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關于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制度的提案

2012-3-20 17:1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全國政協委員 何偉
    我國既是一個農產品生產大國,也是農產品消費大國。但農產品中安全優質農產品總體數量偏少,無公害農產品、綠色有機食品在農產品生產總量中所占比例較小。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及對人體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惡性事件時有發生。因食用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農產品而引發的人畜中毒,以及對外銷售農產品因農(獸)藥殘留超標被拒收、退貨、停止貿易往來的現象屢見不鮮,嚴重影響了我國農產品的質量信譽和市場競爭力。
    一、主要存在問題
    (一)農產品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差
    我國耕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產品生產經營分散,生產規模小,隨意性大,組織化程度低,農民應用農業科技水平差異大,缺乏生產過程的監控,自律意識淡薄,農產品質量安全難以保證。
    (二)農產品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在眼前利益的驅動下,生產者對農產品追求的目標仍然是數量,還沒有把質量和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質量安全意識比較淡薄。一些很好的標準化措施得不到有效觀測和執行,有些違反標準的行為難以得到有效遏制。
    (三)農產品檢測和標準體系尚不健全
    現有的檢測機構以及相應的儀器設備、人員等都難以滿足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的需要,設備簡陋、手段落后、經費不足、檢測方法不配套、檢測時效性差等問題普遍存在,不能進行全面檢測和監督。同時現有的農業標準實施力度小,還沒有形成完全覆蓋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的標準體系。
    (四)農產品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
    優質農產品與劣質農產品混同經營、價格同等的現象還很普遍,不利于優質農產品和質量安全的監管。
    二、有關對策建議
    (一)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
    要進一步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加大農產品產地環境檢測力度,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保護,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要制定有效的產地環境管理規范和污染防治措施,保護好耕地、草地和養殖水域等農產品產地環境。
    (二)推行農產品產地編碼制度,推廣農產品產地溯源制度。
    探索建立農產品產地溯源制度,實現產品安全信息的可溯源管理,實現快速定位、快速跟蹤、快速反應,最大限度降低農產品安全問題可能帶來的危害。
    (三)規范農業生產過程,科學合理地使用農業投入品,嚴格控制農業投入品的使用,從源頭上控制農產品質量。
    在農業生產中使用農業投入品,對不按規定銷售、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依法嚴厲查處。對農業投入品經營者,實行業前培訓、持證上崗,嚴格界定經營范圍。及時向社會公布禁用、限用的農業投入品品種,嚴厲打擊制售和使用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行為,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登記使用管理制度。加大高效、低毒、低殘留農業投入品的研發力度,加速開發生物型安全農業投入品,抓好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推廣和技術服務工作。通過打假扶優、創新經營等方式,推進農業投入品市場的凈化,為提高農產品質量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四)大力實施農產品的品牌戰略,促進優質安全農產品的發展。
    要進一步加大優質安全農產品的開發力度,搞好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按照市場化和標準化的要求培育名牌產品,提高優質安全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五)充分利用各種教育培訓資源,廣泛開展農民技術培訓。
    (六)農民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
    如果不盡快提高廣大農民的素質,再好的標準、規范和技術都無法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和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也會落空。因此,要利用各種渠道,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積極開展農民生產經營技能培訓,努力把農業生產的新技術、新知識、新品種送到田間地頭,在生產各個環節改善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狀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