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工業經濟跨越萬億大關
2011-1-4 23: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2月15日上午,全市工業經濟超萬億企業發展峰會在香格里拉大飯店舉行。會上宣布,截至2010年11月底,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達到10452億元,成為全國第九個工業經濟過萬億的城市。
伴隨著工業總量巨大提升的是青島工業品質的脫胎換骨。目前,我市已在國內制造業強市中穩穩確立了自己的位置,裝備制造業強勢崛起并保持強勁增速,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成為發展先進制造業潛力無限的生力軍,傳統產業在持續升級中擴大競爭優勢。位于黃海之畔、僅有百余年歷史的青島,不但已是聞名海內外的中國品牌之都和制造業名城,還先后入選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信息化十佳城市……
點評:這是青島經濟實力的一次歷史性跨越。
如今的青島工業,在全面實現規模效益的同時,工業結構成功由“偏輕偏低”向適度重工化和價值鏈高端演進,一個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的新型工業化體系,正在穩步構建。
毫無疑問,從這樣一個厚重起點出發,面朝“十二五”的青島將更為自信。
青島與山東海投簽署 《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核”聯手力挺藍色經濟
12月29日,市政府與山東海洋投資有限公司簽署 《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各方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展開全方位合作。山東海洋投資有限公司將積極參與我市境內海洋運輸物流、海洋裝備制造、海洋工程建筑、海洋能源礦產、現代海洋漁業、海洋生物工程、海洋生態環保、海洋文化旅游、相關臨港產業等九大領域的投資、建設。近期重點在海洋運輸、港口建設、游艇、郵輪產業等領域進行合作。
山東海洋投資有限公司是由省政府批準設立、省國資委監管的國有大型企業,注冊資本25億元,2010年10月7日揭牌運營,是我省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投融資平臺。
點評:人們把這次合作描述為“雙核”聯手。一核是半島藍色經濟核心區的青島,一核是省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投資融資平臺。這樣的攜手,對于半島藍色經濟的發展無疑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青島試點服務業綜合改革
11月,國家發改委下發文件,正式批復同意青島為首批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試點期限為5年。
按照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青島未來5年的服務業綜合改革目標是,建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環灣型”特大城市,成為東北亞區域服務業中心。圍繞這個總體目標,青島在今后5年的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中,將重點突出金融、物流、旅游和科技信息四個領域的改革,積極推進服務業環膠州灣布局發展,建設區域金融中心;探索建設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先行區,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建成國際濱海旅游度假中心、國際海洋科研教育中心;打造國家服務業外包示范城市。按照規劃,到2015年,青島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比試點前有較大增長。
點評:服務業的快速崛起,是這座城市躍上更高發展層級的必由之路。
制造業積累的強悍實力、優越的區位優勢以及無可比疑的自然稟賦都為青島服務業的提速發展夯實了基礎。而此次,成功進入國家試點,則在政策層面和制度層面,為青島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全新機遇。
青啤收購銀麥啤酒
12月7日,青島啤酒公司與香港培新集團關于新銀麥啤酒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濟南舉行。青島啤酒全資收購由香港培新集團持有的銀麥啤酒100%股權。至此,青啤與銀麥啤酒終以強強聯合,拉開了山東啤酒業的新版圖。
據悉,戰略合作后,青啤將繼續保留銀麥啤酒品牌,同時,充分發揮其自身的資本、管理和技術等優勢,用青島啤酒先進的釀造工藝,為銀麥啤酒注入全新的內涵與活力。
點評:對于集中度過低的中國啤酒行業而言,并購會是未來的恒長主題。這樣的并購故事,也會在啤酒巨頭間一再上演。
以并購為核心的啤酒巨頭間的競爭,在資本運作背后,其實考較的是投資的理念以及后期整合的能力。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一期全面運營
11月1日,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海關代碼4258正式啟用。這意味著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一期)實現全面運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區港一體。
此前,港、區分屬兩個海關現場監管,貨物進出保稅物流園區除了向海關申報進出口,還要辦理轉關或者直通申報手續。現在,保稅物流園區和港口合二為一,保稅物流園區在港區直接進出境的貨物均簡化為一次申報、一次驗放,大大簡化了報關手續,提高了物流速度,推動青島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功能的發揮取得實質進展。
