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藍色經濟大有可為
2012-6-4 7:5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藍色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視野、新方向、新領域,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國家規劃中,青島歷史性地承擔起藍色經濟區核心區建設的使命,青島市委、市政府據此提出要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積極構建宜居幸福現代化城市的目標,這是具有世界視野、瞄準國際標準、突出青島優勢的戰略抉擇,蘊含了青島未來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既為青島金融業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也對青島金融發展提出了巨大挑戰。只要青島金融業能夠抓住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牢牢把握住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本質要求,就一定能在支持青島藍色經濟跨越式發展中實現金融業發展的巨大跨越。
立足港口優勢,支持藍色新區,拓展經濟發展腹地
優良港口是青島藍色經濟的天然優勢。青島處于我國與東北亞的海路連接點,向東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向西連接黃河流域,向北融入環渤海經濟帶,向南連接“長三角”,與國內外市場緊密聯系,是環太平洋地區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青島港是我國第三大港和世界第八大港,貨物年吞吐量超3.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1200萬標箱,這為青島充分利用港口優勢,拓展經濟腹地,推動經濟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良條件。為此,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圍繞董家口港區等區域大力發展西海岸經濟新區,爭取五年內在經濟規模上再造一個新青島。但從目前情況看,港口的鐵路、高速公路以及空港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善,港口運輸能力不能有效釋放,臨港產業集群結構不盡合理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港口對腹地經濟輻射作用的發揮。針對這一問題,青島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提出要加大港口物流和陸上運輸系統的建設整合力度,加強港口及臨港產業區建設,建設東北亞國際集裝箱中轉中心、國際期貨交易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打造國家重要能源儲運中心和大宗干散貨集散中心,以釋放港口經濟潛力,發揮港口經濟的支撐帶動作用。這就要求金融業緊密契合城市空間戰略規劃調整,特別是西海岸經濟新區建設,以保障重點項目建設順利進行、促進投資合理增長為著力點,大力支持海洋經濟新區、功能帶動區和產業聚集區建設。今年青島市共安排重點項目230個,總投資3800億元,其中當年完成投資800億元以上。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將通過舉辦全市重點項目網上對接和西海岸經濟新區項目銀企推介會等多種方式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對接重點項目資金需求,保持貸款投放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重點保障跨海大橋接線工程和新機場建設、山東半島城際鐵路、青連鐵路、城市“暢通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保障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對經濟新區建設的帶動作用,為完善藍色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條件,拓展城市經濟發展腹地,提升青島經濟發展區域輻射力做出更大努力。
立足產業優勢,支持產業升級,構建新型藍色產業體系
海洋產業是青島藍色經濟的傳統優勢。“十一五”期間,青島市海洋產業發展迅速,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2010年實現總產值1550億元,居全省之首,同比增長19%,高于全市生產總值增速6個百分點。但總體上看,青島海洋產業發展層次仍然不高,海洋牧場等一產新興業態、海洋工程等二產新興業態、海洋文化等三產新興業態以及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都較少涉足,難以形成與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規劃相匹配的優勢產業層級。“十二五”期間,青島市將加快發展現代海洋漁業、現代海洋制造業、現代海洋服務業,積極構筑現代高端海洋產業體系,并積極爭取國家產業政策支持,促進更多的全國性藍色經濟高端產業項目落戶青島。金融系統應緊密結合青島藍色產業發展目標,突出優化信貸投向,做好對現代產業發展的金融服務。在優化發展海洋一產方面,要大力支持現代水產養殖業特別是海洋牧場發展,重點加大對鰲山灣池塘與底播增養區、田橫島網箱及藻類養殖區、嶗山灣網箱及藻類養殖區等現代漁業聚集區建設的信貸投入;在提升發展海洋二產方面,要深化科技金融合作,創新金融服務方式,著力突破融資瓶頸,支持傳統產業振興升級,并大力扶持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產業發展;在突破發展海洋三產方面,充分發揮金融的資源配置作用,支持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要在推動研發設計服務、知識產權服務、檢測檢驗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信息技術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生物技術服務等高技術服務領域發展方面形成特色,并立足青島2014年國際園藝博覽會,大力促進旅游、會展經濟和物流產業發展,支持打造以青島為龍頭的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
