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天津的自貿區"野心"

2012-6-26 7: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天津是我國最早與日本、韓國開展經貿合作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國日韓投資企業最為密集的城市之一。中日韓投資協定的簽署給天津的自貿區先行先試計劃重新注入了活力,成為中日韓貿易中樞的“野心”再次在天津商貿界發酵起來。 
  “走出去”更放心“引進來”質更高
  “中日韓投資協定的簽署對于天津企業‘走出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天津市商務委相關人士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首先提到“協定”的積極作用是在對外投資方面。
  天津市商務委表示,“協定”中明確了包括投資定義、適用范圍、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征收、轉移、代位、稅收、一般例外、爭議解決等條款,將為投資者創造一個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資環境,并有效減少貿易摩擦。為天津企業提供一個更為廣闊、安全、穩定的市場空間。
  實際上,“十年磨一劍”的投資協定是中日韓三國在經濟領域制定的第一個制度性、框架性法律文件,“協定”的意義更多體現在法律層面,畢竟經濟上的進一步、深層次合作需要以國家層面上互信機制和體制為基礎。
  天津市商務委同時表示:“中日韓投資協定的簽署將為中日韓自貿區的成立打下基礎。將有利于天津在日、韓的企業享受日、韓與世界其他經濟共同體、自貿區的有關政策優惠,進一步拓寬海外市場。”
  天津之所以這樣看重“走出去”,與目前中日韓三國經濟投資的大趨勢不無關聯。商務委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機、日本海嘯地震等影響,2008年底以來外部需求低迷,日本、韓國汽車、電子行業銷售市場遭受重大打擊,對天津的投資較以前有所下降。”據統計,2012年1~4月,日本在津投資項目27個,合同外資額4.4億美元,同比增長41.4%;但實際使用外資4.2億美元,同比下降2.6%;2012年1~4月,韓國在津投資項目32個,合同外資額2.5億美元,同比下降39.3%;實際使用外資2.3億美元,同比下降29.7%。
  因此未來天津企業可能更多地在對日、韓投資上作文章。三國投資協定,可以說給企業又吃了一顆定心丸。同時,在引資方面,天津正從過去的“重數量”向數量與質量并舉轉型。近年來,天津市先后引進了日本永旺、山田電機、日本郵船等日資世界500強大項目,韓國方面,三星LED、海諾寶機器設備、外換銀行、企業銀行、樂天百貨、現代海斯克鋼材、大陽谷光伏能源等項目是提高引資質量的代表。
  未來望扮演三種角色
  從天津與日韓的經濟關系看,由于中日韓三國的產業結構、技術水平的互補性特征比較明顯,特別是天津有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的國家戰略定位,同時又擁有國家“先行先試”政策優勢的天津面臨著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天津商務委透露,天津希望在未來的中日韓自貿區藍圖中,至少扮演以下三種角色:
  首先,成為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建設的窗口地區。關于中日韓自貿區先行城市的暗戰在國內由來已久,除了天津,青島、大連、連云港都有此訴求。但天津似乎優勢尤其獨特:天津是我國最早與日本、韓國開展經貿合作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國日韓投資企業最為密集的城市。濱海新區居京津唐科技密集地帶,擁有一大批國家級和市級科研機構、企業研發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力量雄厚,創新能力強,多層次的科研體系和人才創新基地已初具規模。當中日韓自貿區協定談判正式啟動之時,天津將有優勢成立中日韓自由貿易研究中心,以中心為平臺,形成學術研究、貿易促進和會展業的綜合發展,爭取成為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和實施的主要活動城市。
  其次,成為東北亞的國際航運中心。天津是中國重要的港口和物流中心,是環勃海地區的經濟中心。在中日韓經濟圈中,地理位置優越。地處環渤海經濟帶和京津冀都市圈的交匯點,背靠中國的華北、西北、東北,是中國對內對外開放兩個扇面的軸心。對內是聯系南北方、溝通東西部的重要樞紐,腹地遍及北方12個省市自治區;對外面向東北亞,是中國北方連接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也是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內陸國家的重要出海口。努力把濱海新區集港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保稅區于一體的功能優勢,打造成跨境的國際化綜合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競爭優勢。
  第三,成為三國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基地。充分發揮天津航天航空、電子信息和通信、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汽車機械及裝備制造、食品和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現代冶金、現代服務業等主導產業,實力雄厚優勢,在中日韓合作的框架內,協調利用好環勃海內各方面的優勢資源,避免競爭優勢的分散。推動龍頭企業成為創新驅動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天津可選取某些特定的領域或者產業,如新能源、新材料、環保和海洋科技產品等,加強與日韓的深度技術合作,嘗試一些與自貿區相關的先試先行的政策,實現產業創新,培育新的優勢,發展以供應鏈整合為特點的產業,在發展品牌,研發新產品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