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內蒙古馬鈴薯已銷售和儲備八成

2011-10-24 12:3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新聞線索:日前,內蒙古土豆滯銷,價格最低達到每斤3毛錢。為此,商務部門、農業部門以及內蒙古周邊超市積極推動土豆銷售。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截至19日,內蒙古馬鈴薯主產區已銷售206萬噸以上,儲備183.4萬噸,銷售和儲備量占總產量的86%。
    沈丹陽稱,近年來,各級商務部門積極探索解決農產品賣難的問題,當農民遇到“賣難”問題時,可啟動“滯銷救助機制”。一是“網上對接”。建立農產品信息流通平臺,一方面引導農民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引導主銷區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和具有加工能力的生產企業進行網上對接。二是“農超對接”。由商務部門組織國內大型超市到產地現場采購并設立專柜促銷。三是“農批對接”。主要是引導大型批發市場、出口企業以及經銷商積極購銷,并適當減免攤位費。
    記者點評:內蒙古馬鈴薯滯銷問題終于在以商務部為首的各大部門、各類組織的合力幫助下,得到了解決。然而,這個問題過后,人們不禁陷入新的擔憂:下一個出問題的又會是哪里?又將是什么菜?可以說,農產品的過山車問題近年來經常出現。廣西香蕉、陜西蘋果滯銷,給當地農民帶來巨大損失。相反,“豆你玩”、 “蒜你狠”現象又讓市民頭疼不已。每當這個時候,政府部門都會積極行動起來,或為農民找銷路,或想方設法抑制菜價上漲。但這并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本。
    農產品是我國市場化最早的行業之一,但也是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最弱的行業。這是由市場主體決定的——小生產對接大市場。由農民這個小個體構成的 “龐然大物”,與市場的連接應該有四通八達的脈絡,可我國這兩者之間的連接,只有幾條 “主干道”,而且異常擁擠。
    因此,政府部門要做的,不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是要建立強大的生產機制和順暢的流通機制,讓機制引導發揮作用而不是每次都拿出若干應急措施來解決市場問題。政府要建立強大的預判機制,指導當地的農業生產。同時,要通過合作社等把農民組織起來,讓農民不但是生產者,還要做流通者。總之,解決菜賤傷農,宜導不宜堵。 (范云兵)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