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服裝高庫存 危害勝 “霧霾”

2013-2-3 10:3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隋秀勇
    1月27日,北京氣象臺發布了進入2013年以來的第四次霧霾預警。與希望霧霾盡快散去的市民一樣,許多品牌服裝商也期待著盡快走出高庫存危機的“霧霾”——2012年,包括李寧、雅戈爾、美特斯邦威等服裝巨頭均陷入高庫存泥淖。
    但無論是馬路兩旁的服裝小店還是各大百貨零售商場的服裝專柜,各色打折促銷的標牌折射出服裝企業承受著的高庫存壓力,都預示著服裝企業的理想在短時間內難以照進現實。
    有人把國內服裝企業的高庫存歸因于外需不振、內銷不足、電商分食以及國外品牌的強力狙擊。服裝行業高庫存的成因真的這么簡單嗎?庫存猛于虎
    如果讓服裝企業列出一個最為緊迫需要處理的問題榜,庫存毫無疑問地是這樣一份讓人尷尬榜單的冠軍。
    臨近蛇年春節,打折促銷讓各大商家門前人頭攢動,服裝打折促銷更是讓不少品牌服裝店火暴異常。北京上地的華聯商廈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即使不是春節,這些服裝也時不時的打折。而且與往年不同,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打折的商品也不僅僅是過季的服裝和尾貨,一些新款服裝的打折周期也大大縮短。
    李寧官方商城甚至對應季羽絨服裝也打起清倉搶購的標語,折扣低至3.5折。另一家體育品牌安踏,在其官方商城打出“備戰年貨玩轉蛇年”的促銷廣告。而在北京公主墳等服裝銷售市場,多數商家在門店的配目位置都打出了促銷標語:“99元兩件”、“買一送一”、“全場最低一折起”……某休閑品牌服裝專賣店的促銷人員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他們店的服裝,不僅打折的時間長、頻率高,而且幅度大,以往打3~4折的衣服,現在拿到1折甚至2折的低價。這也是國內服裝行業面臨著巨大庫存壓力的一個縮影。
    國內服裝企業的庫存壓力到底有多大?有媒體統計,2012年上半年,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匹克和動向這6家國內運動品牌的總庫存達37.21億元。到了第三季度末,雅戈爾的存貨金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近240億元,紅豆股份也有39.78億元的存貨。際華集團為34.81億元,美特斯邦威和森馬服飾也分別達到了21.99億元和14.39億元。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官方數據,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成品存貨2569.66億元。
    單憑2012年的數據說明不了問題的嚴重性,橫向對比才更有說服力。2012年87家上市的服裝紡織企業中報披露累計庫存量732億元。而這一數據在2011年是699億元,在2010年僅為501億元。一時間“全國服裝企業庫存夠國人穿3年”的說法甚囂塵上。然而根據中國服裝協會計算,2011年,中國服裝內銷額達1.4萬億元,2012年預計將達1.7萬億元。
    “‘庫存服裝國人3年也穿不完’的論調有些夸大其辭,但是我相信有些服裝品牌的庫存接近其1年的銷量。”與國內多家品牌服裝有著業務合作的國內某民營物流企業老總,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倫敦咨詢機構NeevCapital創始人也認為,未來12~18個月內中國的問題都不會解決。到底誰的錯?
    曾幾何時,在我國制造業中占據重要位置的服裝產業,為何會“淪落”到如此不堪的窘境?是什么原因導致國內服裝行業的高庫存?
