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訪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調研員、高級經濟師陳道遠

2011-1-27 1: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轉自昆明信息港 公元十三世紀,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到當時被稱作“雅歧”的昆明,驚嘆道:“系一壯麗的大城!”七百余年過去,這座歷盡滄桑的歷史名城,在中國擴大沿邊開放的布局下重新確立了自身定位,致力于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國際城市”。在剛剛結束的2011年昆明市“兩會”上,昆明市委書記仇和表示,相信經過10到20年的努力,昆明一定會實現國際城市夢想,重現往昔“壯麗大城”輝煌。 
    區位:地處亞洲地理中心 
  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挾下,中國諸多城市公布了“國際化”的愿景,據稱中國2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中,有180多個提出了“國際化”目標。這些城市各有特色,但并非都如昆明一樣,擁有國際化的獨特區位優勢。 
  按照國際通行觀點,區域性國際化城市不僅取決于城市本身在所處區域內的相對地位,而且取決于該區域的重要性、發達程度和國家交流的通暢程度。 
  世界經濟的未來在亞洲,這已為世界所公認。而打開亞洲地圖,昆明在亞洲的區位優勢一目了然。昆明市委書記仇和曾闡述說:“云南是亞洲的地理中心,昆明是亞洲5小時航空圈的中心,具有‘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獨特區位優勢,處在南北國際大通道和以深圳為起點的第三座東西向亞歐大陸橋的交匯點,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西亞、南歐和非洲五大區域開放的前沿通道。” 
  自2009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視察云南以來,建設面向中國西南開放的橋頭堡成為云南新的戰略目標之一,作為云南的省會城市和唯一的特大城市,昆明在橋頭堡戰略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東盟和南亞國家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與日俱增。 
  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楊福泉在昆明市“兩會”上接受采訪時說,東盟國家各界人士對昆明這個城市是非常看重的,他們把昆明視為與中國進行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一個非常重要而具有很多區域特色的“國門”城市,一座具有區域性核心城市功能的城市。“昆明提出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國際城市,富有遠見,切合實際并且可行。” 
  交通:營造立體交通網絡 
  通達便捷的交通網絡,是建設區域性國際化城市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礎。交通瓶頸曾長期困擾昆明乃至云南的發展,但近年來,隨著“國際大通道”建設提速,昆明已初步形成了聯結大西南和中南半島的立體交通網絡,成為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的交通樞紐。 
  昆明市委書記仇和稱,昆明的公路、鐵路、民航、管道、航運“五大交通”雖起步晚,但起點高。鐵路方面,有貴昆線、成昆線、南昆線等7條國內鐵路交匯,另有4條國際鐵路出境,構筑起昆明“七進四出”的鐵路大通道。公路方面,云南通往東南亞的所有公路干線都以昆明為起點,以昆明為中心的高等級公路網已基本形成,5000多公里等級公路通達省內各地和鄰省鄰國。航空方面,昆明國際機場現已開通國際、國內和地區空中航線200多條,包括通往曼谷、河內、萬象、新加坡等東南亞重要城市的航線。將于今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的昆明新機場,是繼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新白云機場后中國第四大樞紐機場,遠期旅客吞吐量高達6500萬人次。 
  2010年9月,中緬油氣管道工程中國境內段在昆明安寧市舉行,千萬噸煉油項目同時奠基,為中國破解能源困局提供了新路徑。“下一步,滇緬油氣管道開通之后,對于昆明的地位提升可起到很大的帶動作用。從戰略地位、經濟地位來講,昆明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云南師范大學區域經濟與人口研究所所長武友德教授說。 
  經濟:建設八大國際中心 
  經濟國際化是國際化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昆明建設區域性國際化城市的題中要義。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使昆明距國際化城市夢想又近了一步。 
  “自由貿易區促進了貨物、資金和游客的流動,從而推動國家間建立更多的跨境區域合作。” 昆明市副市長劉光溪說。 
  除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外,昆明參與的跨境區域合作還包括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以及正在推進的昆明至河內、曼谷、仰光、加爾各答4條經濟走廊建設等。去年7月,昆明成功舉辦滇池泛亞合作系列活動,使昆明在區域內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劉光溪介紹說,根據昆明的基礎條件和形勢的發展,未來昆明將規劃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商貿、物流、信息、金融、旅游休閑、行政商務、會展、交流八大區域性國際中心。 
