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聯網構建商貿物流基地信息平臺
2011-1-5 2:0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黃剛
目前廣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主要以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為主,然而有基礎設施并不一定就意味著物流的大發展。如果廣西的物流行業按照傳統的運作模式發展,那就很難與物流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競爭。按照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廣西作為競爭者要參與中國-東盟自貿區現有物流格局的競爭,必須采取“集中力量重點突破”的戰略。
那么,突破點是什么呢?這已成為廣西商貿物流基地建設中遇到的現實問題。
現在正進行著的物流技術革命主要體現在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方面,物流信息平臺是其產物。而物流信息平臺推動下的物流管理,是以物流信息化為支撐的新型物流運作模式,能使商品流轉較傳統方式既減少庫存和資金積壓,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以說,沒有物流信息化就沒有物流現代化,建設物流信息平臺是如今發展物流業的熱點,也正成為解決現有商貿物流基地建設和運營瓶頸的突破點。
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我國最近宣布,將把“加快電子標簽的研發和商業應用步伐”作為國家戰略。由此可以預見,一些高端的制造和物流企業將率先從條碼系統切換到電子標簽系統,打造自身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日前,北京富士通已研制出大容量、可以隨時對儲存內容進行追加、刪除或修改的RFID。應用該系統后,企業將加速業務流程,進而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在無限的商機中不斷挖掘出新的業務。由此可見,在物流領域,物聯網時代正在到來,且將逐步取代互聯網。
第一,物聯網是對物體具有全面感知能力,對信息具有可靠傳送和智能處理能力的連接物體與物體的信息網絡。因此通過物聯網,物流企業能實現對物體的實時監控,做出實時的決策與管理。
第二,通過物聯網,物品和服務的功能都發生了質的飛躍,新的功能將給物流企業和客戶帶來進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減少了物流企業不必要的損失。
第三,物聯網將成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現實載體,依靠這一網絡技術將生產要素和供應鏈進行深度的重組,以實現投入更少、成本更低和效率更高的發展。
第四,通過物聯網的構建,為全區物流基地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能夠吸引一大批優秀的大型物流企業。
第五,通過物聯網的構建能夠充分發揮物流人才的才能。同時也能吸引一批優秀的物流人才,為全區物流基地的發展打下關鍵基礎。
政府投資的必要性
雖然物聯網在今天或許還只是一個概念,但在各國政府的重視和國內外一大批企業的推動下,其成為現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物聯網的實現,對物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政府投資物聯網信息平臺建設屬于財政的范圍或領域,有著非經營性和公益性的特點。由于物聯網的建設和運營需要大量的資金,加之目前的應用范圍有限,普及程度低,若由企業作為投資主體的話,難度較大。但物聯網信息平臺對物流發展的支持性和整體性作用又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這些領域的投資只能由政府進行,目的就是要改變全區物流信息化落后的局面,用最前沿的信息技術提高全區物流信息化水平,對社會其他投資物聯網領域起示范作用和引導作用。
政府投資物聯網信息平臺,能夠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計算機處理技術、網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等有效地整合區域內各種物流信息資源,實現物流信息的采集、處理、組織、存儲、發布和共享;完成物流信息的集成和各物流子系統的協作與整合;同時為物流平臺各層次的用戶主體提供基于全系統范圍的信息服務和輔助決策,從而加強城市區域內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形成并優化供應鏈,起到靈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