    跑馬圈地的后遺癥
    近幾年,國內服裝行業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休閑類服裝市場火暴異常。與服裝企業在加大生產規模同步的是,其紛紛采取跑馬圈地似的粗放式擴張搶占市場份額。隨著與日俱增的庫存壓力,2012年一些體育服裝品牌放緩了擴張的步伐。
    有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李寧關閉了1200家低效門店,這一關店比例高達15%;匹克2012年也已減少1067家門店;安踏關店總數為110家。業界人士認為,如今服裝企業門店關閉潮是為前幾年的瘋狂擴張留下的后遺癥埋單。一家面積在40~50平方米的品牌專賣店,第一次鋪貨量至少需要200~300SKU(StockKeepingUnit,庫存量單位)。數以千計的專賣店為服裝企業的高庫存隱患。
    一位品牌專賣店的加盟商告訴記者,一般來說,他們進貨量比實際銷售量多2~3成,以備不時之需。但是眼下服裝的同質化競爭日益嚴重,加上經濟增速放緩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和外貿出口市場受阻,庫存積壓就不足為奇了。
    響應速度拖后腿
    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盧立新對本報記者說,以產定銷的經營模式影響了供應鏈的反應速度,也是造成國內服裝企業高庫存的重要因素。盧立新解釋說,國內很多服裝企業只是品牌運營商,不負責服裝的生產。這就造成了品牌運營商給OEM廠商下大批量訂單的時間與市場需求反應時間并不同步。
    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王茁曾指出,企業對市場的預測信息和目前的實際情況不符,也造成銷量低于預期,是導致庫存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盧立新也坦言,服裝企業真正的做到以銷定產,從理論上講行得通,但現實卻不盡然。這主要是因為服裝的供應鏈總體來說是靠生產商推動的,而不是靠市場需求拉動。在沒有形成規;a的服裝行業,服裝企業品牌優勢不明顯。消費者購買行為是很隨機的,這進一步提高了服裝銷售預測的難度。
    這種服裝企業依靠OEM生產方式的供應鏈存在著致命的缺陷:一是,生產能力自己無法把控,市場供需發生變化時,服裝企業不能或者不愿意付出高昂的代價及時地調整產能;二是,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影響力有限,導致消費者的忠誠度不高,市場需求的波動變化較大;三是,很多服裝企業沒有建立起庫存的共享中心。這造成一個門店經營著多個服裝品牌,不預留一定的庫存量也會對銷售量產生負面影響。
    導致服裝行業供應鏈快速反應能力不足的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在于:大部分企業都是采用期貨訂貨會的銷售模式。目前,品牌運營商會對市場需求的預期周期一般是以季度為單位的,一個企業年銷售的50%~80%都是由這種期貨訂貨會銷售出去的。盧立新指出,在市場需要比較穩定的時候,這種預測是很容易做的。但目前恰恰是在經濟形勢不太好的情況下,這種以產定銷模式的弊端就暴露出來了。需求發生很大的變化,原有的預測不準確,也會造成庫存的積壓。快速響應是王道
    雖然目前國內服裝行業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以銷定產的經營模式,還不太現實。但是服裝企業卻可以通過小批量、多批次的方式,加大生產柔性,縮短預測周期,加快供應鏈響應速度,緩解甚至避免市場波動而造成庫存高企。
    供應鏈的快遞響應是建立信息的快速收集、分析和反饋之上的。而目前服裝企業把大量的庫存放在門店,但是由于許多門店沒有信息系統,而是手工操作,導致前者不能準確、及時地掌握庫存信息。如果門店的銷售和庫存信息能及時反饋給服裝企業,則有利于后者及時調整生產謀劃,這會大大降低服裝企業的庫存。
    當然,信息的及時反饋必須輔以快速響應的生產和快速響應的物流配送體系!澳壳耙晕锪髌髽I的服務能力和技術完全可以滿足服裝企業的快速反應需求,關鍵在于服裝企業是否愿意承受相應的成本!北R立新認為,服裝企業不能做到以銷定產,但是完全可以做到以周為單位,而不是以季度為單位,縮短預測的周期,加大生產柔性、降低供貨周期。比如通過制定持續補貨計劃。
    有專家指出,通過銷售終端的POS機,將銷售信息第一時間反饋到廠商的信息系統中。根據新的銷售信息,調整生產計劃、安排組織OEM廠商生產。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作為品牌運營商,服裝企業給OEM廠商的是大批量訂量。要改為柔性的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意味著品牌運營商要付出更高的服裝生產成本。這雖然增加了服裝企業的經營成本,但是能有效降低服裝庫存。
    此外,服裝企業整個供應鏈缺乏設計、庫存分布的過于分散,導致庫存不能得到及時調配,對服裝企業的高庫存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通過建立RDC(區域性配送中心),改變原有的經營方式,可以提高供應鏈的響應速度,降低庫存。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