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物流案例

貝發:在價值鏈高端贏發展

2012-6-29 13: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核心提示:創立于1994年的貝發集團,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國際商貿服務于一體的大型制筆集團,近年來,他們從轉換、轉型、轉移、轉業四個方面做了大膽嘗試,既注重扎實經營搞好制造,又能勇于創新;不僅做企業,更在做平臺,注重穩中求進、穩中求新、穩中求和、穩中求強,且取得了明顯成效。如今的貝發集團不再僅僅是一個“純制造”企業,而是同時帶領著300多家生產企業向全球800多家客戶推廣上萬種具有他們自己品牌的文具產品,完成了“單兵作戰”到“團隊作戰”的轉變。“轉”不僅使貝發成功地應對了國際市場萎縮的影響,還帶動了行業內的整合,推動全行業的整體發展。

  貝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憑借自身在國內同行中最早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先發優勢,客戶群遍及了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30多個世界500強企業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文具供應鏈服務現已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并多次榮獲WM、OD、STAPLES等國際主流渠道客戶頒發的全球創新獎、服務獎、最佳質量獎和最佳供應商獎。

  近年來,面對外貿市場的諸多挑戰,貝發集團及時調整發展思路和方向,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

  穩中求進:企業發展發動機

  今年6月,位于寧波和豐創意廣場的中國文具創意設計中心啟用已滿兩個月,這個由貝發集團攜手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中國制筆協會共同打造的國字號平臺,目前已經集聚了來自意大利、瑞典等國的56個創意設計機構,整合全球創意資源服務中國文具企業轉型升級。而中國文具商品交易中心已聚集了近300多家中小企業,有效整合了部分緊密合作的中小企業。

  “文具供應鏈綜合運營服務平臺的搭建,實現了行業大合作,提升國內文具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定位是形成全球化營銷,亞洲化制造的服務平臺模型。這個平臺可以讓國內眾多的中小文具企業分享貝發現有的品牌資源、產品資源和渠道資源,做到讓資源共享。”根據目前的發展態勢推算,預計今年通過平臺新增業務量將達8000萬-1億美金。”貝發集團董事長、寧波市民建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邱智銘說。

  2008年之前,貝發集團作為典型的生產制造型企業,以訂單式業務謀求發展,以先進制造技術引領中國文具產業方向。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貝發集團審時度勢,通過全面戰略分析和定位,積極轉變經營思路,創新發展模式,全力打造中國文具供應鏈運營服務平臺,實現了從生產制造商向綜合文具供應鏈運營服務商轉型,成功完成由“賣產品”向“經營服務”的模式更新,成為首家從事文具供應鏈運營服務的企業。

  2009年下半年開始,經過重新定位的貝發集團踏上了轉型升級之路,積極實施“1+4”的核心戰略,搭建“一個平臺”,即中國文具供應鏈運營服務平臺;建設“四個中心”,即中國文具創意設計中心、中國文具商品交易中心、中國文具分銷物流中心、中國文具制造中心。為平臺成員企業提供個性、快速、安全的一站式服務,打造了全品類、全球化、全方位、全天候“永不謝幕的三文商品交易平臺”。

  平臺的建立拓展了貝發的業務范圍,也帶動了其他中小文具企業的轉型發展。寧波雙愛制筆有限公司幾年前的產品種類就達到了100多種,但是企業利潤卻一年不如一年。與貝發建立了合作關系后就大力發展最擅長的自動鉛筆,加入了貝發的文具供應鏈綜合運營服務平臺,成為了供應商。通過這個平臺,貝發將雙愛的產品向全球的客戶推廣,局面一下就打開了。“目前我們的銷售額已經增長到近700萬美元。”雙愛制筆有限公司總經理翁曉達說。

  “2012年經濟發展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對實體企業發展來說也是如此,要做到“穩”就是要做足軟工夫,維護企業和諧發展,品牌打造、技術創新等都會轉化為企業的隱能力、隱結構的提升和企業向心力的提高,軟實力的打造就是一個“進”的過程,作為企業來說首先應深層次考慮這個問題。”邱智銘對穩中求進有著自己獨特的詮釋。

