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船機市場前景廣闊
2011-5-3 23: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交通運輸部官員透露,在“十二五”期間,投向全國內河水運建設的資金將達到2000億元。業內權威人士分析表示,在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船舶制造、內河運輸及相關配套業將迎來重大機遇。 交通運輸部3月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15年,力爭全國內河高等級航道達標里程比“十一五”末增加30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增加13億噸,船舶平均噸位從“十一五”末的450噸提高到800噸左右,同時單位運輸成本較2010年降低10%。
我國加快內河水運的建設,有效開拓了內河船機市場空間。1月30日,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刊登《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2號),提出了內河水運2020年發展目標:內河水運貨運量達到30億噸以上,建成1.9萬公里國家高等級航道,長江等內河運輸船舶實現標準化、大型化,長江干線運輸船舶平均噸位超過2000噸。而2010年全國內河貨運量約為17億噸,要實現2020年30億噸的目標,將促使內河船舶制造進入黃金發展時期,這將為我口船舶柴油機行業帶來重大的發展機遇。
近年內河航運船用發動機市場火爆,僅以濰柴重機為例,近年來,濰柴重機200、250產品供不應求,預期該產品將成為該公司2011年業績增長的主要來源。該公司對市場需求反應快速,預期2011年能夠將重慶公司200系列柴油機產能提高到4000臺/年。其近年200系列產品銷售快速增長:2009年銷售700—800臺,2010年銷量翻番到1600臺左右,且2010年因產能限制主動放棄了500—600臺訂單。而隨著該公司200系列產品產能釋放,在2011年內河運輸市場依然火爆的狀況下,公司有望銷量繼續翻番,接近3000臺,有效推動2011年業績快速上升。
該公司大功率新機型已接獲訂單,為開辟大功率船用柴油機市場奠定了基礎。由于開發大功率新機型在技術研究、配件供應、市場開發等方面都需要沉淀,預期該公司大功率機型短期內無法為公司創造收益。2011年預期能夠接10臺左右大功率機型訂單,但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在于積累經驗。預期大功率機型在2012年后達到盈虧平衡,2013年成為重要利潤增長點。
目前我國大功率船用柴油機市場,約75%是進口產品,濰柴重機大功率產品的推出,為日后實現進口替代提供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