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亟須建立農產品流通長效機制

2013-1-27 10:2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張程張雪松
    內蒙古土豆難賣,山東生姜難賣,延安蘋果難賣,安徽懷遠縣石榴難賣,南陽50多萬斤壽桃滯銷……2012年,全國各地出現了農產品難賣的問題,農民損失慘重,平度市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菜賤傷農,辛辛苦苦忙了一年,眼看收獲的季節卻賣不上好價錢,農產品難賣的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市場機制下必然會出現價格的起起落落,這很難避免,但如何能夠破解賣菜難,讓農民有一個好收成,不至于損失慘重呢?對此,記者采訪了三位農業界政協委員,他們表示,破解農產品難賣問題,要加快農產品體制改革步伐,建立農產品流通長效機制。溫學敏:建大型農貿批發市場
    記者就賣菜難的原因及可實施性建議,采訪到了農業界的一位政協委員——來自山東省平度市李園街道溫家莊村的村主任溫學敏。
    溫學敏說:“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尤其受銷售大小年的影響,比如頭一年看見別人種白菜賺了錢,第二年種植的時候就會盲目跟風,銷售起來就有困難。”
    “目前種植蔬菜的多為散戶,從去年的形勢看,種植白菜、芹菜、蘿卜的比較多,而且規模都不小,多的種兩三畝地,少的也有一畝地。”溫學敏分析稱,“蔬菜跟糧食不同,屬于季節性農產品,如果沒有恒溫庫存放,時間長了蔬菜就會爛掉。然而,建儲藏庫需要花不少錢,散戶自身資金不充足,建不起來。”
    缺乏儲藏條件,就需要將蔬菜及時銷售出去。對于拓寬銷售途徑的對策,溫學敏建議:“希望相關部門為農村致富創造條件,擠出一部分土地,建一些類似于南村蔬菜批發市場一樣的大型農貿批發市場,吸引全國各地的客戶。同時,打出品牌,使農民的蔬菜走出平度市場。”溫學敏說,“此外,要設置專門的分管部門,處理相關問題,提高農村合作社的質量。依靠蔬菜經紀人及合作社帶動走出困境。可以建立網站,建立銷售平臺,通過網絡為農民打廣告等,及時發布銷售信息。”馬元洪: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針對農產品難賣這一備受關注的問題,記者還采訪了山東省平度市九屆政協委員、平度市農機局黨委書記、局長馬元洪。
    馬元洪認為,農產品之所以頻繁出現滯銷的原因在于產銷脫節。一方面,生產一線的農民不了解整個市場行情,盲目生產,最終造成部分農產品滯銷頻發;另一方面,由于農作物生產受自然生長周期影響,必然導致階段性過剩與短缺,造成價格起伏波動較大;一家一戶農民難與市場對接物流問題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馬元洪表示,農產品嚴重短缺造成市場不穩定因素增大和經濟生活秩序紊亂時,應當擴大生產和發展生產,應當給予必要的財政補貼。農產品嚴重充足造成農產品生產組織或個人損害時,應當縮小生產和限制生產。優化種植結構,鼓勵多品種開發和生產,注重數量控制和質量檢驗,防止農產品的盲目生產和重復生產造成農資源的不當損益。
    “農產品的脫銷和滯銷所派生的問題同時說明,當前應當加快完善和優化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的體制機制建設,把政策變現價值真正返還民眾,惠利人民。”馬元洪說。王曉軍:扶持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
    政協委員、平度市古峴鎮農機站站長王曉軍也表示,因為常年和農民打交道,深知農民種菜、賣菜的不易,“菜賤傷農,要讓農民辛苦種植的農產品找到好出路,賣上好價錢。”王曉軍為破解賣菜難建言獻策。
    王曉軍建議,應該積極扶持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從體制、機制、資金上給予充分保障,提升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暢通市場信息,破解產銷脫節,進而有效調節市場供應,穩定價格,帶動農民增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