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學苑

2013物流師輔導資料大全第五章:供應管理

2012-12-3 10: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企業購買決策的參與者 
  1、使用者——指組織中實際使用該產品或服務的人員。(提出購買建議)
  2、影響者——指直接或間接對采購決策有影響的人員。(技術員,工程師等是重要的影響者)
  3、決策者——企業中有權決定采購項目和供應者的人。(總經理,采購經理,生產主管等)
  4、采購者——既被企業正式授權具體執行采購任務的人員。(熟悉采購程序,合同條款,洽談)
  5、控制者——阻止推銷員與DMU成員接觸或控制外界與采購部門的信息交換的人。(如采購代理,接待員,電話員,和秘書等。)
  ● 現今企業的許多采購功能往往可有效向供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貨商取得價格上的優勢,然而卻無從實踐
  下列更關鍵的利益。
  1.總成本及更短周期時間上的更大效益;
  2.更佳品質的效果;
  3.對供貨商專業能力的利用。
  因此,時下取得管理所欠缺的,似乎是一種可善用供貨商資源來改善企業整體績效的方法。
  ● 供應問題是許多企業共同面對的重要管理問題, 然而大多數的企業均未能對癥下藥,提出完 整正確的行動方案。
  ● 供應問題往往是企業中遭遺忘的成本中心。
  ● 外購物品/物料及服務的成本,諸如浪費及錯 誤使用、處理成本、存貨等仍相當的多。
  ● 采購組織的演進。
  ● 在新的采購需求環境產生的現象。
  ● 采購及供應管理不良使企業競爭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較產業領導者高的采購成本,往往高出5%~10%。
  ● 采購周期長。
  ● 任何改善工作的時間都很長。
  ● 影子人力(指非采購部門人員)執行多樣間接采購功能,采購技能差異性大,無法取得市場優勢。
  ● 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期,企業在采購及 供應管理上開始強調采購優勢的利用,但是利潤增加往往只是短期現象,長期而言,供貨商遭剝削后,必然在品質上會產生許多的問題。
  ● 1990年代中期以后,企業發覺過度強調采購優勢將嚴重破壞企業與供貨商間的信賴及響應關系,為企業增加許多供應過程中的隱藏成本。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 因此,企業重新思考,尋找出供應與采購上的 新管理方向,著重供應策略形成及執行。
  ● 供應流的概念
  供應流(Supply Stream)指的是由使用需求確認到最后使用獲得價值的相關步驟所組成的流程。
  供應流包含完整的供應管理所應面對的完整步驟。但是傳統上,采購部門往往僅擔負陰影部分步驟的職責,即購買、配送及付款。現代的供應管理則須管理供應流中所有的步驟,追求采購品項及服務的最大使用價值,以及最小的供應總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 虛擬企業(Virtual Corporation)將是21世紀的市場主流,這些公司只保有與其核心能耐有關的資產及技能,所有支持技術(Supporting Technology)則仰賴市場專業公司供應。而其供應經理與傳統之采購主管擔負截然不同的職責。
  圖5-3 物品與服務供應之流程
  1、管理所有購買的物品及服務,進而降低成本。
  2、強調與供貨商整合,共同追求改良質量、穩定性及使用效果。
  3、善用供貨商資源,創造時效性高的新產品與服務。
  必須包括下列所有項目:
  1.現金成本,包含購買成本、存貨成本、折扣及利息等。
  2.使用成本,包含不當使用、浪費等。
  3.程序成本,包含排程、存貨、下單、收貨、付款、評量等。
  4.供應周期時間。
  1.必須是跨企業的程序
  2.必須由公司全面性地采用
  3.必須有效結合公司內外資源,推動持續改善及創新作為
  4.必須提供世界級供應管理技術的培訓及教育
  供應管理核心程序
  ● 供應管理必須持有一個嶄新的觀念,那就是:去“管理”企業買到的物品或服務,而不是去“買”企業要的物品或服務。
  這種觀念上的改變提供了企業一個新的、取得競爭優勢的來源。
  發展個別策略來管理原物料與服務之“取得”
  (Acquisition)及“使用”(Use),其整個目的就是為了確保企業投資價值的極大化。
  ● 供應流分類將基于下面兩個因素來建立:
  1.原物料或服務在企業價值鏈當中的角色。其是否是創造顧客價值的核心?或僅是用來支持企業的基礎運作?
  2.企業需不需要客制化的產品或服務,或可以用市場上現有的來供給?
  供應流的分類與發展
  1.每一象限代表一類供應流及其重心組合
  2.每一象限對供應市場的尋找及管理策略的發展均提供很好的啟示
  外購原物料與服務之分類及對供應策略之啟示
  供貨商特征與管理特性
  1.客制化或標準化產品或服務
  2.特定供應者或低成本供應者
  3.供應流管理需求
  4.中央或地區性執行策略
  5.風險
  6.技術生命周期
  7.核心程序
  8.供應管理技能
  9.供應鏈的領導力
  10.策略機會
  11.主要效益
  供應流策略的分類與發展指導方針可以幫助供應經理在采購任何原料或服務時,發展出適當的供貨商策略。
  1.非核心/客制化物料與服務的策略
  2.核心/客制化物料與服務的策略
  3.非核心/標準化物料與服務的策略
  4.核心/標準化物料與服務的策略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