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執法理應獎懲并重
2012-9-19 8:3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張穎川
當前,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交通擁堵愈加嚴重,酒駕追尾事故層出不窮,呈現出越來越嚴峻的形勢。這對交管部門的交通執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長期以來,我國的交通主管部門在交通執法過程中都是以罰為主,不斷加大對違法、違章司機的批評處罰力度,少有樹立先進典型、對守法司機的物質或精神獎勵。由此,浙江省海寧市獎罰并舉的舉措不禁讓人眼前一亮,不失為一種好的工作方式方法,值得肯定和提倡。
毋庸置疑,無論是對違法違章的司機給予處罰,還是對守法司機給予獎勵,都是一種管理手段,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保障良好的交通秩序。從現實的角度考慮,交通執法獎罰并重的做法非常可取。這是因為,獎和懲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只獎不懲,就會縮小獎的鼓勵作用;而如果只懲不獎,則會削弱懲的警戒意義。
對于駕駛員來說,加大執法力度、有錯必罰確實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懲戒作用,使司機的違法違規駕駛行為有所收斂。不過,一味地處罰,會讓很多人變得麻木,變得習以為常,甚至產生抵觸情緒;而在處罰的同時也注重獎勵,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受到獎勵的駕駛員,這既是榮譽,也是對他們守法行為的充分肯定,會進一步激發他們守法的自覺性。同時,這些樹立的標桿和模范,也會鼓勵更多的駕駛員認真遵守交通法規,從而有利于維護交通秩序,減少交通事故。
據了解,海寧在相關舉措實施不久,即收到很好的反響。很多司機表示,違者罰、守者獎是天經地義,獎罰并舉應該推廣;適當獎勵也是溫情執法、人性化執法的具體體現;賞罰并舉,更顯社會文明,顯示了社會管理中的公平、公正;對交通守法者進行獎勵也是一種有效的宣傳手段,它以非常方式讓人們內心感到震撼,從而重視交通安全,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其實,獎罰并重的理念和做法自古就有先例。荀子對此就非常注重。他認為,禮與法、賞與罰并非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互補的,應該聯手并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治國效果。 《荀子》記載,“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誅而不賞,則勤屬之民不勸;誅賞不類,則下疑俗儉而百姓不一”; “以善至者待之以禮,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兩者分別,則賢不肖不雜,是非不亂。”這些都充分表現出古人對賞罰并舉的重視,也有力證明了這一舉措的可行性。
不過,據有關報道,海寧的做法還存有不足之處,那就是相關獎勵操作上有些商業化。筆者希望,海寧交通執法獎罰并舉的舉措得到社會的充分肯定和推廣,也希望今后這種獎勵能夠避免商業化、利益化,踏踏實實把事情做實,進而形成一種良好的交通氛圍,促使廣大司機積極參與到文明駕駛中來,共同營造文明、安全、高效的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