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基于RFID技術的物聯網在現代物流領域的應用

2011-5-25 20: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物聯網自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Auto-ID研究中心提出以來,發展迅猛,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隨著物聯網中的RFID、傳感技術等核心技術的不斷完善以及廣泛應用,物聯網一詞便迅速地躍入人們的視野,成為一個熱門詞匯,在今年的兩會期間更是和“低碳經濟”一起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物流業如何正確認識物聯網,如何借助物聯網推動自身發展,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國內,物聯網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在無錫考察時針對傳感網提出:“要早一點謀劃未來,早一點攻破核心技術。”由于將傳感網等同于物聯網,很快在全國掀起了“物聯網”熱潮。2009年9月,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電子信息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組織工作的通知》,RFID、物聯網等作為計算機產業及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  
術,被列為重點支持領域。2010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明確納入重點產業振興。  


物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的概念最早出現于比爾·蓋茨1995年《未來之路》一書,在《未來之路》中,比爾蓋茨已經提及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只是當時受限于無線網絡、硬件及傳感設備的發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視。1998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創造性地提出了當時被稱作EPC系統的“物聯網”的構想;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成立Auto-ID研究中心,進行RFID技術的研發,在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UCC)支持下,將RFID與互聯網結合,提出了產品電子代碼(EPC)解決方案。2005年,在突尼斯舉行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  
(W S I S )上,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一文,在報告中明確提出了“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  
目前,關于物聯網還沒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在2010年我國的政府工作報告所附的注釋中對物聯網有如下的說明:是指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它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從注釋可以看出,物聯網主要涉及RFID和傳感器兩項技術,因此,可以分為基于RFID技術的物聯網和基于傳感器的物聯網。  
基于RFID技術的物聯網主要是由RFID電子標簽、讀寫器、信息處理系統、編碼解析與尋址系統、信息服務系統和互聯網組成,通過對擁有全球唯一編碼的物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共享,實現對物品的追溯、防偽、定位、監控以及自動化管理等功能的物聯網。基于傳感器的物聯網主要由傳感器、通訊網絡和信息處理系統構成,在傳感網絡的基礎上,具有實時數據采集、監督控制和信息共享與存儲管理等功能的物聯網。文中主要研究的是基于RFID技術的物聯網在現代物流業的應用前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