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切莫在聯席攀升中走向運價壟斷

2012-6-2 10: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如何看待和評價航運企業的提價動作呢?我以為,如從航運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生存、競爭與合作之道觀察,則這類策略的思想內涵當可盡入眼簾。
    一是生存。任何一個企業在市場中當首求生存。如果連活都活不下去了,何談發展二字?應該看到,在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性金融風暴以及歐債危機的巨大壓力下,航運界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滑鐵盧”。散貨與集裝箱的運價指數大幅下滑,跌幅高達5~10倍,企業入不敷出、負債嚴重、虧損巨大,有的竟高達一百幾十個億。在此嚴酷狀況下,如聽憑運價繼續“自由落體”,則航運企業將面臨破產前景。而且從運價變動的規律觀之,去年運價之低迷實已跌至低于成本的扭曲狀態,因此今年以來,航運企業的提價動作,實際上是一種不得不為之的“圖存救亡”,即使連漲3次運價,也只不過是恢復到往昔一種市場景氣時的正常水平。這是一種平衡贏虧的運價,并非壟斷牟取非正常超額利潤的壟斷市場行為。另外,從航運市場的波動規律來看,這次運價回調也是一種“觸底反彈”的正常現象,不足為怪。
    二是競爭。任何一個航運企業為追求市場中的制高點,都會采取必要的個性化競爭手段。在去年的航運寒冬中,可以看到各類航運企業使出渾身解數,力圖在市場低迷的蕭條環境下脫穎而出。從競爭策略角度無非兩大類基本手段,一是提高服務質量,如“天天馬士基”之類,力圖以明確的捷便的“準班率”承諾(以及相應的誤時賠償)來爭取客戶;另一類則是內部深挖潛力,調整船隊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拆解或閑置部分運力,力求在縮減成本的基礎上降低價格,來吸引更多的客戶。應該說,去年運價之嚴重下跌,也正是各航運企業競相降價以爭奪客戶的苦果。
    三是合作。去年在航運寒冬下航運企業的競爭應對之道,顯然沒有使之脫困。在嚴酷的市場沖擊下,航運企業應能認識到競相跌價不是辦法,特別是在航運巨頭之間,這種殘酷的殺價競爭只能帶來悉敗俱傷的危局,任何一家航運企業都無法“獨善其身”。因此我們終于看到了今年以來,一家宣布提價,其他家不是“按兵不動”而是相應跟上,連環提價的反“競爭現象”。這從另一角度來看,是一種新的合作策略,是新形勢下的“抱團取暖”,是一種出自生存危機下的“條件反射”。
    然而,從國內外的經貿與航運演變趨勢評價,導致這場航運寒冬的冰雪源頭尚未消泯。在可預見的未來,燃油價格之不穩,運力供需之失衡,人民幣匯率之波動,仍似“三座大山”壓在航運界的頭上。現在的運價上升,尚不足以使業者“彈冠相慶”。而更重要的是,航運企業切莫在運價的聯席攀升中走向諸如“班輪公會”般的運價壟斷。若如是,則很可能引起貿易界的強烈反彈而再吞新的苦果,因為航運和貿易總是一組無法解脫的 “利益攸關方”。故而,尋找彼此之間的贏虧平衡點,是共渡難關的不二法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