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擴大與東盟合作
2012-6-26 7: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越南《投資報》近日報道,5年來,越南與香港經貿合作發展迅速,貿易額年均增長30%。近年來,香港積極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不斷推動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成效明顯。香港貿發局表示,將通過與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的深入合作,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進一步擴大與東盟的合作。記者從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了解到,日前,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工作組拜訪了香港特區政府商務與經濟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以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并參加了2012年香港禮品與贈品展,推介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得到香港政界商界的積極支持,表示將積極組織本
地區企業參加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
擴大合作領域擷取合作商機
近年來,香港十分關注并積極參與中國—東盟博覽會。香港特區政府商務與經濟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以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表示,將繼續支持和參與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
香港貿發局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協辦單位,高度重視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籌備工作。在博覽會秘書處工作組走訪期間,香港貿發局與工作組就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專業化、采購商和投資商邀請,香港擔任博覽會魅力之城,以及舉辦相關活動等進行了深入交流。香港貿發局表示,未來兩年將加強與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的合作,通過中國—東盟博覽會這一平臺,進一步擴大與內地及東盟的合作。
分析人士認為,香港與東盟的合作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而中國—東盟博覽會設置的內容符合香港與東盟開展各方面合作的需求。香港可以通過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以中國—東盟自貿區零關稅和推進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為契機,促進香港與東盟各國的貨物貿易、投資合作、服務貿易以及文化交流,積極推進香港特區政府與東盟各國政府部門之間、行業協會之間、企業之間的多層次合作關系,在中國與東盟的“10+1”合作中獲得金融業、制造業、旅游業、服務業等優勢領域的合作商機。
發揮優勢拓展東盟市場
香港是全球重要的貿易中心、金融中心,資本、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優勢突出,金融業、服務業、旅游業等方面資源豐富。近幾年,香港貿發局在做好本地專業會展市場的同時,一直致力于與內地會展業合作,大力推廣香港旅游、金融服務、創意產業。特別是與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展密切合作,大力拓展東盟市場。近年來,香港產品和企業在東盟國家的知名度迅速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向內地進行產業轉移,將產品銷往東盟市場,享受中國—東盟自貿區降稅優惠。同時也通過中國—東盟博覽會逐步向東盟國家轉移生產。
近幾年,香港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不斷擴大。越南《投資報》報道顯示,近5年來,越南與香港經貿合作發展迅速,貿易額年均增長30%。2011年,越南與香港的貿易額為84億美元。其中,越南對香港出口2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1%,從香港進口59億美元,增長60%。越南成為香港在東盟的第四大貿易伙伴。截至2011年底,香港在越南投資項目650余個,合同總額110億美元,在各國和地區對越投資排名中居第8位。
越來越多的香港企業通過投資廣西等內地省區市,借道投資東盟。截至2010年底,香港在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地廣西投資設立的企業已有6332家。參加過中國—東盟博覽會展覽的香港五豐行副總經理耿健介紹說,五豐行憑借多年來在國際市場上形成的競爭優勢,充分利用南寧作為中國—東盟自貿區橋頭堡的優勢和博覽會平臺,開拓五豐行在廣西和東盟區域新市場的食品業務,促進農副產品從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轉變,拉動產業升級。
博覽會成香港分享自貿區成果直接平臺
“中國—東盟博覽會是中國—東盟交流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博覽會規模一年比一年大,成效一年比一年好,組織水平一年比一年高。現在,博覽會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很多香港企業對博覽會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香港貿易發展局總裁林天福說。
據了解,自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以來,香港政界商界積極支持和參與博覽會,博覽會已經成為香港商界參與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分享自貿區成果的一個直接而有成效的平臺。
據介紹,香港在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以形象展示為主,每屆博覽會由香港貿發局組織形象展示,使用展示面積約300平米,綜合展示香港的投資、旅游、服務貿易等方面內容。八屆博覽會以來,共有45家香港企業參展參會,貿易成交額3844.58萬美元。參展商品包括電子電器、建筑材料、珠寶、服務貿易、工藝品禮品等。知名企業有香港五豐行、香港慧福珠寶、香港清華同方等。投資的項目涉及輕工、家電、農產品、建材、金融等領域,比較典型的項目有香港華潤投資廣西水泥項目、香港中華電力防城港火電項目、香港中信大錳錳礦深加工項目、香港南洋商業銀行在廣西開設分行,香港善美實業有限公司與中國電子北海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簽訂電子玩具加工項目等。在2010年的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香港對外投資勢頭強勁,以22個項目、總投資11.2億美元連續成為博覽會最大的投資來源地區。
香港客商還積極參與中國—東盟博覽會形式多樣的經貿促進活動,促進與東盟及內地企業的交流合作。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國際交流協會等商協會在參加博覽會期間,積極參與了博覽會組織的考察廣西物流、電子、商貿、房地產等方面投資環境的活動。在第六屆博覽會上,香港結算及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舉辦了“香港上市及融資研討會”,吸引了20家香港知名投融資商、會計師和律師等事務所及100家企業進行交流,推動了香港投資機構與內地企業和東盟企業交流,得到了各方的好評。
看好博覽會平臺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合作
業內人士認為,香港在與東盟的交流合作中,還可以更好地發揮優勢,特別是在以博覽會為平臺,擴展與東盟各國貿易、投資、旅游、教育等領域的合作方面,合作內容還可以更廣闊、層次可以更深入。東盟雖然整體上資源豐富、市場大、勞動力成本低,投資空間大,但缺乏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各國產業結構相似度較大,大部分國家加工制造業相對落后,對服務業、制造業、房地產等行業需求的不斷增加。香港的金融、教育及物流服務供應商已成為許多東盟國家首選的合作伙伴。香港可以充分發揮這些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加強與東盟的合作。
香港貿發局華南首席代表何建榮曾在采訪中表示,香港完全可以運用其服務業具備的獨特優勢,特別是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具有的特殊地位,積極投身于中國—東盟自貿區這個巨大市場,諸如農產品貿易、房地產開發、綠色食品質量認證等等,都是香港企業可以充分運用和發揮的領域。香港貿發局將全力協助香港公司開拓及擴展市場,向世界市場推廣香港產品和服務,向海外推廣香港作為首要國際商業中心、服務業中心,以及資訊樞紐的領先地位。
香港貿發局主席蘇澤光也表示,香港方面非常看重“南寧通道”在深化東盟開放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期望通過中國—東盟博覽會這一平臺進一步發展面向東盟的經貿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