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要快還需政策“添把火”
2013-3-25 10: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快遞是網購中的重要一環,當網購越來越普遍,快遞就與市民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但現實中不斷出現的“快遞”變“慢遞”,讓消費者很受傷,紛紛拿起電話,向“12305”消費者申訴電話投訴。面對投訴,省內快遞企業也覺得“冤枉”:作為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我省的快遞企業進出口業務量嚴重失衡;租地經營,頻繁搬遷,又讓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而尾號限行更加劇了物流梗阻。業內坦言,快遞要快還需政策添把火。
1.快遞業收入四年來首度下滑
國家郵政局日前公布2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其中,快遞總業務量3.5億件,同比增長0.9%,與去年同期104.7%的增長幅度相比下降明顯。同時,快遞業總收入62.6億元,同比下降11.3%,這也是自2008年國家郵政局公布郵政行業運行情況以來,快遞業收入首度同比下降。業內分析人士指出,2月包含春節假期,由于眾多快遞員回家過年,配送速度大打折扣,基本處于半歇業狀態。不少快遞企業通過漲價抑制了快件的增加,因此不少網商選擇在春節后發貨,這使得2月快遞行業收入整體大幅降低。同時,快遞行業收入首度下滑也有價格戰的“功勞”。在粗放式的加盟擴張中,快遞行業已經深陷價格戰中,“誰先漲價誰先死”成為一道魔咒。這讓快遞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進入微利時代,利潤僅5%。在這種大背景下,不少快遞加盟商有錢不敢投,造成了服務質量下滑,形成惡性循環。
來自甘肅省郵政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甘肅省非公有制快遞企業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法人企業85家,在省內設立分支機構119家,辦理了屬地備案手續的全國網絡型快遞公司分支機構5家,共有機動車840多輛,從業人員4100多人,取得快遞業務員資格證書1642人。
目前,全省規模以上非公快遞企業已基本覆蓋14個市州。去年以來,各企業結合自身發展需要,及時采取了有效措施,不斷擴大操作場地規模。順豐、申通、宅急送、中通、圓通、韻達、聯合、匯升等8家規模以上非公快遞企業都興建了省級分撥中心。規模較大、設施較完善、功能較齊全,操作場地面積共2.9萬平方米,全省非公快遞企業營業場所建筑面積5.46萬平方米。2012年,甘肅省快遞企業完成快遞業務量近9000萬件,其中出省快件1400余萬件,派送其他省份進入我省的快件7000多萬件;實現快遞業務收入3.4億元。全年日均處理量達24萬件。在快遞業務量突飛猛進的同時,作為地處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甘肅省,進出口業務量嚴重失衡,快遞業不斷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
2.硬件設施滯后3年搬家4次
來自蘭州市郵政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蘭州市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快遞企業有29家。2012年,快件業務總量2100多萬件,其中收寄業務量500余萬件,派送業務量近1600萬件。
韻達快運蘭州公司總經理景輝表示,近年來尤其是最近兩年,隨著網購的迅猛發展,蘭州市的快遞業也隨之迅猛發展。然而,與業務的快速發展不相匹配的是,蘭州市快遞業的相關硬件設施卻嚴重滯后。
景輝還擔任著甘肅省快遞協會副會長的職務,據他介紹,進入2008年后,蘭州快遞業開始加速發展,快遞公司紛紛落戶蘭州,但與快遞業的迅猛發展相比,蘭州市快遞業相關的硬件設施建設卻嚴重滯后。以韻達快運蘭州公司為例,由于業務量激增倉庫太小,近3年間已搬遷4次。公司從最初的雁灘工業園到后面的北面灘,去年10月,在又一個快遞高峰來臨之前,又把中轉站搬到了安寧,面積3000多平方米。為了減少頻繁搬遷對公司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現在公司辦公地依然在北面灘。據悉,安寧中轉站的租金一年50萬元,北面灘辦公區租金一年20萬元,加上市區幾個門店,韻達快運蘭州公司每年僅租金支出100多萬元。
無獨有偶,甘肅申通快遞有限公司網絡部經理傅海才也告訴記者,在蘭州,快遞企業很難找到大型的倉庫,當業務量上升后倉庫往往無力支撐,只能尋找庫容更大的場地。同樣是在去年,甘肅申通也將中轉基地搬遷到了安寧,這個占地34畝的中轉站,每年的租金150萬元。
3.進出口業務嚴重失衡
“快遞公司要贏利,就得靠收寄業務,但蘭州地處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進出口業務量嚴重失衡,很多快遞企業要依賴總部補貼。”傅海才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快遞的速度,申通快遞以航空運輸為主。自2008年進駐蘭州,為全省承擔中轉服務功能以來,快遞業務量每年都在成倍遞增,但至今還在虧損階段。
據悉,一般快遞公司的收入分成向收寄業務傾斜。如果按一票10元的快遞費計算,面單2元,中轉3元,派送費1.5元。如果是收寄業務,一票能掙3.5元;而派送業務,一票的派送費只有1.5元。這1.5元,大多數快遞公司直接支付給快遞員,部分快遞公司每票留0.5元。但進出口業務的收入差距顯而易見。以韻達快運蘭州公司為例,2012年快件派送量是收寄量的5倍。總公司在政策上給甘肅的派送費每票增加了1元,公司得以正常運營。
