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梧州立體交通網絡建設成果凸顯
2011-3-17 10: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用“生死時速”來形容交通建設對于梧州市的重要性,并不過分。交通建設之于梧州,關乎城市的興衰。
在備嘗現代綜合交通能力薄弱之痛后,“十一五”時期,梧州傾全市之力,優先發展交通,寫出了構建立體交通格局的華麗篇章:對外,力促交通“高速”,形成“水、陸、空”四通八達的網絡;對內,推進交通“通暢”,打造城鄉交通無縫鏈接的格局。5年時間,梧州形成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共同發展的立體交通網絡,這座原先處于交通末梢的城市業已變身為區域性交通樞紐。
現代立體交通讓“百年商埠”躍居區域性交通樞紐
梧州位于廣西東大門,這座百年商埠,曾是“南北匯集、東西貫通、中外交融”的兩廣水運樞紐城市,1897年開辟為通商口岸后,更成為全國、全區對外開放的窗口之一。當時,梧州之所以經濟社會極為繁華,所憑借的就是西江黃金水道和扼“三江總匯”、把“兩廣咽喉”、與粵港澳一水相連的明顯區位優勢。
但現代經濟的脈絡,不再是水道,而是由高速公路、鐵路和航空構成的立體現代大交通格局。梧州水路運輸的地位相對減弱,公路、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使梧州的區域地位逐漸被邊緣化,經濟發展也隨之相對滯后。歷經交通落后陣痛的梧州人漸漸明白,要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而要破解制約梧州經濟發展的“瓶頸”,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落后的交通問題。
“十一五”時期,梧州踏上了交通“復興”之路,累計實施高速公路項目7個、建設里程328.2公里。隨著梧州至南寧、梧州至廣州、梧州至桂林、岑溪至筋竹等多條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梧州形成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構建了梧州到廣州、南寧、桂林、貴港、賀州、玉林等周邊城市的2-3小時經濟圈。
2009年,洛湛鐵路開通,梧州告別了“地無寸鐵”的歷史,市民坐火車出行成為現實。除了已建好的益湛鐵路和在建的南廣鐵路外,“十一五”期間,梧州還有柳肇鐵路、岑溪至羅定等多條鐵路列入自治區規劃,形成鐵路“豐字形”結構網絡。
梧州機場迎來了復航,開通了梧州至南寧、重慶、珠海等地航線,乘飛機可中轉到達各大中城市。而隨著現代綜合交通格局的形成,梧州正逐步成為西江經濟帶上的區域性樞紐城市,以及東西部地區經濟合作、產業轉移與文化交流的重要中轉站。
水運復興使“西江明珠”再度被機遇青睞
梧州曾因水運而興,亦曾因水運而衰。如今,梧州再次因水運而被放到歷史重要位置。
2008年,自治區吹響了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嘹亮號角。這一重大戰略決策的提出,使“西江明珠”梧州,面臨著重大歷史發展機遇。如今,西江航運干線貴港至梧州段已建成通航2000噸級的Ⅱ級雙線航道,梧州至出海口常年可通航2000噸級船舶,已形成一條“水上高速路”。
船便于行,貨通天下。貴梧Ⅱ級航道的建成,使低成本、大運量的水路運輸優勢得以進一步發揮,有效解決枯水期船舶減載航行及貨物壓港等問題,促進沿江臨港工業等適航產業和現代物流業發展。就運價而言,以梧州到廣州為例,水運每噸每公里運價不到0.04元,公路則為0.4元。“在各種運輸方式中,水運的能耗和運輸成本優勢十分明顯。如今,越來越多的商家選擇用船來運送物資,西江往來船只明顯增加。”藤縣一家船務公司管理人員蘇文松說,由于航道條件改善,該公司最大的貨輪噸位已達2000噸。
事實上,航道的升級,也使梧州水路貨運量、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長。“十一五”期間,該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5317萬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達68.7萬標準箱。
“水運復興”還帶動了梧州造船業的發展。目前,僅藤縣便有船舶修造廠6家,船臺17個,最大造船能力為3500噸級,年造船能力60多艘,約10萬載重噸。而借助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東風,該市還加快沿江港口碼頭建設,新建梧州港赤水圩作業區,擴建李家莊碼頭,并推進塘源綜合碼頭、糧食專用碼頭等一批專業碼頭建設,力爭把梧州港建設成為吞吐能力超5000萬噸的大港。
“內循環”順暢架起鄉村致富路
有了對外立體交通格局中的“外觸角”延伸,還需“內循環”順暢。“十一五”期間,梧州建成了太平至潭東、陳塘至太平、潭東至新地、藤縣至容縣、黃村至昭平、蒙山至金秀、東環路龍船沖改線工程等縣際路網工程一批,有效連接了內部重要城鎮。
除了城市交通環境改變外,農村公路也得到了長足發展。據統計,過去5年,梧州市農村公路累計完成投資9.7億元,建設里程新增1361公里。一條條新修的水泥路,為地處偏僻角落的鄉村架起了致富路。借助便利的交通,該市還形成了如蒼梧縣大坡鎮育民村砂糖橘種植專業村、岑溪安平鎮黃沙村“三黃雞”養殖基地等一批種植、養殖基地和農副產品加工區,年人均收入逐年增加,同時也促進了當地居住、環境、衛生、教育條件的改善。
交通興,則百業旺;交通基礎牢,則發展基礎實。經過多年的發展,梧州已形成全新的立體交通格局,為全市經濟發展夯實了基礎。目前,該市正在規劃建設城市環城高速公路,加快建設連接港口碼頭與高速公路、鐵路站場、產業園區的地方路網,著力編織“無縫鏈接”的交通網絡,努力實現鐵(路)水聯運、公(路)水聯運、江海聯運,促進大港口、大工業、大物流、大旅游建設。龐大的立體交通體系,必將帶動梧州經濟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