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學苑

2013物流師輔導資料大全第二章:倉庫管理

2012-12-3 10: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倉庫通常用來儲存存貨或做轉運設施。 
  ● 倉庫類別:
  1. 儲存倉庫
  2. 物流中心
  3. 貨件并合場站
  4. 貨件拆解設施
  5. 越庫設施
  ● 策略性儲存的觀念
  ● 原則上,物流系統中任何設立的倉庫均應符合經濟(economic)與服務(service)效益,即成本/效益評估結果是正面的。
  越庫作業的經濟效益有: a.供貨商到倉庫及倉庫到顧客以整車運送,產生運輸經濟。 b.貨不入儲存區,故可降低搬運成本。 C.碼頭及車輛容量利用率有效運用。
  B. 越庫作業二:在途并裝
  (4)加工處理與推遲
  藉加工處理及簡易制造活動,倉庫可推遲生產活動的發生,直到需求或訂單產生。
  加工處理及推遲策略的經濟效益有二:
  a.風險較低:因為接到訂單再做最后加工。
  b.存貨水準下降:因做成一般產品,屬同一種存貨。
  2.服務效益
  物流系統中的倉儲服務效益不一定會降低成本,但卻能提供時間及地域效用的改善。服務效益的投資報酬率較難量化,因為涉及成本及服務間的互易關系(通常服務要好,成本相對會較高)。
  倉庫設計必要考慮因素如設計準則、搬運
  技術、儲存規劃。依序分析如下:
  ● 設計準則:
  “倉庫之主功能平面布置圖”例示了典型的倉庫平面設計。
  ● 搬運技術:
  1.移動連續性
  2.移動規模經濟
  ● 儲存規劃:
  1.產品銷售量
  2.產品重量與儲存特性
  ● 針對企業成長的預測,在考慮下列5大因素后,經過一定策略規劃步驟,得出的未來倉庫系統的總體計劃 。
  ● 五大考慮因素為:
  1.進出倉庫設施的商品數量成長或消減預測值。
  2.空間、勞工及設備的缺失或不足。
  3.商品類別的改變。
  4.存貨增加或減少。
  5.倉庫策略主計劃包含在未來特定時程內,不同階段的倉庫系統之調整行動方案,并以滿足各階段企業所預期的倉儲需求。
  ● 倉庫中發生的多數問題,多半肇因于缺乏控制。
  ● 一個控制系統的主要目的是:
  1.確認以及協調所需完成的工作。
  2.指揮工作的完成,以達最大的績效。
  3.反映須完成工作的進度。
  ● 智能型倉庫控制系統在設計時,須遵循下列步驟:
  1.了解并記錄控制上的需求。
  2.將控制需求轉換成為功能招標規格書。
  3.選擇合適的供應技術公司。
  ● 與功能相關
  ● 與空間相關(space-related)
  ● 與設備相關(equipment-related)
  ● 與建筑相關(building-related)
  ● 與作業程序相關(procedure-related)
  ● 與作業人力相關(personnel-related)
  ● 與信息相關(information-related)
  ● 與控制系統相關(control-related)
  ● 倉儲空間的開發與取得,須考慮不同的替代方案,及其對企業策略的影響。
  ● 一個企業的倉庫資源包含下列三種代案:
  1.自用倉庫(Private Warehouses)
  2.公用倉庫(Public Warehouse)
  3.契約倉庫 (Contract Warehouse)
  ● 就某一區域的倉庫策略而言,最具成本效益的做法,應是將正常倉儲需求以自用或契約倉庫應付,而將非正常(尖峰期的多余)需求利用公用倉庫解決。下圖例示企業倉儲需求動態及混合式倉庫策略的應用。
  ● 倉庫管理的目的乃在有效處理大量的進貨,同 時針對顧客訂單理出貨品,將之整理裝車,并送交顧客。倉庫中的二項基本作業功能即為物品的移運(Movement)及物品的儲存(Storage),物品移運必須考慮搬運需求,而物品儲存則須考慮儲存需求。
  1.搬運需求(Handling Requirements)
  2.儲存需求(Storage requirements)
  ● 物流系統中必須要做物品搬運,但卻應將之降 到最低的程度。物流系統的生產力往往可藉搬運設備的投資而大幅地提升。
  ● 以下介紹物品搬運的考量、方法與設備。
  1.物品搬運系統
  2.倉庫搬運系統
  3.特殊搬運的考量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