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關于兩岸合作推進服務經濟集聚區建設的提案

2012-3-18 13: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全國政協委員 楊健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生效一年多來的實踐證明,兩岸經濟在ECFA后都將會有更好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兩岸產業合作也將走向進一步深化。
    兩岸合作應首推服務。如上海市“十二五”規劃指出,把握機遇,努力提升現代服務業能級和水平,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是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目前,上海市20個現代服務集聚區已經初具規模,亟待通過拓展提升,以集聚更多的專業服務企業和跨國公司總部入駐。反觀臺灣方面,經過20世紀80年代臺灣地區進行的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服務業在臺灣經濟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與大陸地區相比,發展速度較快,水平較高。同時,受制于地域局限,臺灣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也需要突破瓶頸,尋求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因此,在大陸上海等大中城市以服務經濟集聚區為發展高地,展開深度合作,吸引臺灣企業總部入駐,形成總部經濟的集聚效應,無疑將對兩地的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兩岸合作推進服務經濟集聚區建設有以下幾項明顯優勢:
    首先,從發展趨勢看,臺灣企業“落戶”服務經濟集聚區將產生較大的示范帶動效應。臺灣服務行業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先進的管理水平,并且由于臺灣與大陸地區有共同的人文基礎,兩地社會經濟發展路徑有更多的相似之處,因此可借鑒性也更強。通過集聚區模式,形成總部經濟,可以有效擴大影響力,促進三二一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企業、總部所在區域、生產加工基礎所在區域“三方”利益共贏。
    其次,就集聚區而言,加快集聚臺灣企業地區總部,特別是其中擁有國際知名品牌的企業總部,可以提高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和在全球經濟領域中的信譽度,有助于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形象。通過發展總部經濟,大力支持跨國公司在集聚區業務整合,有助于推進服務行業高端化發展,吸引更多的國際企業集聚,提高城市國際化程度,也符合上海等建設成為國際經濟中心城市或國際化城市的發展目標。
    此外,服務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具有無污染、低成本、高效益的顯著優勢,是典型的“無煙產業”、“低碳經濟”,更是緩解就業壓力,改善經濟生活,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將服務業作為現代城市發展新的產業引擎,已成為各地發展共識。通過兩岸服務行業的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的優化配置,也有助于推進多元文化融合與互動,以開放促發展,以合作促創新,雙方都將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取得突破,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鑒于兩岸合作對于服務業發展具有以上諸多優勢,建議在上海等有條件的大中城市推動建設主要吸引臺灣服務行業總部的服務經濟聚集區,相關政策上予以支持保障,以推動兩岸積極互動。
    一、宣傳推介,積極洽談,鼓勵臺灣服務產業項目落戶集聚區。
    為了擴大集聚區影響力,加速國際化發展進程,兩岸合作是重要一步。建議相關政府部門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宣傳推介活動,加強官方和民間的交流,拓寬溝通渠道,增加聯系手段。鼓勵符合服務功能導向的臺灣企業在集聚區內進行形成總部經濟,使聚集區成為區域的合作的突破口。通過媒體推廣、考察訪問、商業自由行、經貿洽談等多樣化的形式,與臺灣企業界展開全方位互動。通過有針對性和具有特色的商業活動,積極磋商,放大政府政策引導作用,促進企業聯動。
    二、減少限制,提供優惠,創造具有競爭力的投資環境,為雙方深入合作提供便利。
    ECFA為兩岸經貿往來描繪了藍圖。在此框架下,區域合作和具體項目還需合作雙方進行后續協商。為了充分發揮集聚區作為兩岸服務產業擴大交流合作的先行基地,在集聚區政策制定上,應重點就如何更好的發揮總部經濟的稅收效應、消費效應、就業效應、社會資本效應展開調研,特別要注重征詢商界和民間意見。通過貸款、稅收、就業等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的落實,著力減少兩岸經濟合作成本;減少商貿流通限制,推動兩岸產學研合作,加快臺灣企業向園區集中,形成兩岸服務產業創新聯盟。
    通過兩岸合作推進服務經濟集聚區建設,臺灣服務行業總部經濟將立足于集聚區,更好的扮演深化兩岸產業合作的重要角色,充分發揮對城市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為兩地經濟領域的縱深發展,乃至其他領域的合作奠定基礎,讓兩岸關系緊密聯系在一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