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快遞“新政”能否保障行業安全?

2012-3-10 17:5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本報記者隋秀勇
    快遞實名制要理清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系,理清效率與安全的關系,否則可能造成社會及快遞企業的不便及效率的降低。
    就在業界揣測快遞實名制何時在全國范圍內鋪開之時,2月28日,國家郵政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快遞企業收寄驗視工作的通知》 (以下簡稱 “《通知》”),要求快遞企業加強收寄環節的驗視工作,對用戶交寄的物品,必須全部檢查,用戶拒絕開拆、拒絕驗視的,不予收寄。對收寄驗視制度落實不到位的企業,必須依法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依法吊銷快遞經營許可證。
    這并不是郵政局第一次對快遞企業收寄環節作出要求。早在2011年8月,國家郵政局就頒布了《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其中就明確提出,快遞企業要建立并執行快件收寄驗視制度。但是,這一制度的執行狀況很不理想。
    再次出臺《通知》,國家郵政局的解釋是,強化驗視制度是為防止危險品流入快遞渠道。不過,面對快遞行業存在的諸多操作不規范,在與之配套的政策和相關法律層面并不健全的情況下,一紙通知,對快遞企業能產生多大的約束力?
阻力重重
    國家郵政局的“新政”,讓快遞企業在收寄時,要求客戶開箱驗貨的底氣更足了。但是其在執行“新政”時,依然有些“畏首畏尾”。盡管收寄環節“面檢”的出發點是好的,不僅有利于保證收件人、寄件人和快遞公司三者的權益,還有利于規范快遞市場。但是推行的難度依然很大。“一旦開包驗視,會引發客戶的不配合甚至反感。”負責北京海淀區西北旺附近4個小區的快遞員小張抱怨說,“有些客戶一聽說要驗貨,就當著我的面直接給其他快遞公司打電話。”
    小楊對“新政”的不滿,除了因客戶的不配合外,更主要的還是收寄快件效率的降低,影響了他的收入。“以前,我收一個快件也就需要3分鐘的時間。現在要求開包驗貨,就算是經驗豐富的人,時間可能也要翻一倍甚至數倍。收貨數量少了,提成自然隨之減少。”
    對“新政”抱怨的不單單是一線的快遞員,還有網店的經營者。周先生在淘寶網上經營著一家服裝店。“我每天要發100多件,平均一件包裹的打包時間就需要10分鐘。每件都需要開包檢查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快遞員不可能等著你重新打包。”周先生說。
    雖然在推行“新政”時面臨諸多困難,不過,多家快遞公司還是積極地執行著“開箱驗視”的制度。申通速遞相關負責人介紹稱,申通北京區各個網點已經執行收件包裹當面查驗,并要求快遞員對自己所負責的投遞物品簽名蓋驗視章。一旦出現問題,便可直接尋查到所負責的快遞員。宅急送方面也表示,對于在3月1日開始實行的“面檢”和加蓋驗視章,宅急送總部以及各分公司已經和每位快遞員都簽訂了安全責任狀。
    盡管部分快遞企業很配合,但是“開箱驗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依然棘手。
    有些貨物的屬性不是通過肉眼就可以分辨的;有的物品是多層包裝的,不可能要求全部打開;有的一些涉及到商業機密的文件,快遞員是不是也必須“面檢”……
    在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看來,開包驗視的規定并不具備可操作性,其更大程度上是一種起到震懾作用的抑制措施。不過,也有專家指出,任何一項制度都不可能等到完善才開始執行。執行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會加快制度完善的進程。
如何落實
    2008年以來,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暴發式增長,也帶動了我國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數據顯示,國內快遞行業每年正以50%的速度增長,2011年中國快遞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800億元。不過,在快遞行業欣欣向榮的背后,也同時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與行業規范的緩慢出臺形成了矛盾。其中快件安全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開包驗視”有助于防范安全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快遞安全系數。這是該項制度在快遞行業推廣的最主要原因。
    對于“開包驗視”制度,有業界人士認為,這是推行實名制的先兆。而在徐勇看來,快遞實名制要理清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系,理清效率與安全的關系,否則可能造成社會及快遞企業的不便及效率的降低。
    在國際上,沒有要求所有寄件人提供身份信息的慣例。以美國為例,應對郵包炸彈等風險郵件主要是靠技術手段。要求快遞公司所有轉運中心配置先進的X光機查驗包裹,重點嫌疑地區則由安全部門檢查。有專家指出,技術手段是防范風險郵件的關鍵。應該加大投入,在所有快遞轉運站強制安裝安檢設備,無需轉運的同城快遞,則有針對性地推行開箱驗證。
    徐勇認為,對于商業客戶,應簽訂有效合同,以防商業泄密;對于個人客戶,在辦公室、住宅區等固定場所程序可以適當簡化,只需進行身份驗證,以防侵犯隱私。
    上海市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陳麟驊認為,政府可以投入資金、技術和設備,在物流中轉站或者分揀中心集中定點進行X光機安檢,不開封即可對快件進行安全檢查。
    而且,為了保障快遞安全,僅僅實名制還遠遠不夠,還需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上海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儲雪儉建議,建立誠信檔案,將寄送快件不誠信行為記錄在案。一旦發生安全事故,相關人物進入“黑名單”,相關部門對其進行重點監控。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