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現代企業物流的現狀與戰略規劃
2012-2-24 15: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中國全球化經濟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目前,企業不斷延續的環境變化和新型營銷體制的確立,讓物流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如何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實現物流技術的信息化和集成化,已經成了現代企業發展的重點,本文通過對現代企業物流概述,及我國企業物流發展現狀入手,并結合美國先進的企業物流管理理念,為我國現代企業物流進行戰略規劃。
一、序言
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準確的、及時的、安全的、保質保量的、門到門的合理化服務模式和先進的服務流程。
二、我國現代企業物流
1.現代企業物流概論
企業物流指與企業相關的物流活動,是具體的、微觀的物流活動的典型領域。它是伴隨著企業的投入—轉換—產出而發生的。現代物流是相對于傳統物流的一個概念,也是傳統物流的再發展。1985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正式將物流的名稱從“Physical Distribution”改為“Logistics”,為了區別這兩個概念的前后演變,中文翻譯時我們將前者譯為“傳統物流”,而將后者譯為“現代物流”。是以滿足顧客需要為目的,對貨物、服務及相關信息從起源地到消費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動和儲存進行計劃、執行和控制的過程。
我國相關專家對于現代物流的定義是指:根據客戶的需要,以最經濟的費用,將物資從供給地向需求地轉移的過程。
2.現代企業物流特點
隨著企業物流的發展,不但物流活動的范圍和功能進一步擴大,其特點與傳統物流相比有如下幾個特點:
(1)信息化的運用
現代物流的特點就是在傳統的物流基礎上,引進了高科技手段,即運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聯網,對物流信息進行科學管理,從而使物流速度加快、準確率提高、庫存減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傳統物流的功能。信息取代了傳統物流中“運力”的第一要素的地位,物流信息系統將是現代物流賴以發展的重要支柱。物流信息化的發展使企業反應更迅速、作業更規范、服務更全面、功能更多樣、信息更現代化。
(2)客戶關系管理
現代物流是客戶服務物流,客戶服務是物流創新的原動力。傳統物流管理著重企業內部作業與組織的整合。對下游用戶的對應仍以服務品質為主要管理重心。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逐漸強調跨企業間的整合,開始逐漸重視市場營銷和管理客戶關系,物流管理已從物的處理提升到物的價值方案管理,為其量身訂做其所需要的物品與服務。特別是增加了產品的售中和售后服務等一系列活動,以客戶服務為價值取向,強調物流運作的客戶服務導向性。
(3)物流機能整合
在現代物流中,企業在更大競爭力的驅動下,將根據各自的機能進行整合,建立起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物流網絡。各成員單位間按相互協作原則,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資源互補和共享,并對顧客實施統一單據和SOP(標準操作程序),通過這種聯合規劃與作業,形成高度整合的供應鏈通道體系,使通道整體績效大幅提升。
3.我國現代企業物流現狀
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仍是國民經濟中較為薄弱的環節。與發達國家物流發展相比,實力較弱,成本相對偏高,尤其是信息化建設程度明顯滯后。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07年美國聯邦快遞公司營業額達323億美元,而中國最大的物流企業中國遠洋集團只有154.1億美元。中國企業物流成本從2001年以來一直在18.3%~18.9%之間徘徊,這項指標比發達國家10%的水平高一倍左右。我國由于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戰略規劃經驗不足、對現代物流信息化的理解不夠到位等原因,導致物流信息化整體規劃能力較低。物流企業對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及未來發展缺乏規劃。缺乏覆蓋整個企業的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統。物流企業對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較少、信息化在企業經營各環節的滲入層次也較低。
面對這種情況,2004年,國家九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將發展物流信息化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使信息化建設步伐不斷加速。近幾年,我國物流行業本年度仍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物流企業的管理意識得到了普遍的提升,信息化建設步伐也相對較快。據相關調查,我國大中型企業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業中,多數企業已經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統,77%的企業已有自己的網站。物流企業對現代通信技術的接受程度逐漸提高,開始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手段提高企業運營水平和綜合實力。
三、現代企業物流的戰略規劃
筆者將通過美國企業物流發展及先進的管理理念,對我國現代企業物流提出幾點建議。
1.美國企業物流發展及特點
