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仍處于大建設關鍵時期
2011-11-24 14: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1年4月13日,交通運輸部正式印發了《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簡稱《規劃》)。作為大部制改革后的第一個交通運輸五年規劃,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該《規劃》編制過程中有何考慮?《規劃》自身有何特點?“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的思路和重點是什么?如何加快交通運輸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本期,我們特邀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司長孫國慶,為讀者全面和深入地解讀《規劃》。
2011年4月13日,交通運輸部正式印發了《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作為大部制改革后的第一個交通運輸五年規劃,《規劃》緊扣“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圍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包含了綜合運輸、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郵政服務以及城市客運管理等方面內容,體現了交通運輸業發展的時代要求,體現了“適度超前”的交通運輸發展戰略,是指導“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引起了社會和行業的廣泛關注。
科學論證 智慧結晶
《中國公路》:作為《規劃》編制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和組織者,《規劃》編制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孫國慶:按照交通運輸部黨組的要求,2007年我們就著手準備“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組織開展了20多項重大課題研究,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2009年8月,我們在貴州召開規劃前期工作會議,就《規劃》編制工作在行業內做了專題部署,提出了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和具體要求,明確了完成各階段工作任務的時間節點。緊接著我們召開了“十二五”規劃第一次專題工作會議,建立了部內協調聯動工作機制,明確了部內有關司局工作分工,并對各司局提出了工作要求。一年多來,部黨組多次召開黨組會議和專題工作會議,對規劃進行研究討論,對一些重大問題作出了重要指示。
期間,我們多次征求地方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交通運輸企業以及行業內外的意見,召開了三個片區的行業座談會、兩次專家咨詢會、部長政策咨詢小組會征求意見,征求了民航局、郵政局以及部內有關司局的意見,并通過網絡、報紙等媒體廣泛征求公眾意見建議。經過一年多的反復修改論證和廣泛征求意見,形成送審稿,經部黨組審議,原則通過了《規劃》,要求做進一步的修改完善,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做進一步銜接,正式印發是在2011年4月13日。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
《中國公路》:《規劃》的編制經歷了這么多輪科學論證,是行業內外集體智慧的結晶。您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規劃》的主要特點?
孫國慶:《規劃》體現了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在內涵上,著力貫徹落實國家“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對交通運輸發展的新要求,在確立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以及確定重點任務、政策取向、資金安排等方面,認真貫徹了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體現了國家“十二五”規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根本要求,緊密結合了國家提出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的實施。
二是在外延上,以構建“便捷、安全、經濟、高效”的綜合運輸體系為戰略目標,不僅著眼于穩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還著重強調了建設、養護、運營、管理并重以及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信息化引領和支撐,規劃范圍從基礎設施建設擴展到運輸服務、科技進步、信息化建設、綠色交通和安全應急等行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努力實現從以前的單純建設規劃向行業發展規劃轉變,充分反映了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的客觀需要和時代要求。
三是在內容上,包含了交通運輸部的全部職能,反映了綜合運輸體系建設、促進現代物流發展、城市客運管理、公路、水路、民用航空及郵政業發展等內容,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突出“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大動力”這五個方面的基本要求。體現了交通運輸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使交通運輸發展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交通運輸提出的新要求,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交通運輸發展的新期待。
四是在形式上,力求《規劃》文本結構更加合理、邏輯關系更為清晰、規劃內容更趨完整、文字表達更加精煉。《規劃》文本采取章節結構,一些專題研究成果或規劃亮點采取專欄的形式體現在規劃中。
《中國公路》:聽了您的介紹,我們對《規劃》的特點有了大致的了解,請您進一步介紹一下《規劃》的總體思路及核心內容。
孫國慶:《規劃》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五中全會對“十二五”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基本的技術路線和總體思路。可以概括為:根據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為主線,以持續發展、協調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安全發展為原則,以構建“便捷、安全、經濟、高效”的綜合運輸體系為戰略目標,以提高交通運輸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為核心任務,以“五個努力”為切入點和著力點,以深化改革和創新為保障,開展“十二五”時期各項交通運輸發展工作。
《中國公路》:“五個努力”具體是指什么?