“全國性的快遞公司,為了保證全網的暢通,都會在政策上有所傾斜,得益于總公司的大力支持,即使虧損也得正常運營,但一些小的公司可能難以為繼。”傅海才的這番話在后面的采訪中得到了印證,近幾年,省內陸續有快遞公司倒閉,僅去年一年,就有6家公司因經營不善而注銷。
甘肅省郵政管理局經過摸底調查后發現:全省所有的非公快遞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包括“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在內的多家大型快遞企業的進口業務量均遠遠大于出口業務量,各企業的正常運營基本是靠派件收入和總部補貼支撐。而大部分公司都是加盟法人公司,由于快件攬收量小,公司收入規模上不去,利潤基數小,致使加盟公司既無動力也無能力改善生產條件,提高處理能力,企業難以做大做強。
4.尾號限行加劇物流梗阻
在采訪中,多家快遞公司的負責人都不約而同地表示,蘭州市目前實行的尾號限行政策加重了快遞企業的負擔,讓原本就壓力重重的投遞難問題雪上加霜。
為了緩解蘭州市區的交通擁堵,蘭州市決定從去年9月18日起對機動車實施尾號限行措施。但蘭州市的快遞企業大都以按片投遞的方式送貨,受尾號限行的影響,包括“四通一達”在內的多家快遞企業每家每天都有多輛貨車無法作業,很多片區的快件無法按時送達,引來大量投訴。
蘭州聯合快遞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實施尾號限行后,每日都有2-4輛送貨車被限行,為了準時派送快件,公司不得不租車送貨,但是租車卻帶來了新的問題,一是頻繁租車增加了公司的經營成本,二是租車送貨安全性差,快件丟失時有發生。
來自省郵政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進入快遞業務旺季以來,車輛尾號限行嚴重制約了快件投遞的時效性,為彌補車輛限行而造成快件積壓、時效性差、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情況,非公快遞企業采用三輪電動車予以補充。但10月26日蘭州市政府限制三輪電瓶車在市區運行后,造成了大量快件的延誤、積壓等現象。統計顯示,2012年消費者對56家快遞企業進行了有效申訴。在受理的1321件消費者關于快遞業務的有效申訴中,反映快件延誤的542件,比上年增加176件,增長48.09%,占快遞服務有效申訴量的41.03%。此外,送件車輛及郵件被搶被偷現象時有發生,僅去年一年,規模以上非公快遞企業發生送件車輛及郵件被搶被偷事件33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9.7萬元。
觀點鏈接
蘭州需盡快建設快遞物流園
早在2009年,蘭州就被國務院列為全國9大物流區域、10大物流通道和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之一。次年,商務部將蘭州列為全國46個物流示范城市,確定了蘭州物流的重點發展目標。2010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建設蘭州商貿物流中心。作為經濟運行的支撐條件之一,物流業不僅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更成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基礎引擎。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進程的快速推進,物流技術與管理不斷推陳出新,全球正面臨著一次新的物流革命。
“快遞業的發展,需要相應規模的場地進行分揀和布點,甘肅省很多快遞公司都面臨著用地難的問題。”甘肅省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省快遞協會秘書長趙自敏經過多次調研后認為,快遞園區用地和快遞企業用地問題是制約快遞集聚和快遞發展的突出問題之一。以蘭州為例,受獨特地形限制,快遞企業很難找到位于一層的大型倉庫,業務量上升后倉庫往往無力支撐,只能尋找庫容更大的場地。企業用地難造成了甘肅省快遞企業聚集度不高。很長一段時間,快遞企業在北面灘集聚,匯集了韻達、申通、圓通等一大批快遞企業。但是隨著快遞的發展,受場地制約和成本上升的影響,大批快遞企業紛紛搬出北面灘,企業又四處散布,蘭州市急需建設專業的快遞物流園區。
景輝以3年搬了4次家的經驗告訴記者,目前蘭州市能滿足快遞行業經營的場地非常匱乏,多數場地都是兩三層的樓房,一樓是庫房,二樓三樓用來辦公,但在實際使用中面臨倉庫操作區狹小而二樓三樓辦公區閑置的矛盾,使快遞企業步入既缺乏資源又浪費資源的的怪圈。另一方面,由于蘭州屬于內向型經濟,快件的進港量遠超出港量,快遞企業的業務以快件派送為主,相關部門應該為快遞企業的送貨車輛派發專門的通行證。
據悉,在東部發達地區,尤其是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都已經建成了大型、專門的快遞物流園,送貨車輛都有交通部門發放的快遞業通行證。蘭州作為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物流節點城市,更應該將快遞業納入第三產業的總體布局中,給予政策支持。在景輝的理想中,大型快遞物流園建成后,所有快遞企業集中入駐,一方面可以產生規模效應,實現共存共贏;另一方面眾多企業可以實現資源共享,經營成本也能得到有效節約;此外,這對快遞業管理的改進也大有幫助,政府的相關管理將變得輕松有效,可謂一舉多得。(本文來源: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