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內河航道:有力帶動臨港產業發展
2011-3-24 12: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浙江是我國傳統的水運大省,歷屆政府對內河水運都較為重視,在交通運輸部和浙江省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浙江的內河水運得到了較快發展,多項指標均名列全國前茅。截至2010年底,浙江內河航道通航里程為9704公里,居全國第5位,其中四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里程超過1300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的13.7%。全省內河港口共有生產性泊位4213個,年綜合通過能力3.53億噸,2010年全省內河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38億噸,位居全國第2位。 “十一五”期間,浙江內河水運建成該省首條三級航道湖嘉申線湖州段航道和嘉于硤線、東宗線嘉興段二期工程,以及嘉興內河多用途碼頭等一批內河港口項目,全省內河“北網南線、雙十千八”的骨干航道布局框架基本形成。浙北杭嘉湖水網地區通過內河航道改造,在提高通航能力的同時,擴大了過水斷面,增強了防洪行洪排澇能力,增加了水體自凈能力和水環境容量,有效改善了沿岸的生態環境和城鎮市容,并帶動了水上旅游觀光業的發展。京杭運河航道改造配套實施的護岸完善和綠化工程,為沿線增加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十一五”期間,浙江港航部門堅持養建并重、突出重點、保障暢通、協調發展的原則,加強了航道養護的制度化建設和質量管理,鞏固了航道建設成果,確保了航道的安全暢通。5年來,他們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加強法規、規章制度和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出臺了《浙江省航道管理條例》,修訂了《浙江省港航養護工程管理辦法》和《內河骨干航道經常性養護管理規定》,制定了《浙江省港航養護工程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和《內河航道經常性養護經費定額化管理暫行規定》。同時,深化養護工程計劃管理,首次編制了港航養護“十一五”項目庫。
“十一五”期,浙江港航部門不斷加大航道養護資金的投入,全省共計投入養護經費5.1億元。每年安排40余項養護單項工程,工程優良率高于70%。實現了“暢、潔、綠、美”,得到了全社會的肯定。浙江因地制宜,養建結合,按照四級、五級標準對重要支線航道進行了改造,提升航道42公里。同時,他們改善設施,拓展服務,新建改建了10余座管理碼頭,開辟了水上錨泊服務區,改善了航道管理執法條件,拓展了航道的服務功能;設置了5000余座航道標志標牌,提高了船舶航行和跨航橋梁的安全性能;探索建立了沿海人工深水航道的周期性維護機制,為促進港口的大型化發展創造條件。內河航道的發展,大大改善了沿線地區的區位條件,優化了投資創業環境,使很多大運量產業采用水運方式向沿河地帶集聚,有力帶動了臨港產業的發展,加快了資源優化配置和產業合理布局,為浙江臨港工業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撐,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領作用。長湖申線湖州段航道兩岸聚集了木材加工、水泥新型建材和裝備制造等3個百億產業集群。
目前,《浙江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和主要內河港口總體規劃已獲部省批復并公布實施,浙江內河水運正在完成一幅干支通達、河海聯運的輝煌拼圖,有效完善浙江乃至長三角內河水運網絡系統和港口集疏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