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煙威榮城際鐵路力爭明年通車
煙臺境內最長,共146.31公里,途經萊陽、海陽、棲霞、福山、芝罘、高新、萊山、牟平八個市區。其中城區段支干線總長約32.2公里,共穿越
黃務、臥龍、鳳凰臺、只楚、幸福、世回堯6個街道(園區)20余個居民區,涉及7座隧道、19座大橋特大橋以及官莊站、煙臺站兩個站點的建設。
根據工程安排,中心城區城鐵施工具體由中鐵二十局負責。其中,二項目架子三隊負責車山3個隧道、6座特大橋、6處連續梁等的施工。與目前正在緊張施工的車山1號、2號隧道連接的,分別是煙榮上行聯絡線跨煙臺直通線特大橋、煙榮下行聯絡線跨繞城高速特大橋。將來通車后,城鐵將從上行聯絡線跨煙臺直通線特大橋進入車上1號隧道到,駛向榮成方向。
車山隧道不遠處,北珠巖跨繞城高速公路特大橋的施工正加緊進行。整座大橋全長1.09公里,跨越青年南路和繞城高速公路,靠36個墩臺“飛架”起橋身。為確保按時完工,目前所有建設流程均采用流水作業,基礎、承臺、墩身等多工作面同步進行。預計今年9月底,整座大橋的施工將完成。
目前,青榮城鐵全線的施工安排為:5月全線路基基本成型,9月全線隧道貫通,10月份開始鋪軌,12月完成橋梁下部結構和特殊結構梁。 2014年2月完成正線橋梁架梁,年內城鐵力爭通車。屆時,煙臺直達青島、威海的旅行時間將分別縮短為1小時、半小時,真正實現半島“一小時通勤圈”,使半島城市群共享“同城效應”。
煙臺設七站點,建13座隧道
青煙威榮城際鐵路總投資371.3億元,工期3年零6個月,建成后,青島、煙臺、威海旅行時間由現在的3.7小時、4.3小時分別縮短為1小時、1.5小時。青煙威榮城際鐵路為客運專線鐵路,正線數目為雙線,途經青島、煙臺、威海三個地級市。項目設計時速250公里,預留每小時350公里。
規劃建設的青煙威榮城際鐵路從自青島北站引出,沿膠濟鐵路左側,經城陽后跨過膠濟鐵路,折向東北從即墨西側經過,然后向北跨過既有藍煙鐵路,基本并行藍煙鐵路西側,引入既有萊西、萊陽站后,經桃村至西陌堂,一路向北進入煙臺站;另一路向東沿煙威高速公路到達威海市,然后折向東南,到達榮成市。青煙威榮鐵路正線全長299公里,煙臺境內最長,共146.31公里,在青島范圍約84公里,威海約69公里。全線共設17個車站,其中煙臺地區設萊陽、海陽北、桃村北、煙臺南、牟平、官莊及煙臺站7個車站,站點總數居青、煙、威三個地級市之首。
青煙威榮城際鐵路是省政府確定的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也是全省上下、特別是青煙威三市沿線百姓十分關注的一項民生工程。青煙威榮城際鐵路全線將穿越30座隧道,多集中在煙臺和威海。其中,煙臺境內共13座,這次貫通的車山隧道是其中一座。另外,被稱為“省內在建高鐵第一長隧”的蓁山隧道全長5.5公里,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
青煙威榮城際鐵路位于膠東半島中部地帶,連接了青島、煙臺、威海地區的主要城市,在煙臺市境內約146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其中,芝罘區支干線總長約66公里,貫穿臥龍、黃務、只楚、世回堯、鳳凰臺、幸福6個街道園區,征地1230畝,占全市征地總量的16.8%,拆遷建筑面積23.7萬平方米,占全市拆遷面積的42.7%。
作為市中心區,近年來,芝罘區交通壓力凸顯,青煙威榮城際鐵路的建設,將有效破解市區交通瓶頸、加快舊城舊居改造步伐、促進沿線企業改造。據介紹,該鐵路建成運營后,將形成由煙臺至青島、至威海、至榮成1小時交通圈,實現相鄰城市的“同城效應”,并通過膠濟鐵路融入全國高速鐵路運輸路網。同時,鐵路建設將直接拉動水泥、鋼材需求和機械、冶金、建材、電子等相關產業發展,并提供大量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