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化技術發展聰明物流
2012-1-3 16: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我國現代服務業基礎性產業,物流業已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盡管我國物流業發展較快,但仍處于起步階段,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在很多領域,我國企業的物流本錢比歐美發達國家高出40%至50%。
目前,物流本錢的居高不下已經成為阻礙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化競爭的一個重要因素。要大幅降低我國企業的物流本錢,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以現代化信息技術和先進的治理思想來帶動物流行業的全面發展,構建起全社會的“大物流”系統。
國家推動的物流監管信息化成為驅動物流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氣力。“十一五”規劃綱要首次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并將物流信息化列為重點建設工程。在物流信息標準、規范制定方面,2006年、2007年兩年間《公路水路交通訊息化“十一五”發展規劃》、《關于加強交通訊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和《公路水路交通訊息化標準建設方案(2007—2010年)》連續頒布,明確了交通訊息化標準體系建設的建設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以及建設重點計劃表,對促進交通訊息資源開發、共享和利用起到了推動作用。
自《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以來,各方對物流信息化都很重視,相關部分都將物流信息化納進到自己的工作計劃當中。產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了《物流信息化發展規劃》,并提出若干物流信息化試點示范工程,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物流信息化典型發現和試點示范工作。交通運輸部也開展了一系列物流信息化專項工作。
相關物流標準的相繼制定和完善為信息技術大規模應用清除了障礙,也大大提升了公路運輸效率。
目前,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省區市應用了公路貨運配載系統,并逐步向物流信息平臺過渡,供給鏈治理系統和RFID(射頻識別)技術也開始成為交通運輸的重點。2008年現代物流業將越來越多地進進國內資本市場,完成以物流信息網絡平臺為支撐的現代倉儲業務、現代配送業務、現代貨物運輸業務的新興主導業務。
下一階段,信息化物流發展重點在于貿易智能。貿易智能主要通過智能倉儲系統和交通系統,通過獲得高質量、有意義的信息,幫助物流企業分析題目,及時、正確做出決策,進步內部運作效率,提升物流服務水平。
智能倉儲治理系統集成了進庫、出庫、貨位和保管的實時和歷史數據,構成數據倉庫,為在線分析處理和數據挖掘創造應用環境,從而有助于從業務數據中發現深層次的信息和知識,將非直觀的、隱含的信息和知識以直觀的形式描述,輔助領導層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