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十二五”規劃將出臺 中國快遞業也將超日追美
2011-7-4 16: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國家郵政局公布,在全面吸納了發改委、商務部等13部委意見的前提下,我國《郵政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簡稱《規劃》)原則上通過審議,近期將會向社會公布,目前則處于微調階段。國家郵政局局長 -
馬軍勝對此表示,《規劃》的有效實施將對中國郵政業的科學發展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據了解,《規劃》主要包含了交通運輸和郵政業統籌發展戰略意圖,體現出世界郵政業發展趨勢。考慮到郵政業的發展涉及多部門的管轄范圍,國家郵政局與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和國土資源部等13個部委,以及有關企業單位經過近兩年的協商,采納了多方建議以完善《規劃》的編制。馬軍勝同時指出,對于《規劃》要重點宣傳并貫徹,要做好與各部委、各地區政策的有效銜接,爭取實施規劃的有效政策,爭取項目落地,努力改善行業的發展環境。
體制轉型初見成效
按照我國郵政業“十一五”規劃,“十一五”期間我國郵政業要基本完成體制轉型;提高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的水平;改善發展環境,以及增強我國企業的競爭力并降低投訴率。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服務能力、服務水平的明顯提高,逐步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事實上,去年我國郵政快遞行業完成業務總量1975億元,完成業務收入1280億元,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快遞日業務量突破1000萬件,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快遞大國。
資料顯示,2010年全年全郵政業總體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全年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1.6%,比上年末提高5.2個百分點。全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完成1276.8億元,同比增長16.6%,比上年末提高2.6個百分點。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基本完成了現代企業制度改造,普遍服務與特殊服務一家承擔、競爭性服務多家經營的行業格局得到加強,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現代郵政業也初步建立。
馬軍勝指出,五年來,郵政行業重點推進郵政體制改革,圓滿完成一系列重大活動如郵政通信服務和安全保障任務,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貢獻。與“十五”末相比各方面都實現了翻番,郵政普遍服務和快遞業務公眾滿意度穩步提升,行業對國民經濟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加強。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梁煥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郵政業“十一五”規劃總體取得不少成績,但目前郵政業政企分離的轉型還不是很徹底。
運作模式亟需完善
盡管如此,按照萬國郵聯2003年-2007年對150個成員國郵政普遍服務水平調查,中國郵政綜合評分為39.3分,低于全球郵政普遍服務水平55.8分,名列100位以后。有專業人士指出,受各種因素影響,我國郵政普遍服務發展滯后,郵政服務能力與水平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居民用郵的需求。這表現在郵政基礎網絡適應性差,普遍服務水平總體不高,城鄉郵政普遍服務非均等化問題突出。
梁煥磊還向《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到,目前我國郵政業企業運作的模式仍不完善,國家對快遞業務、民企介入較多。此外,在效率、費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成本負擔仍較重;另一方面隨著網絡郵件的發展,投遞信函的業務面臨很大沖擊。梁煥磊同時表示,由于郵政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不止我國,很多國家都控制得較為嚴格,這導致在某些業務上存在著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
近期DHL退出中國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我國《郵政法》的影響。無獨有偶,6月29日國家郵政局公布了新修訂的《郵政業消費者申訴處理辦法》。按照新《辦法》,郵政管理部門申訴中心應自接到消費者申訴之日起30日內答復申訴人。專業人士指出,這些都表明我國郵政業的確存在各種問題,并在不斷自我完善。
行業前景廣受期待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王渝次預測,按照目前行業的發展速度,到“十二五”期末,我國將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快遞大國。在年初的內部工作會上,馬軍勝就曾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將會實現翻一番的目標,屆時業務收入將突破2500億元,單日快遞業務量突破2000萬件,新增就業崗位30萬個以上,整個行業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到0.5%。
馬軍勝表示,在新的五年規劃里,郵政行業要推進發展方式轉變,保持行業平穩較快發展,強化郵政普遍服務保障監督、郵政市場監管、服務型政府建設,從而提升郵政普遍服務和水平。此外,還要完善政策法規保障,優化行業發展環境。
馬軍勝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水平適度、持續發展”的郵政普遍服務體系和“便捷高效、競爭有序、技術先進、服務優質”的快遞服務體系。相關人員表示《規劃》的落實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