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物流案例

貝發:走出“滑鐵盧” 制筆專家變身文具航母

2012-2-15 16: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裝滿了漂亮水晶,一頭裝有電容觸控,能夠直接在iPhone屏幕上寫寫劃劃;做成鳥巢外形,2008年奧運會上被作為國禮送給國際政要的鳥巢筆;用稻草、玉米作為材料,扔在地里60天就能降解的生態環保筆……這些筆聽著都讓人心癢癢,可貝發集團董事長邱智銘卻無心討論他的產品。2008年奧運會一役意外失利,邱智銘“隱身”3年,悉心搭建了另一個貝發,這個貝發是一個綜合供應鏈管理服務商。說白了,就是一艘“文具航母”,將國內的文具產品,通過這么多年積累的網絡,銷售到全球市場。“讓貨柜變身”,邱智銘如是說。

  從貝發運往海外的貨柜,之前只有筆,而今差不多可以開一家“啟路”文具店,有筆、便簽紙、膠帶紙、相冊本……讓貨柜變身,5個字卻花了3年時間,從給高層員工“洗腦”,先后花1000多萬建立信息網絡系統,用邱智銘的話說:相當于再造一個貝發,前面那個是做制造的,后面那個是做服務的。別小看這個做平臺服務的,年銷售20億支筆的貝發也只是它的一個供貨商而已!肮馕譅柆,我們今年的訂單就比原來增長了4倍,從1000萬美元做到4000萬美元,預計明年可以做到1億美金!

  2008“奧運蛋糕”有點苦

  貝發絕對是國內筆業老大,已經連續10年銷售穩居第一。憑產能,在全球也能排上前三。可在2008年前,這么親民的產品,國內很多人卻沒聽說過貝發。因為它的產品90%以上銷往國外。

  2008年,對于邱智銘來說,就像溫嵐在《地獄天使》里唱的:“你帶我上天堂,又推我下去”。

  邱智銘是個有遠見的人,2004年,很多外貿企業都還忙著數訂單,貝發記號筆已經開始以自有品牌進入美國沃爾瑪超市,小小一支筆,貝發申請了800多項專利,僅在美國就申請了140多個。

  2006年出口形勢還熱火的時候,邱智銘開始考慮做品牌,主攻有著3500億人民幣的國內文具市場。2008年,貝發一鼓作氣,成為北京奧運會特許經營商、特許零售商和文具獨家供應商。借奧運契機,貝發集團投資了近2億元建起了亞洲最大的奧運商品物流、營銷和供貨基地。同時,還計劃在2008年前持續投入2億多進行品牌推廣,邱智銘的目標:將貝發奧運商品特許加盟店,在全國開出上萬家。而對于這個目標,邱智銘也算了筆賬,至少投入5億元。

  這場戰役可以說是貝發向內貿轉型的關鍵之戰,但最終,邱智銘的“背水一戰”成了僵局,甚至是無言的結局。

  “做品牌不難,要做出有價值的品牌卻很難,除了資金還需要時間,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3年后,邱智銘坐在記者對面講出這句話。

  “去年新注冊商標150萬件以上,全國已累計注冊商標2000萬件以上,這么多件商標最后有幾個能成為有價值的品牌?沒有每年幾千萬投入,沒有人才儲備。就是一場打水漂比賽”。

  轉型做服務 股東不解退股走人

  “貝發一下子跌掉了30%的訂單。”邱智銘說,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金融危機又來湊熱鬧。如何轉型,“制筆大王”在探索。

  站在2012年,2008年金融危機后,眾多外貿企業轉型內貿,成功的屈指可數。

  “轉市場是一種方式,轉身份也是一種方式。”邱智銘說,他給貝發定位,從單一的產品制造商向綜合文具供應鏈轉型、制造型企業向國際化品牌運營企業轉型。

  “轉”就一個字,個中甘苦少人知。從制造商到服務商,跟了他十多年的一個股東甩下一句話:“我只懂做筆,不懂做服務。”直接退股走人。從全球各地招聘過來的專業人才,也換了一茬。

  “我的主要工作變成了給大家洗腦!鼻裰倾懻f,經過3年,在國家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已經建成了1個平臺4個中心:綜合供應鏈管理服務平臺和制造中心、交易中心、 創意設計中心、資本運作中心。

  據了解,由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中國制筆協會、安徽省來安縣人民政府和貝發集團共同打造的中國文具產業示范區一期已建成,20多家文具企業已陸續搬入,主要是為了文具供應鏈的抱團轉移,實行聯產聯銷,杜絕無序競爭。今年3月27日,位于寧波和豐創意廣場的文具交易中心也將開業。

  “逼”著一批外貿文具企業做精做強

  在慈溪雙愛制筆有限公司工廠車間,一臺臺整齊的設備正在忙碌著。說起雙愛,可能歷史比貝發還久,主打產品是活動鉛筆和圓珠筆,基本全出口,2009年前年銷大約在300萬美金左右。

  在廣東,這樣的文具企業比比皆是。2009年,邱智銘和雙愛的老板聊上了。

  邱智銘說:“你把產品品類砍掉80%,以后專業做活動鉛筆,我包銷!

  對方一陣沉默。

  邱智銘指著雙愛的廠房說:“你一天能生產多少支活動鉛筆?”

  又是一陣沉默,因為訂單零散,雙愛這么多年一直處在半人工制筆狀態,這幾年成本劇增。

  邱智銘又接了句:“如果你只做活動鉛筆,就可以引進設備生產,到時候誰做得過你?”

  對方心動了。

  半年后,雙愛成了貝發的供應鏈成員,專心活動鉛筆制造。因為貝發直接給了雙愛500多萬美金的訂單;钭霾贿^來,雙愛開始引進設備,從手工裝配逐步走向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的方式,原來每人每天裝配1000支,如今可以達到10000支/天。勞動生產率達到70萬元。2012年,雙愛文具的活動鉛筆業務又增長300萬美金。

  像雙愛這樣的供應鏈成員,目前已經有近百家,因為專業,效率提高,利潤空間也就出來了。

  “2010年,我們的產品品類由單一的筆類產品向書寫工具,美術用品,桌面管理,文件管理,紙品、會議展示文教6個品類擴張。經過3年努力,我們的國際大客戶已經接受了我們的身份轉型!鼻裰倾懻f,以大帶小,他們還以“保底”方式請了好多家設計公司,讓供應鏈企業共享。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