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第三方監管機制解決鋼貿資金困局
2012-12-23 11: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王建中建議,在這場資金缺口引發的危機中,鋼鐵貿易企業既要加快完善內部預警機制,加強企業第三方金融監管力度外,還要建立并延伸供應鏈、實現市場網絡化、服務終端化。
據悉,本屆聯席會邀請來全國各地30余位鋼貿(商)協會領導代表參加。針對“如何破解時下鋼貿企業發展困境”等話題,大家紛紛建言獻策。對此,作為鋼鐵物流行業惟一一家全國性行業組織的代表,王建中通過專委會一年來先后開展的數十次調研經驗,深入剖析了鋼貿商如何走出當前困境的出路。
完善第三方監管
在本輪危機中,“鋼鐵貿易行業企業都存在類似的通病——過度盲目擴張”。以致遇到銀行信貸收緊時,不能及時還貸,表面上看是企業個體的誠信問題,實際上還需要有內部反思。王建中認為,企業在彌補自身資金缺口時,既需要恪守企業誠信,又需要完善市場配套機制,讓自律置于第三方有效監管下,確保資金安全運作。這也是當前重塑鋼貿行業新秩序的本質基礎。
值得提到的是:“如今鋼貿行業實施的擔保方式,在確保銀行業金融機構資金安全回籠中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背鱿瘯h的多家行業協(商)會領導證實了這一點。
雖然有些擔保公司在運作中出了一點狀況,我們不能由此抹殺所有擔保公司在保障資金運作安全方面的積極作用。比照好與不好兩類擔保公司運行情況,我們從中不難發現,出現狀況的擔保公司,在資金運作過程中,往往暴露了監管不力的瑕疵,使得一些騙貸惡性事件有機可乘。
會后,王建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強調,這需要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放貸之前,同時做好企業資質的調研工作,加強專款專用的監管力度,確保資金放貸出去后也能得到有效的監控。
在可能的條件下,監管職能不要交由利益主體各方承擔,應交給第三方實施監管,并把監管重點落實在消除重復質押和專款專用上。
不容置疑,“增加第三方監管定然會增加鋼貿企業融資成本”。但只要鋼貿商能夠建立起完善的預警及監管機制的話,對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和中介擔保這些環節也是一件好事。
在王建中看來,銀行機構會主動讓些利或減少某些不合理的管理費用,在不增加、少增加貸款成本基礎上相應的建立第三方監管機制,幫扶鋼貿商降低壓力。
許多大型鋼鐵流通企業建立了這一機制。其中,淮南礦業集團在上海建立的淮礦現代物流第三方監管倉庫,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在庫鋼材的有效質押和鋼鐵的全程物流安全。
構建供應鏈體系
事實上,面對鋼鐵行業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供大于求的事實,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除了建立第三方監管機制以外,行業企業要想適應新的環境,還應該在相互信任基礎上,通過優化互補,打造戰略合作供應鏈體系,加快市場網絡化、服務終端化。
王建中歷經多次調研發現:“鋼材行業內資源重新優化配置是必然的,且資源能量的發揮是有條件的,是掌握在那些加快構建現代鋼鐵服務平臺,并極具前瞻性的人手里!
據了解,“鋼材直銷到終端、服務到終端”是當前最為時髦的話題。不光鋼貿商在做,鋼廠也在做,針對終端市場,鋼貿商彼此在拼的同時,還與上游鋼廠在搏?刹还茉鯓印捌础迸c“搏”,鋼廠不可能把鋼材全部直銷到終端,大的鋼貿商也不會把小的鋼貿商全部洗牌出局。
眾所周知,加強供應鏈管理以及延伸產業鏈服務兩端是鋼鐵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隨著我國鋼鐵產業布局的完成,鋼鐵集群的建立也將告一段落。鋼鐵行業產業升級正迫使鋼貿企業向著更高層次的經營模式轉變與發展,向供應鏈管理要效益,向產業鏈升值要效益。
會上王建中強調,市場網絡化、連鎖化經營模式同樣是鋼鐵貿易行業企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它不但能降低運營成本,還能利用原有的市場資源,為建立現代鋼鐵貿易大平臺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然,除此之外,鋼鐵貿易企業延伸鋼材深加工業務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部分與會代表補充強調,在過去的資源時代,鋼材商品銷售是不會過多的考慮服務增值。但這個時代已經成為歷史,現在對于鋼鐵貿易企業來說,通過鋼材商品的深度精細化加工、物流綜合配套服務等利潤將遠遠大于簡單的價差博取來的鋼材商品銷售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