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水運巴士建設前景叵測
2011-4-18 13: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南京市發布的“重洽會”的92個項目中,很多媒體和市民關注到了“南京城市長江水運巴士”的建設。該項目擬投資1.5億元,對外招標采用BOT(建設-經營-轉移)模式,以期解決市民過江難問題。然而該項目屬“二進宮”,去年繡球沒一個企業愿意接,業內人士認為,市政設施還需政府來投資才行。
等待“BOT”的水上巴士
三年前就已規劃好
記者了解到,2008年,南京市輪渡公司就邀請交通專家對于過江水上客運進行了研究,作出了《南京跨江水運巴士規劃》,主要目的就是緩解長江大橋的交通壓力。總共規劃了4條水上巴士航線:航線一是上元門碼頭—明發濱江新城碼頭;航線二是中山碼頭—明發濱江新城碼頭;航線三是中山碼頭—浦口碼頭;航線四是有恒碼頭—浦口碼頭。
南京交通規劃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何寧介紹,針對江北的過江難問題,他們對橋北地區8個樓盤的集中調查顯示,威尼斯水城和蘇寧天潤城兩個超級大盤交付后的入住人口就要達到20萬人左右,8個樓盤預計的入住人口總量將超過35萬人。在地鐵尚未通車的情況下,靠公交車很難解決35萬人的過江問題。
為此,他們找到的突破口就是利用輪渡過江。
“隨意”開通的立馬受追捧
六合到燕子磯段
今年初,南京輪渡公司卻在六合至主城燕子磯之間,開通了“水上巴士”,該線路來往于六合通江集碼頭跟南京主城燕子磯碼頭之間,在原有的輪渡的基礎上,每天加開四班。水上巴士船只不同于輪渡,只運行人不載車輛,速度也快了許多。兩地間的交通從兩個小時縮短至20分鐘。票價為每人3元。
南京輪渡公司的負責人介紹,這一水上巴士線是根據兩岸居民出行需要增開的,因為是在現有航線基礎上增加航班,不需要多復雜的審批手續,隨意開通起來很方便,開通后很受歡迎。
該負責人表示,自從三年前水上巴士方案出臺后,沿線居民非常關注,如明發濱江的居民經常來詢問,熱情期盼開通水上巴士。
公益項目玩“BOT”
誰愿投資?
據了解,早在去年水上巴士項目就在“重洽會”上拋過繡球,但是這之后輪渡公司沒有接到任何一個企業的合作意向和合作計劃。今年“水運巴士”項目被相關部門再次列入招商項目,仍是BOT模式,就是說要有企業愿意來投資、運營。
輪渡公司該負責人毫不諱言,他說,水運項目是公益市政項目,投資大,但是收益小,一個人也就收個兩三塊錢,怎么會有企業愿意來投資呢?“這種項目必須要由政府出資才行!”記者 劉海琴
對航道危害大,海事部門也不看好
海事部門有話說
之前有消息表示,之所以水上巴士一直開不起來,源于海事部門不批碼頭。昨天記者記者采訪了南京海事局,該局負責人表示,目前并無相關部門來報備水上巴士的線路,也沒有哪個單位報批建碼頭。
“現在南京兩岸陸路交通已經很發達了,基本能滿足南北交通需求,我估計很少有人會愿意來投資水上巴士。”南京海事局新聞發言人姚文革副局長坦言,由于南京長江兩岸陸路交通已經很發達,大橋、二橋、三橋、長江隧道,包括在建的四橋,同時還有兩條地鐵過江線,可以說水運并沒有多大優勢,“從全國來看,水運都在萎縮,投資商想要BOT的話,運營壓力很大。”
除了市場,海事部門最擔心的是安全。長江被稱之為“黃金水道”,尤其長江江蘇段是世界上通航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平均每分鐘船舶流量3.5艘次,進江外輪日均超過百艘次。險象環生的通航形勢往往讓外籍船長“望而卻步”。黃金水道也被稱為水上高速公路,也分“船道”,在南京段沿東西向行駛。一旦開通了水上巴士,則是要溝通南北交通,這就與黃金山水道“平交”,對此姚文革將之比喻為“萬箭齊發”認為“非常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