美國企業物流研究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最初企業并不重視物流管理。直到進入60年代后,企業才開始將營銷及營銷部門有些業務已經納入物流只能當中。很多企業為了進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將物流管理分為物資管理和配送管理兩個功能部分。至70年代末,美國對交通運輸業實行了放松營制政策,這一改革促成了運輸企業向全面物流服務提供商轉變,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場上存在的物流服務項目越來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務提供者的面孔脫穎而出。社會物流力量基本形成。大量的公司開始使用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條碼技術和個人電腦,企業間的交流和信息處理加速發展,JIT和DRP技術廣泛運用到企業物流管理中去。
80年代后,很多專業化的物流公司都是從傳統的運輸、倉儲企業發展起來的。信息和通訊技術的發展,企業物流得以從分散走向整合,各個公司的物流部門之間也必須合并或重組。隨著國際間貿易的增長,跨國業務對于物流又有了新要求;在遠距離的市場運作中保證物流成本的節約;集體制定投資計劃,共享對物流投資帶來的好處;統一的產品包裝設計,便于使用共同的倉儲、裝卸和運輸設備;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統以消除庫存冗余;共享專業技術。
2.現代企業物流的戰略規劃
(1)政府應起到積極引導作用
現代物流運作橫跨不同的行業和地區,必須協調動作,形成合力。主要其中涉及計劃、經貿、財稅、工商、內貿、外貿、鐵道、交通、民航、郵政、信息、海關、質檢等多個部門。這也要求我國政府和各個部門都應該加強對發展現代物流的統一領導,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門的間綜合協調機制,負責研究、制定發展現代物流的規劃,并負責協調現代物流發展中的相關政策措施。為構建全國統一、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創造體制環。
除了各個部門的聯系以外,我們看到美國企業推行物流現代化管理用了幾十年,分成幾個階段。我國的生產企業可以縮短這一個摸索的過程,但也要經歷三個過程,即企業內部局部物流整合,企業內物流一體化和外部一體化。因此,企業要從實際出發,制定企業分階段、分層次的物流戰略。
(2)加強企業物流管理
加強企業物流管理,首先是提高認識。實現企業管理的信息化和加強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的互動。
實現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是對企業內部的管理特性不斷進行改造和優化,對各個管理層面進行重新整合,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統一的信息管理體系,從而降低設備和人力的重復性投入,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而且通過網絡化建設,將與本企業相關的各個企業聯系在一起,形成人力、設備、技術、信息共享格局。同時,企業可以將供應商與客戶聯系起來。既可快速向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又可及時向供應商反饋各種供需信息。
加強現代物流和市場營銷的互動,現代物流概括起來主要包括: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包裝、搬運裝卸、信息處理等環節。而產品的營銷過程和滿足消費需求的過程。與物流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物流的有效性、通暢性和及時性直接決定了產品生產和創新,物流各個環節的成本直接影響產品價格的構成。物流的通暢性和網絡結構直接影響分銷渠道的有效性與多功能的增值服務直接影響了促銷策略的實施。因此,加強現代物流與市場營銷的互動,有利用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高企業的效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3)實現協同化物流,降低成本
企業降低物流成本。可以借鑒美國的物流管理理念,制定企業的服務水平標準體系,并根據用戶的需求,動態地修正這一體系;和上下游的企業聯合,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選擇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利用專業化物流的規模效益帶來的低成本。
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實現協同化物流,通過相互協調和統一,創造出最適宜的物流運行結構。分為三種:
①橫向協同物流戰略,是指同產業或不同產業的企業之間就物流管理達成協調、統一運營的機制。企業在承認并保留各企業原有的配送中心的前提下,實行商品別的集中配送和處理;各企業放棄自建配送中心,通過共同配送中心的建立,來實現物流管理的效率性和集中化。
②縱向協同物流戰略是流通渠道不同階段企業相互協調。形成合作性、共同化的物流管理系統。在廠商力量較強的產業,為了強化批發物流機能或實現批發中心的效率化,廠商自身代行批發功能,或利用自己的信息網絡,對批發企業多頻度、小單位配送服務給予支援;是在廠商以中小企業為主、批發商力量較強的產業,由批發商集中處理多個生產商的物流活動。
③第三方物流是通過協調企業之間的物流運輸和提供物流服務。把企業的物流業務外包給專門的物流管理部門來承擔。它提供了一種集成物流作業模式,使供應鏈的小批量庫存補給變得更經濟,而且還能創造出比供方和需方采用自我物流服務系統運作更快捷、更安全。更高服務水準,且成本相當或更低廉的物流服務。
四、結束語
現代企業對于物流越來越重視,各行各業都很注重物流的發展。企業應該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大力發展物流信息化,充分運用電子商務這一新興營銷方式。不斷的適應千變萬化變化的市場需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