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西江經濟帶迅疾起步
2011-3-31 15: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發源于云貴高原的西江,是中國西南出海的重要水路通道。在這條徑流量4倍于黃河的黃金水道周圍,西江經濟帶概念在中國西南地區迅速崛起。
此前,西江經濟帶總體規劃方案已經上報國家相關部門審批,目前尚未正式出臺。規劃的基本思路是,從“十二五”規劃開始,把西江經濟帶打造成為南方重要的開發軸帶,成為大西江經濟帶的核心區段、大珠三角功能輻射的承接地、大西南開發的先導地區、中國向南開放合作的前沿基地。
“現在我們是邊建邊等。”廣西發改委區域經濟合作處處長成偉光對本報說。
記者獲得的廣西發改委的資料顯示,按照估算,2012年之前,開工相關項目總投資將達742億元。其中,2011年,計劃完成西江黃金水道建設投資50億元,新增8個千噸級泊位。2012年,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初步形成。
“貫通西江,是首先要做的基礎工作。”廣西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蔣升涌解釋,在此基礎上進行產業布局,則是西江經濟帶的關鍵。實際上,目前各地已經在緊鑼密鼓地規劃沿江產業。
運能瓶頸破局
3月24日,廣西西江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該集團是在西江航運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基礎上組建的,注冊資本為22億人民幣。“目前為政府出資的投融資平臺,屬于區直屬國有獨資公司。但以后將以政府投資為主,并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廣西區發改委人士告訴記者。
按照要求,該集團主要負責港口、船隊、物流園區、產業園的投資開發。
“西江投資集團成立后,意味著西江黃金水道的開發建設有了主體。”蔣升涌對本報解釋。這背后,廣西自治區直指“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目標。
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西江黃金水道將形成以西江水運干線和右江、紅水河、柳黔江水運通道為主骨架的內河航道網;以貴港、梧州、南寧主要港口為核心,百色、來賓、柳州、崇左等地區性港口為重要補充的內河港口體系。到“十二五”末內河港口貨物吞吐能力超過1.5億噸以上。
西江投資集團將是重要的建設者。比如,該集團將與沿江七市合作投資開發各市的主要港口和物流園區,投資額達100億元。
除了西江投資集團外,上述發改委人士透露,接下來還將組建西江航運集團,專門負責航運和港口的管理。
不過,“眼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還是打通航道。”蔣升涌說,目前礙航閘壩就是一個重大問題。
大化水電站就是一例,由于沒有同步考慮通航功能,導致整個電站將紅水河攔腰截斷。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長洲水利樞紐——因對未來航運能力估計不足,2007年建成后,就年年出現大批船只滯航的問題。
類似的礙航閘壩,在整個西江流域有近40座。
“目前最基礎的工作,是要把西江上下游給打通。”蔣升涌說,特別是對礙航閘壩進行擴建、改造。記者了解到,西江投資集團在建的3、4線船閘工程,則是為了解決長洲水利樞紐的問題。此外,自去年開始,廣西已經投資6億多,以疏通紅水河航道。
產業布局沿江聚集
產業布局是打造西江經濟帶的關鍵所在。
“雖然總體規劃還沒正式出臺,但我們已經加大了對黃金水道的投資,完善沿途的一些設施,沿途的產業布局和資源開發等。”成偉光對本報說。
因之西江經濟帶概念,沿江各地市在產業布局上正悄然變化。“承接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布局臨港產業,是區域內各地的一大重要選擇。”蔣升涌說。
記者從廣西發改委獲得的資料顯示,區域內的柳州、來賓、桂林、梧州、玉林、貴港、賀州等中心城市,以產業園區為載體,產業布局重心放在了裝備制造業、原材料產業、食品制糖業、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等產業上。靠近廣東的梧州,甚至提出把全市人口的50%、產業的70%、生產總值的70%集中到西江黃金水道沿線的規劃。
這一產業布局的形成,與提出西江經濟帶的初衷相符。
“從大的區域來看,它是兩廣合作的產物。”蔣升涌分析,此前,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張德江提出泛珠合作,就尤其重視兩廣的合作,而西江是一條重要連接渠道。以廣西為主,包括了廣東、云南和貴州部分地區的西江經濟帶,也是泛珠框架下區域合作的一個突破口。郭聲琨擔任廣西區委書記后,就把視線投向了西江,提出了打造西江黃金水道的戰略。
在最近兩年,兩廣在西江黃金水道的合作開發上,迅速升溫。
去年11月份獲得國務院批準建設的桂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是西江經濟帶的核心部分。“按國家的意思,桂東產業轉移示范區對接的,主要就是珠三角乃至粵港澳的產業轉移。”蔣升涌說。
目前已經有260多家來自珠三角的企業,轉移到廣西桂東產業轉移園,在梧州的投資額度就達到100多億。其中主要部分,是佛山等珠三角城市的裝飾材料產業。而梧州、貴港等市陶瓷產業迅猛崛起。
“實際上,借助西江黃金水道,珠三角地區也得到了西江上游資源性產品的供應。”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