  昆明與東南亞、南亞各國的商貿往來源遠流長,2009年底開業的昆明螺螄灣 (論壇 新聞)國際商貿城則為這一傳統增添了濃郁的現代意味。螺螄灣國際商貿城 (論壇 新聞)是繼義烏國際商貿城之后中國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有5萬余個商家進入市場經營,引進1500家以上的生產加工企業到加工園區生產。目前,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市場日均人流量約30萬人次,且南盟8個國家已聯合在螺螄灣國際商貿城掛牌設立總商會,初步實現了打造“泛東南亞第一商貿圈”的目標。 
  在昆明國際化的產業布局中,現代物流業被提到了相當重要的位置。中國發展計劃委員會和鐵道部已明確提出,要把昆明建成面向東南亞、南亞的現代物流中心。而整個物流體系的建設,則是以昆明國際陸港為核心。從2010年起,昆明國際陸港被納入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至2013年,一期港區王家營國際陸港將基本成型,實現昆明物流總需求的近四分之一,進出口物流總量達40%以上,預計年運輸、倉儲集裝箱由30萬標箱增到100萬標箱。 
  2010年7月,云南省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正式啟動,同日,昆明區域性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正式揭牌,為昆明建設依托云南、立足西南、面向東盟、南亞的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石。而旅游休閑、行政商務、會展、信息、交流等區域性國際中心,也將隨著各項軟硬環境的不斷完善逐漸實現。 
   文化:打造泛亞文化名城 
  沒有文化的城市是蒼白的,缺乏文化內涵的城市也很難成為國際名城。對昆明的國際化歷程而言,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絲毫不亞于經濟實力的提升。 
  近年來,昆明提出了打造泛亞國際文化名城的目標,要使昆明成為“一座與時俱進的歷史文化名城、一座和諧共融的民族文化寶庫、一座開放包容的國際文化樞紐、一座充滿創新活力的文化產業基地和一座以人為本的文化共享家園。” 
  昆明是中國國務院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文化博大厚重。近年來,昆明理清文化脈絡,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努力保存好、傳承好、利用好城市的“文化基因”。與友城蘇黎世合作,從深度、廣度方面加大對歷史文化遺存的調查、研究和保護工作,啟動城市紫線劃定項目,對重點歷史建筑進行掛牌。在保護、扶持和發展昆明特色民間文化藝術,大力支持、搶救、開發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也成就頗豐,形成一批昆明民間文化品牌。 
  昆明自古以來就處于中華文化圈、南亞(印度)文化圈和東南亞文化圈的交匯點上,文化交流頻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多元文化形態共生帶。26個民族異彩紛呈的文化環境、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為文化對外交流尤其是對南亞、東南亞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去年7月,大型晚會《泛亞同春》拉開了滇池泛亞文化藝術節的序幕。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齊聚滇池之濱,共同奏響了和諧的音符。此次藝術節既是一場多元文化交融的盛宴,又是一場泛亞多國人民文化交流的盛宴,不僅提升了昆明在整個泛亞區域的影響力、競爭力和向心力,而且成為泛亞多國人民溝通情感的樞紐和文化交流的窗口,以文化藝術為紐帶推動了整個區域政治、經濟的交流與合作。 
  “區域性國際城市承載的是一種放眼世界、融入全球、贏得未來的城市理想 (論壇 新聞)。”昆明市委書記仇和這樣闡述他對區域性國際化城市的理解,他同時也警告說,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國際城市,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立足實際、前瞻未來、穩步推進。 
  在2011年昆明市“兩會”上,獲選連任的昆明市市長張祖林表示,下一步昆明將圍繞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進一步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加快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打造品質春城,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力、帶動力和影響力。 
  按照規劃,到2015年,昆明將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同時,同步基本建成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國際化門戶和重要橋頭堡城市。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同時,同步基本建成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國際城市。再用10年左右時間,使昆明區域性國際城市特征更加明顯、影響更加廣泛,全面建成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國際城市。(來源:香港大公報 原曉暉/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