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解讀
2013-5-11 9: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現代物流報研究中心 李晶晶
整體走勢分析
四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整體呈現平穩態勢,綜合運價指數中位盤整,如圖1所示。第一周,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總體需求回升,但是受到船隊運力規模擴大的影響,市場行情保持穩定。3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1111.86點,較上期微跌0.3%;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為1141.22點,較上期下跌0.9%。第二周,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總體需求穩定。歐美航線新增運力使供需情況失衡,市場訂艙價格下滑。但是,波斯灣和澳新航線貨量的增加令船公司漲價計劃得以實現。12日,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1108.27點,較上周下跌0.3%;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為1117.24點,較上周下跌2.1%。第三周,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大部分航線表現較為低迷,總體需求沒有得到恢復,在運力不斷擴張的壓力下,運價繼續走低。19日,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1097.06點,較上周下跌1.0%;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為1086.04點,較上周下跌2.8%。第四周,臨近“五一”小長假,部分航線運輸需求出現小幅攀升,但是在運力繼續增加的背景之下,市場上供需關系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船公司大多對后市行情不太看好,市場訂艙價格隨之下滑。26日,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1095.30點,較上周微跌0.2%;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為1049.02點,較上周下跌3.4%。主要航線分析
四月,歐洲航線和地中海航線運輸市場進入下行通道,兩條航線運價指數均出現小幅的下滑,如圖2所示。第一周,國內生產企業逐步開工,歐洲航線貨量總體呈現出上升勢頭,但是新造船在近期陸續下水,船公司將小船更換為大船以提高艙位的供給,運力依舊過剩,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跌落至七成,部分航次運價跌破1000美元/TEU。地中海航線貨量低位波動,憑借運力擴張緩慢使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上升至八成左右。3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至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分別為1439.16點、1412.86點,分別較上期下跌0.3%和上升0.2%。同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1070美元/TEU,較上期下跌6.1%;上海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1073美元/TEU,較上期下跌4.9%。第二周,歐洲失業率的增加在居民消費意愿上有所體現,歐洲航線貨量需求總體表現不佳。同時,大船不斷交付令市場供求關系進一步惡化。地中海航線供需關系穩定,主要航商上海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在八成以上。12日,中國出口至歐洲運價指數為1394.97點,較上期下跌3.1%。;中國出口至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為1373.52點,較上周下跌2.8%。第三周,歐洲航線總體表現較為平淡。近期,歐洲航線的航商雖然在增加運價和運力縮減方面進行努力,但是考慮到歐洲貨量恢復緩慢,所以預期表現并一定出色。地中海航線,上海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維持在八成以上。19日,中國出口至歐洲航線運價指數為1381.38點,較上周下跌1.0%;中國出口至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為1312.86,較上周下跌4.4%。第四周,恰逢“五一”長假,但是歐洲居民較差的消費能力未能拉動貨主的出貨高峰,運輸需求沒有本質性提高。歐洲航線供求關系依舊,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在八成以上,多數航次運價下跌至800美元/TEU,最低運價在700美元/TEU。地東航線運輸需求出現增長,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在85%以上,市場運價在850~900美元/TEU。地西航線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市場運價下滑至850美元/TEU左右。26日,中國出口至歐洲航線運價指數為1345.56點,較上周下跌2.6%。中國出口至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為1310.28點,較上周微跌0.2%。
四月份,北美航線運輸市場行情平穩,兩條主要航線運價指數在中位盤整,如圖3所示。第一周,美國經濟回暖帶動居民就業率和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推動了北美航線運輸需求。美西航線的運力增長在較大程度上削弱了貨量恢復所帶來的利好,主要航次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在七成至八成。美東航線運力增長緩慢,供求關系得以緩解,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升至八成以上。3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至美西航線運價指數為1069.10點,較上期下跌1.0%;中國出口至美東航線運價指數為1217.99點,較上周微漲0.5%。同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分別為2302美元/FEU、3454美元/FEU,分別較上期上漲1.7%、1.3%。第二周,北美航線經濟數據表現良好,貨量逐步回升。12日,中國出口至美西航線運價指數為1093.18點,較上期上漲2.3%;中國出口至美東航線運價指數為1224.20點,較上周微漲0.5%。第三周,北美航線運力增加明顯,運價繼續下跌。19日,中國出口至美西航線運價指數為1087.14點,較上期下跌0.6%;中國出口至美東航線運價指數為1222.64點,較上周下跌0.1%。第四周,節前出貨小高峰來臨,北美航線運輸需求增加。考慮到北美航線的貨量恢復,船公司有上調運價的趨勢。此輪運價上漲幅度在400美元/FEU,計劃于五月下旬實施。26日,中國出口至美西航線運價指數為1103.18點,較上期上浮1.5%;中國出口至美東航線運價指數為1221.26點,較上周下跌0.1%。
四月份,澳新航線和日本航線運輸市場多以小幅調整為主,運價指數在較高位置波動,如圖4所示。第一周,澳新航線運輸需求穩定,多數船公司運力控制較好,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在九成左右。日本航線貨量小幅上揚,上海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在七成以上。3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至澳新航線運價指數為1047.32點,比上期增長0.5%;中國出口至日本航線運價指數為752.30點,比上期增長3.6%。第二周,澳新航線的總體運力控制良好,成員內航商月中漲價計劃得以順利推行,漲幅在100美元/TEU。日本航線上海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下滑至六成。12日,中國出口至澳新航線運價指數為1037.32點,比上周降低1.0%;中國出口至日本航線運價指數為741.7點,比上期降低1.4%。第三周,亞奧運價協議對航線上的運力進行統一的整體控制,澳洲航線依舊能保持較高的裝載率。日本航線上海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受到貨量回升的影響升至八成。19日,中國出口至澳新航線運價指數為1049.39點,比上周增長1.2%;中國出口至日本航線運價指數為733.87點,比上期降低1.1%。第四周,日本航線貨量穩中有降,市場運價保持穩定。26日,中國出口至澳新航線運價指數為1052.52點,比上周增長0.3%;中國出口至日本航線運價指數為735.58點,比上周增長0.2%。
數據來源:2013年4月上海航交所發布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