覬覦十年千億規模:“車聯網”聯盟四起
2011-6-15 11: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沒有信號燈、沒有堵車,也沒有交通事故,汽車在公路上高速行駛,這樣完美的駕車生活是車聯網世界的美好預期。
“從2010年1月起,未來10年將是國內車聯網市場的高速發展期,由此形成的市場規模大約在兩千億元,相關產品帶來的利潤總額約為兩百億元。”6月11日,北汽福田汽車[8.25 -0.60% -
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趙玉峰在“2011中國汽車產業信息化高峰論壇”上表示,車聯網帶給車企的是一個蘊含著巨大財富的金礦。
根據國外的發展經驗,車聯網將分為汽車導航、物聯網設備、汽車電子、交通信息化、車聯網應用幾大子板塊,這一系統性解決方案,將使全產業鏈面臨投資機會,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繁榮。
有數據顯示,如果按每公里高速公路6000萬~8000萬元的投資及信息化占比2%來進行估算,每公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投資在120萬~160萬元左右。而根據國家和各省的規劃,我國未來尚有9萬公里高速公路需要建設,對應的新建高速公路信息化市場規模約為1260億元。
工信部欲啟動“汽車智商”項目
“把顧客引入信息化過程中,市場動力就永不枯竭。”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調研員余鯤在論壇中透露,工信部正在籌備啟動“汽車智商”項目,以推動車聯網項目的發展。
余鯤告訴記者,“汽車智商”即汽車電子應用的水平,汽車智商越高表示產品越受歡迎,它將幫助汽車企業獲得汽車信息技術的收益率。目前,工信部正準備建立“汽車智商”評測指標體系,將其與產品價格掛鉤,通過“汽車智商”的評定來推動汽車電子設備在車輛中的應用,進而推動車聯網世界的構建。
工信部對車聯網項目的重視,源于它對國家發展戰略的意義。2009年1月,剛剛就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在與美國工商業領袖進行的一場圓桌會議上,對IBM總裁彭明盛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頗為贊賞,并將其迅速上升為美國國家戰略。
所謂“智慧地球”在技術層面上就是指物聯網與互聯網的融合,定義大致為將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建筑、橋梁、隧道、公路等各種物體中,形成物物相聯,然后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整合,實現社會與物理世界的融合,從而使人類能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形成“互聯網+物聯網=智慧地球”的世界。
在奧巴馬看來,未來“經濟刺激資金將會投入到寬帶網絡等新興技術中去,毫無疑問,這就是美國在21世紀保持和奪回競爭優勢的方式”。而車聯網被業內認為是“智慧地球”戰略中最具實踐性意義的領域。
“智慧地球”概念提出后,歐洲、日本相繼加入這場“智慧革命”,中國政府也從去年開始通過政策和財政手段推動車聯網事業的發展。
今年4月,財政部發布《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專項資金由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用于支持物聯網研發、應用和服務各方面。去年年底,有工信部官員表示,車聯網項目將被列為我國重大專項第三專項中的重要項目,相關內容已上報國務院,中央財政一期將撥付百億元級別資金,對車聯網發展給予重點扶持,預期2020年實現可控車輛規模達2億。
車聯網聯盟之爭
再過兩個月,所有“兩客一危”車輛(從事旅游的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和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用車輛)在出廠前,都必須安裝使用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否則將無法上路。這項政策被業內認為是客車企業試水車聯網技術的良機。
蘇州金龍是客車行業中第一個在車聯網領域試水的企業。2008年,為了擺脫在客車同質化競爭中“跟隨者”的角色,蘇州金龍開始尋找轉變客車企業被動式服務的方法。經過一年多的秘密研發,一款名為“智慧營運系統”(G-BOS)的產品初具雛形。
該產品能全程記錄車輛運行的各種關鍵數據,這些數據為客車運營商、政府有關部門對車輛進行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可能,自2010年7月上市以來,使用者的數量持續增長。
此后,宇通、福田等業內知名商用車企也在極短的時間內發布了“安節通”、“車信通”等智能運營系統產品,試圖在這一新型的市場領域爭得一杯羹。
“從2010年開始,車聯網市場正在以每年20%-60%的速度增長,而這一增長態勢將至少持續5-10年時間。”趙玉峰認為,在這個方興未艾的市場上,誰搶先進入,誰就有可能主導未來。
目前雖在車聯網技術上,乘用車領先,但現在商用車市場對車聯網的需求更為迫切。趙玉峰對記者說,“車聯網對乘用車的意義在于服務,對商用車的意義則更多在于監控”。
由于車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物聯網和智能化汽車兩大領域的重要交集,涵蓋汽
車零部件生產廠家、芯片廠商、軟件提供商、方案提供商、網絡供應商等多個領域,所以為了在短時間內搶先布局,國內汽車廠商第一時間想到的方式依然是“聯盟”。
今年4月7日,由上海汽車[17.80 0.51% 股吧]牽頭的上海車聯網產業聯盟率先成立,5天后,福田汽車宣布成立“北京汽車物聯網產業聯盟”。
6月11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付于武透露,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正在考慮組建“中國汽車車聯網技術創新聯盟 ”,以迎接車聯網時代的到來。
趙玉峰認為,車聯網涉及多個領域,汽車企業要想在短時間內推出產品,以“車載終端+產品+后續服務平臺”的商業模式搶占市場,帶有“集成創新”特點的“聯盟”是一種有效方式。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現在車輛與互聯網聯結已初現成效,但要擴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在國內實現廣泛應用,目前還難以給出準確的時間表,特別在技術、標準以及社會資源的整合上還面臨諸多難題,這些是車聯網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