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正式列入海西經濟區
2011-3-18 15: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 記者曾漫路報道:近日,記者從市發改局獲悉:國務院正式批復國家發改委上報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下稱《規劃》),首次明確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具體地域范圍,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江省溫州市、衢州市、麗水市,廣東省汕頭市、梅州市、潮州市、揭陽市,江西省上饒市、鷹潭市、撫州市、贛州市,陸域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
汕頭為開發格局“五軸”之一
據了解,規劃將海峽西岸經濟區劃分為三大功能區,即東部沿海臨港產業發展區,中部、西部集中發展區,生態保護和生態產業發展區。按照“分工明確、布局合理、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的原則,確定了“一帶、五軸、九區”的網狀空間開發格局。其中與廣東相關的部分,包括“五軸”中的汕頭-潮州-揭陽-梅州-龍巖-贛州發展軸;“九區”中的粵東沿海發展區。
出臺一系列措施參與“海西”建設
近年來,汕頭把主動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積極爭取汕頭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享受國家加快海西經濟區建設優惠政策措施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為全力參與海西經濟區的建設和發展,市政府專門成立推進海峽西岸地區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汕頭推進海峽西岸地區建設工作方案》。汕頭還利用特區立法權,出臺了《汕頭市鼓勵臺灣同胞投資若干規定》,以及一系列促進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鼓勵措施。
率先建設粵臺經貿合作試驗區
市委書記李鋒明確提出,要率先建設粵臺經貿合作試驗區,把汕頭建設成為廣東省擴大對臺交流合作的橋頭堡和重要通道。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600多家臺資企業在汕頭投資創業,臺資在我市外商投資中僅次于港資居第二位。我市提出,要率先建設粵臺經貿合作試驗區,充分運用檢驗檢疫特殊優惠政策和支持措施,發揮對臺直航航線作用,推進粵臺、汕臺經貿合作。全力推進粵臺合作南山灣科技園、粵臺物流園區、廣東省海峽西岸合作南澳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等載體建設,加強與臺灣產業對接。以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為重點,拓展汕臺社會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目前,汕頭正加快推動汕頭臺商投資產業園區建設,重點承接臺灣光電和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引導臺資企業參與投資能源、精細化工、造船等對區域經濟發展有重大帶動效益的產業。現代農業、電子信息、商貿、物流、房地產等逐漸成為臺商投資的新熱點。
加快融入“海西”動作頻頻
融入海西經濟區,增創對臺合作新優勢,汕頭各有關部門動作頻頻。去年底,閩粵贛十三市黨政領導第十五次聯席會議在廈門舉行,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是“加快產業合作互動,加速海西南翼發展”。借此機會,汕頭與其他地市共同簽訂了工業、交通、農業、工商、旅游、港口、物流等7個產業合作意見。市經信局多次組織企業參加“廣貨江西行”、“廣貨福建行”等系列市場開拓活動,共有5個合作項目列入粵贛、粵閩經貿合作成果;為促進粵東、閩西地區速遞物流經濟的發展,市郵政局加快物流通信網絡建設,粵東速遞物流郵件處理中心項目已得到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