礎上加大投入,有效彌補三、四線城市存在的運輸難,收件與派件失衡的難題,真正讓三、四線城市的快遞有尊嚴,是擺在馬云和他的菜鳥面前實際而客觀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