點評:現在,港區通關時間由以前的兩至三天縮短為一天甚至更短,物流成本也由原來每個集裝箱的600至800元降低到現在的200元左右。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將極大提高青島港口在國際航運市場的競爭力,為青島競逐東北亞航運中心增添一枚份量極重的砝碼。
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啟用
11月10日上午,青島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正式啟用,面向全市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專業性、綜合性服務。
中心承載信息服務、融資擔保、電子商務、創業指導、人力資源、法律服務、技術支持、政務服務、合作交流九大功能,可集中方便解決中小企業共性需求,成為中小企業反映訴求、獲取信息、學習交流、提升素質、享受公益性或非盈利性服務的主要渠道和場所。
點評:一直以來,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都差強人意。創業難、融資難、治費難和政務環境差,這“三難一差”,與中小企業的發展如影隨形。
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面向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中心,是青島破解這一難題的最新努力。當然,一切并不會因為中心的啟用就迎刃而解,它的高效運轉需要更為扎實、更為細致、更具開創性的工作給予支撐,否則,它對中小企業而言,將只會是畫餅充饑。
青島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跨入大型機場行列
11月19日上午,青島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正式跨入大型機場行列,成為全國第15家、山東省首家 “千萬機場”。
多年來,青島機場保持了客貨吞吐量的平穩較快增長。自2004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以來,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始終以百萬人次遞增。截至目前,青島機場已開通航線95條,其中國內航線84條、國際及地區航線11條,每周航班密度達到2200多班。青島機場已成為內陸飛赴日韓的重要中轉站、華東地區區域性樞紐機場、山東省龍頭機場,基本形成了“溝通南北、輻射西部、連接日韓、面向世界”的開放型航線布局。
點評:從傳統意義上的交通 “盡頭城市”,到如今日益重要的“交通樞紐”,青島交通,特別是航空業的飛速發展,從一個側面形象地展示著這座城市快速發展的激越姿態。
根據國際機場協會的研究,每百萬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總和18.1億元,帶動相關就業崗位5300個。1000萬的規模所產生拉動效應不言而喻。
美國 《新聞周刊》發布全球十大創新公司,家電業海爾唯一入選
12月,美國《新聞周刊》網站發布全球十大創新公司,在家電企業中,海爾唯一入選。這是繼海爾蟬聯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之后,獲得的又一個全球性的認可。
報道在對海爾的評價中說:“海爾沒有用創新去提供廉價的小冰箱、微波爐和空調,而是依靠創新來滿足二十多歲現代都市人的各種需求,并幾乎控制了酒柜、便攜式洗衣機和臺面洗碗機市場。 ”
“十一五”期間,海爾實現利潤復合增長率是營收復合增長率的7倍。 2009年和2010年海爾的利潤同比增幅都在55%以上。
點評:《新聞周刊》對創新的描述直接而簡單,“創新歸根結底就是兩部分:創造某種東西,并使人們想要它。 ”
海爾顯然做到了。但支撐這一切,隱而不彰的是海爾從傳統經濟下的商業模式轉型為適應互聯網時代的“人單合一雙贏”這一全新的商業模式。
正是這樣的改變,讓這個銷售收入過千億的家電巨頭,能夠像一個新興的互聯網企業一樣,敏感、靈活而富于創造性。
海信傳媒與廣東飛晟聯手打造國家級數字出版平臺
12月28日,海信旗下傳媒網絡公司與廣東飛晟投資有限公司就共同建設國家級數字出版平臺廣東國家音樂創意產業基地,全面達成合作。
根據協議,廣東飛晟作為廣東國家音樂創意產業基地的運營主體,具體負責數字出版資源(動漫、3D影響、游戲等)的原創、集成和產品包裝,海信傳媒則負責提供該產業基地業務系統平臺建設和運營技術支持,包括提供存儲、分發、推送、內容審核、版權管理、登記、認證、結算等技術方案,以此加速數字出版產業化進程。目前,雙方已成立了商務組、業務部和技術組,全面推進建設工作。
點評:統計顯示,閱讀傳統出版物的人數在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閱讀新媒體的則以30%的速度增長。海信向數字出版領域的邁進,顯然是看到了其中的機會。
當然,要真正讓機會成為新的發展支點,海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先例可循。
青島海灣大橋主橋貫通
12月22日,青島海灣大橋主橋合龍貫通。這是海灣大橋建設中一個里程碑式的節點,標志著大橋一期工程主體建設基本結束,下一步將進行橋面鋪裝及供配電、護欄、照明、房建、景觀等項目的施工,2011年上半年將實現通車。
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經營的青島海灣大橋,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我國北方冰凍海域首座特大型橋梁集群工程。是國道主干線青島至蘭州高速公路的起點段,大橋加上引橋和連接線,全長超過41.58公里。
點評:對于這座在空間形態上,正從半島型向海灣型轉型的城市而言,大橋的貫通,讓人們離“環灣之城”的構想又近了一大步。
正如專家所言,大橋建成后,將大大縮小青島、紅島、黃島的時空距離,加強主城區與兩翼副城區的聯系,擴大青島市的城市骨架,為青島城市的深度發展拓展出嶄新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