孫國慶:“五個努力”實際上就是《規劃》提出的重要任務。一是努力推進綜合運輸體系發展。推進公路、水路、民航、郵政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強化基礎設施銜接,優化綜合運輸基礎設施網絡布局,增強綜合交通運輸供給能力。
二是努力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提高交通運輸服務水平,滿足多樣化的運輸需求,逐步提升運輸準備專業化、標準化水平,顯著提高運輸組織化程度,不斷延伸運輸服務范圍,顯著提升現代物流業發展水平和服務效率。
三是努力提高交通運輸設施裝備的技術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以科技進步為引領,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加強重大科技研發,促進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強化科技標準化建設;推進交通信息化建設,加強行業管理服務應用系統建設,大力發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運輸的現代化水平。
四是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行業。以節能減排為重點,建立以低碳為特征的交通發展模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推進廢舊材料的循環利用,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道路。
五是努力提高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加強交通運輸企業、從業人員和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加強交通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加強交通運輸應急體系建設,更好地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
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
《中國公路》:剛剛您講到“《規劃》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五中全會對“十二五”發展提出的新要求”,那么《規劃》是如何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科學發展這一主題、轉變發展方式這條主線的呢?
孫國慶:通過深刻學習和領會五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科學發展為主題、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的實質,貫徹落實國家科學發展的主題和主線的要求,具體表現在:
一是緊緊扣住了“科學發展”這一主題。《規劃》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交通運輸全局,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交通運輸工作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提出了“保持持續發展、推進協調發展、鼓勵創新發展、促進綠色發展、堅持安全發展”的原則。集中體現了科學發展在交通運輸發展中的本質要求,反映了推進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實質內容。
二是緊緊圍繞了“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這條主線。結合交通運輸發展實際,要加快發展方式轉變,關鍵是要大力推進現代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推動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集中體現在“四個著力”上,即著力調整交通結構,著力拓展服務功能,著力提高發展質量,著力提升管理水平。就是說,要把調整交通運輸結構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拓展交通運輸服務功能作為推進綜合運輸體系建設、促進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推手,把提高交通運輸發展質量作為轉變發展方式、提高效率和運輸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徑,把提升交通運輸管理水平作為強化行業管理、更好地做好“三個服務”的核心任務。“三個服務”是指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
三是切實突出了做好“三個服務”這一交通運輸發展的宗旨。交通運輸強調服務是交通運輸本質屬性的要求,是交通運輸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升三個服務的水平,就是要著力抓好交通運輸發展中的薄弱環節。比如,努力促進區域、城鄉交通協調發展,重點支持西部地區、農村地區、老少邊窮地區的交通發展出發,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使人民群眾共享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成果。
四是充分體現了“適度超前”的交通發展戰略。當前交通運輸發展總體進入了網絡完善、結構優化和運輸一體化發展的新階段,按照中央提出的“適度超前”的要求,交通運輸仍處于大建設、大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形成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優化交通結構,提升交通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
五是明確了將科技進步、信息化建設作為推進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堅持以科技進步為引領,加快交通科技研發和應用,推進信息化建設和智能交通發展,以信息化推動交通運輸的現代化。
六是凸顯了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行業建設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著力點。深入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構建以低碳為特征的交通運輸體系,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七是強調了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安全應急體系建設作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交通運輸安全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堅持安全生產,加強交通安全和應急反應體系建設,不斷提高保障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
八是強化了把深化改革和創新作為推動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強大動力和保障。《規劃》加強了體制機制改革、法規建設、人才隊伍建設、交通文化建設、行業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廉政建設等方面內容,在這些工作中,有許多的創新點,反映出交通運輸行業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風貌。
大建設時期的重點任務
《中國公路》:正如您剛才提到的,很多人也認為“十二五”時期仍然是交通基礎設施大建設、大發展時期,那么,“十二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是什么?
孫國慶:“十二五”時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主要包括六個方面。與公路交通有關的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公路交通方面:全面完善公路網規劃,推進國家公路網建設,形成布局合理、層次清晰、功能完善、權責分明的干線公路網絡。重點建設國家高速公路網,實施國、省干線公路升級改造,繼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到2015年,公路總里程達到450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0.8萬公里,覆蓋90%以上的20萬以上城鎮人口城市,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達到65萬公里,國、省道總體技術狀況達到良等水平,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90萬公里。
二是綜合運輸方面:統籌各種運輸方式發展,加快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強化基礎設施優化銜接,優化綜合運輸基礎設施網絡布局,加快綜合運輸樞紐建設,發揮綜合運輸的整體優勢。到2015年,運輸樞紐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建成100個左右鐵路、公路、城市交通有效銜接的綜合客運樞紐,建設200個功能完善的綜合性物流園區或公路貨運樞紐,使交通運輸服務水平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