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交通運輸工程項目實現“陽光交易”
2012-7-17 11: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交通運輸行業建設項目多、資金投入大,是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點領域。近年來,我省交通運輸系統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等“九項改革”,借助信息化手段,積極打造交通建設項目招標投標“陽光平臺”,有力規范了交通建設項目招標投標行為,有效防范了公路水路工程建設領域腐敗問題發生。
“對屬于由我們進行招標投標監督的交通運輸工程建設項目,規定必須統一納入招標投標平臺進行交易,無論新建、改(擴)建、養護項目都必須市場化運作,必須及時、準確、規范地向社會公開公布。”近日,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省交通運輸部門創新工程招投標監管機制,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了工程項目的“陽光交易”,“未發生一起重大的腐敗案件。”
梳理規范24個招投標環節
這位負責人介紹,為確保交通運輸工程招標投標活動公開透明,省交通運輸廳規定投資額度50萬元以上非涉密項目均要實行信息公開。同時,將公開招標項目前期準備、招標方案申請、招標公告發布、招標文件發售、招標文件澄清、招標文件答疑、專家隨機抽取、清標評標控制、評標結果公示、定標結果公布、評標專家評價、投標行為評價、相關文件備案等24個重要環節進行了梳理和規范,明確辦理時限、操作辦法及要求等。
“不但規范,我們還對招投標實行分級審核和固化格式。”他介紹,分級審核是指對招標公告發布、評標結果公示、專家抽取申請、定標、相關文件備案等多個重點環節,實行招標單位、項目主管單位、行業監管部門“三級”審核制度。而在招標文件編制環節,他們認真梳理了由6類20項招標文件構成的標準文件體系和3類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在開標清標評標環節,著重梳理了評標專家抽取、招標人代表資格條件、清標小組和評審委員會組成等8個關鍵要素。
在招標信息發布環節,省交通運輸廳在門戶網站開設了“交通運輸工程招標投標管理信息網”,統一發布招標項目、招標公告、評標結果公示和中標結果等信息,全面接受社會監督。
打通信息互聯互通資源
共享渠道
為了更好地推進招投標“陽光操作”,省交通運輸廳還堅持雙信為基,創新聯動機制,確保招投標健康發展。
通過建立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發布平臺,招投標可以明確項目信息公開的主體和責任,提高公開的數量和質量。2011年4月,依托門戶網站,省交通運輸廳開設了公開共享專欄,并于今年4月進行了全新改版,至目前,累計發布各類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20余萬條。同時,平臺還為各設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設置了子專欄。
研發運行的信用信息系統則實現了用戶注冊管理、信息公開審核、信息變更審核、信用評價管理、從業單位查詢統計、從業人員查詢統計、信息發布、舉報/投訴受理等功能,截至7月15日,已有2374家從業單位在該系統注冊并填報了信用信息,已公開1573家從業單位信用信息,已公開80618位從業人員信用信息(注冊建造師8556人、監理工程師2572人)。
此外,還建立了專家信用檔案,建立和完善了嚴格的專家入庫資格認定、培訓考核、隨機抽取和違規清退制度。每2年進行一次專家調整和新專家增補工作,目前專家總人數已達950人。
省交通運輸廳推行的信用評價不但為紀檢監督機關、審計財稅部門、司法機關、金融機構等相關系統預留接口,打通信用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渠道,實現信息共享,管理聯動,還可以讓公眾一目了然的查看項目信息。在2011年度信用評價工作中,公路施工單位221家被評為A級,30家被評為B級,1家被評為C級。
研發電子招標系統
電子招標系統是省交通運輸廳“十二五”期間信息化建設重點。該系統由“一網五子系統”構成,引入CA認證機制,與公開共享專欄、信用信息系統、信息公開系統有效集成,共同構成交通建設市場監管信息系統。系統建成后,將全面改變傳統方式的招標投標,實現全過程網絡運行,使招投標工作更加“公開透明、便捷高效、誠實信用、節約環保、監管有力、反腐有效”。
實時監管、同步跟蹤的業務管理系統可以將招標投標業務流程以網絡形式植入業務管理系統的每個環節和流程,對市場交易主體各方行為進行同步跟蹤,確保招標業務流程不可變更,有效防止審核工作人員違規操作。自系統投入運行以來,已經有527個項目發起了953次招標。
此外,系統還研發應用了全程無縫、糾防并舉的監察監督系統,可以實現集行為監控、分析研判、預警糾錯、風險評估等于一體的招標投標全程監控功能,創新建立集受理、核實、查辦、糾錯、反饋于一體的投訴管理機制,對交易行為實時監控,有效提高了監管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