  思路打開了,銷路更廣了,穩中求進讓行業內的各個企業在平臺上攜手共進實現了和諧發展。

  穩中求新:企業發展助推器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遭遇瓶頸,是因為對這個行業領域太熟悉,這時就需要有新思維來思考,新實踐來探索。”邱智銘說。

  2009年下半年,面對國內文具行業機械化程度低、產能低下導致生產成本高、利潤低的現狀,以及原材料、招工成本上漲、匯率變動等壓力,貝發集團決定建立以全現代化為特點的柔性生產線,即將生產的各個環節緊密相扣銜接在一起,構成高度集中、高度協調的同種結構多品種自動化柔性生產線,真正實現“高效、低耗、優質”的先進生產。

  生產模式的轉變和先進技術、設備的引進,促成柔性生產模式形成規模,產生集約效應,縮短了與國際先進制筆企業的差距;同時通過對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引領了行業的技術進步,掀起了國內制筆行業的一次創新革命。

  從2000年起,貝發集團平均每3天就有一個新的專利誕生,至今擁有有效專利1500多項。貝發的一支水晶觸控筆,運用了納米技術,書寫的文字持久,可以寫百年檔案;另一端的球型柔軟筆頭,可以用于手機和電腦的觸摸屏。

  穩中求新就是以虛替實,以輕代重;新,要講究低碳發展,即降低有形資源、有形能源、有形人力的消耗比例。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貝發跳出競爭圈,創造規則,用“新”主動掌握行業中的話語權。在堅持產品創新的同時,經營模式的創新也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加速度”。

  穩中求強、穩中求和:企業發展的加速機和穩定器

  “2009年以前,貝發可能只是眾多的筆類制造商中的一個,從2009年開始實施轉型成為供應鏈管理服務商以后,貝發集團以文具供應商身份出現在客戶面前。完善的全產業鏈,供應著全品類的文具產品,客戶在中心享受到‘一站式’服務,采購到他們需要的所有產品。中間環節造成的成本減少,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在中國文具商品交易中心,貝發集團銷售總監陳淳雄介紹說。“為了更好地為客戶服務,我們還提供增值服務。除了為客戶提供安全庫存外,還可提供90天至120天的資金放緩,使客戶有足夠時間準備資金。貝發集團建立了四個中心,在海外建設了十幾個分銷中心,通過可控的中國渠道,實現產品能夠快速、安全地到達目的地。”

  貝發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優勢作用,突出“抓大帶小、扶強帶弱”的共建重點,帶動中小企業共同發展。利用銀行的信用,2012年春節拿出8500萬元,為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制定產品標準及管理標準,對中小企業進行培訓并現場指導,輔導中小企業通過驗廠,幫助中小企業提煉拳頭產品并做專做強。向供應鏈成員企業全面開放集團客戶,共享貝發集團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并向客戶推廣中小企業產品品牌,近千家中小企業在貝發集團打造的供應鏈平臺上實現了共享資源。

  今年5月,貝發實現5月份出口達2573萬美元,取得了超預算、超計劃、超歷史新高的“三超”成就。2012年6月9日貝發集團在貝發中國制筆城舉行了盛大隆重的慶功宴——天堂晚宴。每逢貝發有大事、喜事時,貝發人都會用自己特有的活動與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

  利用各種資源為客戶提供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實現企業發展同外部環境的和諧;建設貝發特色的企業文化,實現貝發發展同企業文化的和諧;“企業的業績是員工所創造,企業在發展的同時,也要為員工提供個人發展的平臺,使企業發展同員工發展相和諧;抓大帶小,帶領中小企業一同發展,使行業內企業間實現和諧……”邱智銘說。

  如今,貝發“單兵作戰”的時代已經結束,轉而開始“團隊作戰”,實現了你有我無交換發展。只有做大做強,才能讓中國的文具行業在國際上更有話語權,邱智銘對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由“制造商”到“運營商”的轉變,貝發也讓中國的文具產業開始走上新一輪品牌經營之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