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機遇 全面盤活南京內河水運
2011-4-20 15:5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東望大海,西達荊楚,南壤皖浙,北接江淮,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南京,滾滾長江橫貫東西,滁河、秦淮河、水陽江等江河密布,石臼湖、固城湖等星羅棋布,水資源十分豐富。
南京,現有內河航道53條,總里程645.04公里,居江蘇第一,其中長江南京段總里程達97.7公里;蕪申線南京段、滁河南京段、秦淮(新)河三條航道,與長江航道形成“三橫一縱”的“王”字形水運網骨架。干支相通、江河聯運的水運格局優勢十分突出。
坐擁無與倫比區位優勢,緊抓“十二五”內河水運發展黃金機遇,南京內河航運全面建設、高速發展的序幕就此拉開。
五大港區展宏圖 組合發展航運圈
4月初,記者來到南京市六合區,映入眼簾的是岸邊堆積成山的石材。據介紹,六合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盛產石料、紅土、白土等建材,每年貨物吞吐量有近千萬噸,占南京內河水運貨物吞吐量60%-70%,是南京水運大區。但與六合區數十億噸的礦產貨物資源相比,現有水運貨物吞吐量僅是杯水車薪。
由于內河航道等級低、通航條件差,內河港口碼頭小、零、散,吞吐能力小、效率低,南京水運發展與豐富的水資源相比,與陸上運輸總量相比,與交通聯運體系的需求相比,均存在著較大差距。
2010年11月19日,《南京市內河港口總體規劃》正式通過南京市政府審查,南京市內河港口整治發展終于有了指引。根據規劃,南京市內河港劃分為雨花臺、六合、江寧、溧水、高淳五大港區,包含27個公用作業區,以礦建材料、工業原材料及產品等大宗散貨運輸為主大力發展內河航運,適度開展內河集裝箱運輸,積極發展臨港工業及水上旅游業,逐步發展成為多功能的內河港口聚集區。
為體現港口對內河航運的集疏運作用,五大港區依托干線航道網絡,合理分工、協調發展,發揮內河港口對沿河工業園區的短距離直接服務功能,突出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要求。
其中,雨花臺港區主要為鐵心橋糧庫提供水上中轉服務;六合港區為沿馬汊河的六合科技園區、滁河的紅山精細化工園區、龍袍新城等提供原材料及產成品水上運輸服務。江寧港區服務于周邊江寧區城市、科技園區、空港新城,并保證沿河電廠電煤水上運輸;而溧水港區側重于礦建材、黃沙、水泥、食鹽、煤炭等大宗散貨和工業原材料及產成品水上運輸服務,為柘塘工業區、洪藍工業區、秦源電廠等發展建設提供支持;高淳港區依托蕪申運河三級航道整治后的通江達海水運優勢,為高淳縣及周邊地區提供內河集裝箱中轉運輸和鋼材加工配送服務。
重金投入基礎建設 航道面貌換新顏
南京市作為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公、鐵、水、空、管道五種交通方式齊全:高速公路網初步成形且日趨完善,鐵路繞行環線的格局正逐步形成,祿口機場客貨運規模高速增長,八條區域性的管道運輸通道延伸方向基本包括東南西北四大方向和沿江產業發展方向。
與公路、鐵路、民航等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飛速發展相比,南京市內河航道建設明顯滯后。截至2008年底,在南京現有的53條內河航道中,五級及以上航道為空白,六七級航道僅130多公里,余下均為等外級航道,內河航道成為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短板。
由于內河航道通航條件差,船舶運輸受限時不得不轉駁、減載或棄水走陸,大大增加了沿河企業生產成本,制約了沿河工業經濟帶的發展;億噸大港南京港,濱江臨河,集疏運通道卻幾乎全部依靠公路、鐵路,集疏運能力大受限制。
2008年11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出臺了加快全市水運發展的實施意見,與省航道建設基金配套,加快南京高等級航道網建設。
同月,連接長江和滁河的劃子河船閘工程開工建設,突破了南京市二十年無航道重點工程建設的歷史。
根據南京市內河港口總體規劃,南京市五大港區的主要集疏運通道也正在進行整治升級。如六合港區境內滁河、八百河、向陽河、馬汊河都將按五級航道標準整治,屆時港區內五級航道將由原來的53.67公里上升為180.21公里。
步入“十二五”,南京內河航道計劃投資44.6億元,預計到2015年將基本實現四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120公里,縣縣通達的高等級航道網初見規模,南京航道正向著“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展示新貌”的目標穩步邁進。
億噸大港重整裝 “五位一體”提升綜合實力
回憶過去,南京港榮光無限。早在2005年,就已跨入全國十大億噸港之列。2007年,晉級全國“百萬標箱港口”行列。
“十一五”期間,南京港整合優勢資源、注重功能調整,一手緊抓老港區的挖潛改造,一手加快新港區的開發建設,以外貿集裝箱物流發展為重點,港區共興,實現跨越式發展。
負重而行,如何才能繼往開來、再創輝煌,一直是南京港思索的重點。
今年《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的出臺,標志內河水運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與此同時,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進一步推進,預計2015年12.5米深水航道將上延至南京,屆時5萬噸級海輪可直達南京,南京港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海港。
機遇疊加,更加機不可失。“十二五”期,南京港將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加快港口建設,優化港口環境,努力推進港口、物流、產業、園區、城市“五位一體”互動發展。重點推進龍潭、西壩、七壩、銅井等四大公用港區專業化碼頭建設,建成龍潭和西壩兩大核心港區。同時,加快龍潭江海轉運主樞紐核心港區建設,規劃建設占地10.5平方公里的龍潭物流基地,其中包括占地3平方公里的龍潭港保稅物流中心;搭建龍潭新城“四橫九縱”主干路網和疏港公路,完善以港口為節點的公鐵水集疏運體系,實現港口物流的“無縫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