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聯網缺了靈魂
2011-6-15 11: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聯網概念這兩年來大熱,它也被譽為比互聯網規模更大,有著萬億元市場的產業。然而,這一產業目前在國內的發展處境堪憂,產業鏈配套不成熟,使得眾多企業覬覦的這座“金庫”,看上去像是空中樓閣。時下,即便是對物聯網技術較為重視、 -
起步較早的上海、江蘇等地,物聯網企業并未嘗到甜頭,反而,在尋找“金礦”的過程中,市場突破顯得異常艱難。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物聯網可以把任何物體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從而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這也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之后,信息產業的又一次革命。
由于在前幾項核心技術上,中國都處于跟隨狀態,因此對物聯網這項未來技術的重視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9年,物聯網正式被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但不容回避,中國物聯網進展緩慢,發展速度低于市場預期。
為何這樣一項新興技術,在國內的推廣卻不盡如人意呢?筆者以為,這主要與政府以及物聯網企業對這一產業理解不透有關。換而言之,它們只看到了產業前景,卻漠視了存在的困難。配套不成熟,產業鏈不健全,新技術早期推廣遭遇的市場阻力大,外界對物聯網技術需求并不迫切,而高成本供給與小規模需求,也使得這一技術面臨對接難的現實問題。
目前物聯網價值被資本過分估高,具體的應用沒有做好,因此整個產業變得虛無縹緲。另外,一些物聯網企業本身也有問題,以手機物聯網企業為例,它們身上殘留著太多傳統物聯網的影子,商業模式大多照搬,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必須指出的是,手機互聯網如果不突出手機特性,必然是死路一條。但若能利用手機的攝像頭、定位、重力感應、移動性等獨有的功能,與傳統實業結合起來,手機物聯網的商業模式就會得以體現。不管是傳統物聯網還是手機物聯網,應用創新都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沒有創新的應用,就會失去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