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遠:實施自貿區戰略 建設南寧自貿園區
2011-1-27 1: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訪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調研員、高級經濟師陳道遠
本報記者 黃信 本報實習生 鄧麗麗 王紹東
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國家先后批準北部灣經濟區設立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B型)、北海出口加工區。作為中國與東盟進出口的前沿,廣西如何整合這些保稅區功能,更好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帶動廣西經濟發展?就此,記者采訪了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調研員、高級經濟師陳道遠。
陳道遠的主要觀點是,要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建議設立“南寧自由貿易園區”。
值得關注的相關動態
記者:你提出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設立“南寧自由貿易園區”,這一想法是如何形成的?
陳道遠:據我所知,2002年,重慶大學組織課題組,完成了《建立重慶自由貿易區的研究報告》,提交市政府決策參考。2008年11月,獲得國務院批準設立的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是深處內陸的第一個保稅港區,其目標是要建設“西部香港”;目前正在興建的“西安國際港務區”,占地面積44.6平方公里,以利用綜合保稅區作為聚集平臺,集結各種資源要素,計劃用七年時間打造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自由貿易區;2010年10月21日,在全國政協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上,政協常委專題發言吁請國家批準在大連長興島設立自由貿易區,加快產業轉型,全面振興東北工業基地。去年,《中國經濟周刊》第46期的文章透露:我國首個“自由貿易園區”將落戶上海。我國《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也提出,要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如此一連串的最新動態,應引起我們極大關注。因此,要在南寧建立自由貿易園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
設立南寧自貿園區符合國際慣例
記者:設立“南寧自由貿易園區”,其內涵要根據自貿區的相關規定,南寧是否具備了這方面的條件?
陳道遠:根據1973年5月18日世界海關理事會在日本京都簽署的《京都公約》規定,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在特定區域設立自由貿易區。這里所指的自貿區對應的英文是Free Trade Zone(FTZ),而不是我們平時所說類似中國-東盟自貿區的Free Trade Area(FTA)。為了避免混淆,我們這里把一國境內設立的FTZ稱為“自由貿易園區”。一般來說,自由貿易園區不受海港的區域限制,深處內陸也可以建立。自由貿易園區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好、區內自由”機制,是具有相對隔離性的特殊功能的對外開放區域,其體制特征和區域屬性集中體現在“四大自由”上,即:貨物流通自由、資金流動自由、人員進出自由和企業經營自由。然而,為了實現各種要素流動的便利最大化,自由貿易園區應當選擇具有空港條件、現代交通樞紐城市或邊境地區,這是國際的通常做法。
南寧作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核心城市,擁有國際空港的優越條件,是國際區域大通道的樞紐中心,具有國際化城市潛力。對照世界自由貿易園區選址的條件,南寧已具備了建立自由貿易園區的基礎條件。為此,我們建議向國家申報,批準建立“南寧自由貿易園區”,實行完全的“境內關外”特殊政策。
南寧自貿園區的定位與發展目標
記者:“三基地一中心”是中央對廣西在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定位,如何理解“南寧自由貿易園區”的定位與發展目標?
陳道遠:建立“南寧自由貿易園區”,必須考慮其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這些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與中央對廣西的“三基地一中心”定位是一致的。
從戰略定位看,“南寧自由貿易園區”要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開放政策的試驗區、廣西與東盟深化合作的示范區、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不落幕的特大型舞臺;建成中國“內陸開放型戰略高地”,西南地區最大的臨海自由貿易園區,并賦予先行先試的發展權,實行完全的“境內關外”特殊政策。
從發展目標看,充分運用廣西保稅體系的帶動作用,按照“三年打基礎,五年初具形象,七年形成規模,十年建成新城”的步驟,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竭盡全力,建設“南寧自由貿易園區”,將其建設成為西南臨海自貿區和開放型經濟的戰略高地。
啟動南寧自貿園區的措施
記者:建設“南寧自由貿易園區”的關鍵應是拓展保稅功能。啟動“南寧自由貿易園區”的措施,具體來說主要有哪些方面?
陳道遠:啟動“南寧自由貿易園區”,重要的是廣西境內的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區進行聯合行動,從政策、機制等方面著手。具體抓好五個方面。
一是明確區域范圍:將南寧市規劃的28平方公里中國-東盟國際物流基地作為“南寧自由貿易園區”的核心區。同時,把目前南寧國際機場周邊的明陽空港工業區、崇左扶綏空港工業園納入“南寧自由貿易園區”的建設規劃。淡化現行行政區劃界限,加快向南推進,與欽州保稅港區連接一體化,把“南寧自由貿易園區”擴大到1000平方公里的范圍。
二是創新政策機制:在“南寧自由貿易園區”圍網區內效仿自由港及自由貿易區運作規則,實行完全的“境內關外”管理模式,關外區域不再設置海關監管。南寧自由貿易園區內享受投資經營自由化、貨物流動自由化、人員進出自由化和資金匯兌自由化等一系列特殊政策。以實現貿易便利、資源要素流動自由、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創新城市機制:借鑒我國臺灣地區的高雄自由港區建設的規劃理念,在關外區域內建設文化休閑專區、經貿核心專區、倉儲轉運專區、空港加工專區,設立金融中心、加工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信息中心、商品展示中心和國際企業總部等功能區域,再造一個新南寧。
四是實施江海聯動:大力推進“無水港”建設,加快南欽“平陸運河”的建設步伐,推動南寧-欽州的江海聯動。
五是整合保稅資源:積極申報南寧空港綜合保稅區,進一步完善廣西保稅體系。以“南寧自由貿易園區”為核心,有效整合北海出口加工區、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南寧空港綜合保稅區的政策資源,建立電子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在保稅業務上互聯互通,實現“區區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