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鋼鐵物流需要“智能”突圍

2012-5-9 21: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林漢貝
    近日有消息稱,全國流通領域有史以來召開的最高級別會議——全國流通工作會議有望在上半年召開,屆時會出臺指導新時期流通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包括鋼鐵物流業在內的流通行業有望受益減負新政,迎來新的機遇。
    國家選在“十二五”的關鍵之年召開此次會議,勢必產生深遠的影響。反觀我們所處的鋼鐵物流業,兩年來的境況也的確不容樂觀。
    來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信息顯示,目前我國鋼產量與物流量的比例為1∶5,即每生產1噸鋼,就產生5噸的物流量。按照2011年我國生產7億噸鋼計算,去年中國鋼鐵物流量超過35億噸,且在未來幾年仍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
    但就是這個“居中國國民經濟行業物流量之最”的行業,目前的利潤率卻比鋼鐵主業還低。另一份來自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鋼鐵物流業的利潤率只有1.8%,不僅低于當年鋼鐵業3.5%的利潤率,更遠遠低于2009年鋼鐵物流業企業平均利潤率6.7%的水平。
    有業內人士把利潤低歸咎于市場集中度低:“7億多噸的鋼材,分散于全國成千上萬流通企業中,極少數大型的企業也不過銷售2000萬噸左右,多數企業一年做幾十萬,甚至幾萬噸,流通環節的集中度實在太低。”
    不過,依個人看來,這與市場集中度有一定的關系,但最關鍵的原因還要從供應鏈的角度進行分析,只有依靠以物聯網為代表的現代物流“智能”技術手段來降低成本,憑借內生驅動來提高效率,才有可能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中實現“突圍”。
    物流業作為第三產業的代表,在現階段的科技手段支撐下,想贏得市場就必須要走差異化路線,從用戶體驗出發,在功能和售后服務著手,誰的服務模式更智能、更有特色、更周到,誰就能贏得更多的消費者,實現自己的市場目標。
    這里舉一個例子,就是沃爾瑪。作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能夠穩居世界500強首位,離不開物流配送系統與供應鏈管理的鼎力支撐。
    沃爾瑪擁有一整套先進、高效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系統,在全球各地的配送中心、連鎖店、倉儲庫房和貨物運輸車輛,以及合作伙伴(如供應商等),都接受這一系統集中有效的管理和優化,形成一個靈活高效的產品生產、配送和銷售鏈條。為此,沃爾瑪甚至不惜重金,專門購置物流衛星來保證這一鏈條信息傳遞的暢通。
    目前,我國鋼鐵全行業已進入一個深度整合與轉型期,“沃爾瑪模式”勢必引發我國鋼鐵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發展的思考。
    近幾年,我們已經高興地看到鋼鐵物流電子商務平臺在我國的出現和迅速崛起,為鋼鐵企業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更將我國鋼鐵物流業帶入了一條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鋼鐵物流電子交易的平臺化運作也被看作是現代物流理念和技術向鋼鐵領域滲透的必然趨勢和產物。
    作為大宗商品,鋼貿企業的年營業額少則千萬元多則上億元,川流不息的訂單量值得慶賀,但同時也會令廠商背負了不小的壓力:如何對龐大的鋼材存儲和物流進行高效規劃和管理,保證產品質量、貨物安全、運送及時、客戶確認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眾多鋼貿商家。
    在很多企業中,鋼材采購過程中的付款與收貨是脫節的,資金流并不十分暢通;在銷售發貨中,也存在著客戶付款提貨與銷售發貨開發票脫節的現象;還有一些環節的數據錄入存在滯后,數據處理只是事后的一個記錄而非業務實時動態的反映等等。
    我認為,在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物流體系的應用下,鋼鐵物流供應鏈上每一個環節的業務信息將會實現“統一集中”管理,上述問題或將迎刃而解。
    一方面,庫存與貿易管理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把存貨盤點由以前依賴于人工盤點轉換為依賴于物聯網信息技術來自動進行貨物盤點,就像超市一樣,庫里有多少鋼材、什么品類,都經過信息采集錄入管控系統,統統可以顯示在電腦屏幕上。
    目前,順邦集團在河北邯鄲、石家莊等地區的自有、加盟倉庫共達到二十多家,這么龐大的倉儲系統都將通過順邦自有的電子商務平臺集中管理,所有的貨源都可以實現在線共享,我們的鋼貿商家再也不用靠打電話、發傳真來咨詢其他商家有沒有貨,只要打開電腦,就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迅速準確地了解倉庫的存貨情況,可隨時與企業的需求狀況作比較,以便迅速做出補貨決策,這也會大大提高企業的庫存管理能力,也減少了無效庫存的發生。使得信息系統即使能夠對庫存、資金等相關數據進行實時匯總,以便能真實反映企業運營狀態。
    鋼貿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必須強調可視化和信息的透明度,盡管這可能會引起一些環節因為操作慣性而產生抵觸,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慣性思維”,這常常成為變革的阻力。
    所以說,還要通過制度建設,強化公司上下對先進管理模式的認可與執行,比如產品一旦發貨,就產生對客戶的應收,接下來的就是追款,環環相扣,盡量做到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的同步,杜絕傳統的口頭協議等情況帶來的意外損失。
    即將于5月19日開業的石家莊裝備制造基地百營物流中心作為順邦物流連鎖標準化服務示范基地,從倉儲、加工再到物流配送,這樣一個供應鏈條將全部由順邦自有的智能化標準服務體系來支撐,而這個體系給園區里的商戶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不久的將來,百營物流中心的配送車輛上都會安裝GPS定位系統,而且在每件貨物的包裝中嵌入RFID芯片或二維碼標識,通過貨物上的芯片標識,裝載時自動收集貨物信息,卸貨檢驗后,物品信息就自動記入了信息系統,實現精確定位。
    同時,在運輸過程中我們還可根據客戶的要求,對貨物進行及時調整和調配,實時全程監控貨物,防止物流遺失、誤送等,優化物流運輸路線。
    而這一切也都將在下游終端的同步監控下一一完成。作為鋼貿老板來講,他的貨源信息會與他本人實時互動起來,躺在家里就能知道自己的庫里進出了幾噸貨,每一筆生意掙了多少錢。
    由此來看,一旦以物聯網為代表的智能物流技術得到普及,勢必會轉變鋼貿商們的經營模式,數十萬鋼貿大軍也將實現從賣鋼材到賣服務的轉變。
    作為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我相信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也會以此次全國流通工作會議為契機,迎來更大的發展與提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