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鐵路運力 “卡脖子”煤炭市場化 “打折”

2012-12-10 9:5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鈔玉科
    日前,關于取消重點電煤合同的話題,被炒得沸沸揚揚。據相關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針對2013年煤炭產運需銜接已醞釀了指導意見,取消電煤重點合同,推進電煤價格并軌,同時取消煤炭鐵路運力分配,由煤炭貨運的需求方自行與鐵路部門談判運力。
    市場化發展,取消重點電煤合同是大勢所趨,電煤將徹底走向市場化,這也是煤炭企業多年的期盼。在計劃煤與市場煤價格每噸相差200~300元的情況下,煤炭企業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電煤供應作出了重大貢獻。
    然而,在重點電煤合同取消而鐵路動力仍然緊張的地區,煤炭市場化進程仍然受到鐵路運力的制約,這是不少煤炭企業所擔心的。
    “三西”(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產地,但運力有限也是制約當地煤炭銷售的重要因素。在內蒙古,曾因鐵路部門車皮緊張,重點電煤合同的兌現率只能達到35%~40%。煤炭企業在爭取鐵路運力方面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導致市場秩序混亂,衍生了尋租空間,更甚者有運力計劃的企業也要花些費用打點才能發煤。
    盡管煤炭企業用盡各種招數,發煤的需求仍然不能滿足。從包頭發到港口的一列煤車,其物流費用占煤炭到港價的32%以上。在物流費用連年提高的情況下,煤炭價格被抬高,煤炭企業的利潤被運輸環節蠶食著。
    從目前了解到的信息看,煤炭企業與鐵路部門自行談判運力“看上去很美”,但運力放開后,有貨運需求的企業直接與鐵路部門談判,弱對強、分散對集中、競爭對壟斷的格局是顯而易見的!拌F老大”的地位難以撼動,鐵路運力不能市場化,煤炭市場化的效果就得“打折扣”。
    內蒙古在建和擬建的部分煤運鐵路項目將在2014年和2015年建成通車。此后,全國鐵路煤運能力可由現在的每年20億噸提高到30億噸以上,鐵路煤運緊張的局面有望得到緩解。或許那時,煤炭企業才擁有真正的市場話語權。(作者系中國煤炭市場觀察員)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