立足科技優勢,支持藍色科技,加快推進藍色硅谷建設
海洋科技是青島藍色經濟的技術優勢。青島是我國著名的海洋科技城,全國三分之一的海洋科研院所集中在青島,承擔著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863”等國家級海洋科研項目,高級海洋專業人才占全國的40%以上,海水養殖的五次浪潮都在青島發起,青島不僅成為國家海洋新醫藥及海洋生化制品的研發基地和生產基地,還是國家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和產業化基地。雖然目前青島海洋科技密集程度居全國之首,每年在海洋領域產出的具有較高實用價值的科研成果都在百項以上,但創新服務體系尚不完善,海洋科研成果轉化率低,優勢海洋項目產業化速度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海洋高端產業發展。為此,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設“中國藍色硅谷”,實施藍色科技創新計劃,通過突破海洋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實施一批國家級重大海洋工程項目,帶動海洋產業走向深藍、走向高端。在支持藍色硅谷建設方面,金融業必須具有高端眼光和開放思維,除加大對重點項目建設的資金投入、加強對高新技術領域的金融創新、有針對性地開發適合高新技術企業需求特點的質押融資產品外,還應針對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特點和遠景開展更深層次的金融創新。一是要發展藍色科技銀行,加強與科技部門和高新區的合作,建立主要為海洋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科技試點支行,進一步健全金融創新服務體系;二是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拓展海洋高新技術產業投融資渠道,大力發展債券融資,特別是高收益債券、海洋高新技術可轉換債券,引導經營穩定、盈利模式清晰的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直接債務融資工具,推動中小科技企業利用集合票據和區域集優模式實現聯合融資,進一步擴大融資來源,降低融資成本;三是針對海洋高新技術企業“高風險、高成長”的特征,大力發展產業基金、風險投資等股權融資模式,支持小微型海洋科技企業發展;四是由于海洋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評估、流轉專業性較強,盤活無形資產進行融資的難度較大,因此在依靠政府積極完善權利登記系統和建設權利流轉市場的同時,還應主動加強與評估機構、擔保機構等市場中介的聯系與溝通,積極推動金融產品創新發展。
立足山海特色,支持藍色文化,積極構建幸福宜居現代城市
山海特色是青島藍色經濟的人文優勢。青島擁有700多公里海岸風光線,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厚的近代文化內涵造就了青島的文化特色,近年來,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帆船之都、音樂之島、影視之城等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文化制品七大品牌”、國家級動漫創意產業基地、國家電影交易中心以及動漫產業核心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榮譽獲得和項目落戶又為青島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十一五”期間,青島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2.6%,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文化產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但同時,原創能力差,核心技術水平低,文化產品與消費市場難以有效對接等問題也嚴重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為貫徹落實好十七屆六中全會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部署,青島市提出要立足建設“文化青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通過設立投資發展基金,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發展區域文化市場,進一步提高城市發展的軟實力。目前,由于受到抵押擔保不足、中介服務體系不完善、版權評估難、質權實現難等制約因素的影響,金融服務還不能有效適應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求。這就要求金融系統必須突破傳統思維定式,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著力加強金融與文化的融合發展。一是要加快產品創新,針對文化企業輕資產、重知識和技術含量高以及抵質押相對靈活等特點,大力開展著作權質押貸款業務,著力突破影視、動漫等商標權、著作權及未來受益權質押融資瓶頸;二是要完善金融服務,對處于產業集群或產業鏈中的中小文化企業開展產業鏈融資、聯保聯貸等金融服務,對影視制作、傳媒、集成和放映等企業積極發展融資租賃,支持企業更新技術設備;三是要加強銀企對接,扶持發展五大文化傳媒集團等骨干企業,支持國產電影交易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充分發揮文化產業骨干企業和重點項目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形成特色文化品牌;四是要完善信貸管理機制,充分考慮文化企業特點,兼顧文化企業品牌、客戶與受眾價值,合理確定信用評級要素,建立健全文化產業信貸業務評估機制,完善差異化信貸管理制度和考核激勵機制,支持加大對文化產業的貸款營銷和拓展力度;五是要發揮銀行在項目資源、產品設計、融資和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優勢,為文化產業基金提供專業服務,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文化企業和版權交易市場等文化要素交易市場建設,通過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增強青島的城市親和力與社會和諧度,助推青島早日建成幸福宜居的現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