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關于進一步解決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融資問題的提案

2012-3-31 14: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全國政協委員 楊健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基礎和社會經濟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更是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和繁榮穩定的重要因素。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增長點,但是中小企業所獲得的金融支持卻與其貢獻不相稱。融資困難已經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引起社會各個方面的廣泛關注。盡管近幾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部門以及金融系統從擔保體系的構建、金融結構的調整、針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性支持等方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改善中小企業融資境況、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如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上海市關于印發《上海市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等,對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總體上看,還缺乏一套完整的、穩定的中小企業融資支持和運作體系。因此,加快中小企業的發展,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模式意義重大。
    我國中小企業相比于其他企業,更加依賴債務融資,在債務融資中又主要依賴來自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中小企業的債務融資表現出規模小、頻率高和流動性強的短期貸款的特征,議價能力相對較弱,一般時效要求高,產品需求多樣化。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是:一是獲得信貸支持少。據統計,我國約300萬戶私營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僅占10%左右。二是直接融資渠道窄。由于證券市場門檻高,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公司債發行的準入障礙,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三是自有資金缺乏。我國非公有制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企業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積累、內源融資,從而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做強做大。據國際金融公司研究資料,業主資本和內部留存收益分別占我國中小企業資金來源的30%和26%,公司債券和外部股權融資不足1%。
    由于市場規律以及中小企業的特點和傳統金融業的特殊性等因素,共同決定了中小企業客觀地、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融資難的問題。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數量龐大,容納了大多數勞動力。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不斷提高,特別是在滿足人們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實現社會化專業協作、進行科技創新和增加社會就業總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政府應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心轉移到關注中小企業發展上來,切入口就是進一步解決中小企業發展融資的問題。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建議:
    一、中小企業應建立并保持與銀行的良好關系。
    中小企業應主動加強與銀行的信息溝通,可以邀請銀行有關人員參加董事會并授予其一定的監督權。如此一來,銀行可以時刻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等信息,作為其決策依據。這為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建立良好的信用關系搭起一座橋梁,有利于銀行對貸款的使用監督,防范風險。由于銀行能夠連續而準確地掌握企業的相關信息,在以后的新業務拓展中,銀行可以花費比較低的成本,提高銀行放貸的積極性,這對企業和銀行而言是雙贏的。總之,只有在良好的信用環境下,建立和維護良好的銀企關系,企業才能贏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也才能為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完善國有商業銀行的服務功能。
    國有商業銀行應積極開發金融產品和完善服務功能,拓展融資渠道,努力滿足和適應中小企業全面的、不同的金融服務需求。對于某些資信良好、經營狀況穩定的中小企業,國有商業銀行可以讓其使用商業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等融資工具,擴大其票據融資。為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辦理保付代理、包買票據等新型業務。充分利用銀行在信息和網絡上的優勢以及便利條件,為中小企業提供多種信息咨詢服務。
    三、加大商業銀行積極參與創新型成長性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
    借鑒美國硅谷銀行風險信貸的成功經驗,允許國內部分商業銀行按照不超過自有資本5%的比例,并同時滿足非控股類的投資要求,試點開展債權轉股活動,以支持創新型成長性中小企業實現快速成長;鼓勵商業銀行與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結成戰略聯盟,開展“投貸聯動”,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有力融資支持和綜合性金融增值服務。
    建議對內部管理水平相對較高、風險防范能力相對較強的主要商業銀行,允許其采用內部評級高級法來計算中小企業貸款的資本占用,以進一步體現對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資本政策傾斜;應在實施信貸總量調控時,將中小企業從一般企業中區分開來,對中小企業貸款規范進行單列,并按一定比例打折計算。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強商業銀行的服務能力。
    從服務中小企業、解決就業問題的高度,給予銀行差異化的政策扶持。具體為:在金融政策方面,繼續對銀行實施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差別化資本管理要求等,引導銀行在穩健貨幣政策前提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在財政政策方面,建議財稅部門盡快協調落實中小企業不良貸款呆賬自主核銷政策,對銀行歷史形成的中小企業貸款呆賬制定寬松的核銷政策;在稅收政策方面,適當減免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營業稅,激發商業銀行服務中小企業的積極性。
    目前我國對企業規模劃分標準還不統一,建議重新審定或制定“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或初創企業”的標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統一認定,并實現數據共享。
    五、政府應盡快建立更為完善的中小企業征信體系。
    為使網上征信體系平臺具有公信力,應詳細、真實、系統地提供中小企業的財稅、工商登記、法人,海關、法院、水電煤費繳付、不動產和質押情況等相關信息,并及時滾動更新。
    六、籌建 “中小企業銀行” (或稱中小銀行)。
    1. “中小企業銀行”的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先試點后立法。在試點階段,“中小企業銀行”應是國家的政策性銀行,或是國家控股,由中小企業、商業銀行、投資公司等參股的股份制銀行。
    2. “中小企業銀行”的資金,來自國家的直接注資(占比為30%以上);國家每年對中小企業支持的各種資金(先存放在銀行,再通過銀行發放);企業年金(可強制規定企業年金必須存入中小企業銀行);充分發揮工商聯社團的凝聚作用,動員中小企業參股;動員部分行政和單位將大部存款存入該銀行;通過市場機制公募或私募資金等。
    3. 為支持新成立中小企業銀行的發展,政府對該銀行實施暫免或減半征收營業稅。
    4. 推動建立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政府要有貸出去的一部分錢,收不回來的決心。銀行要在制度建設、組織建設、產品與服務創新等方面下工夫,規范、有效操作。特別是在政策上,應允許“中小企業銀行”的貸款不良率高于一般商業銀行,并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和“盡職免責機制”,從制度上保證,不追究已盡心盡職的工作人員,因出現壞賬而承擔的相應責任。
    5. 在貸款發放方面,形成一家企業有難,大家支持及相互聯保機制,并探索將貸款轉化為股權的運作模式。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