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生產資料論文

如何在農村地區拓展與創新非現金支付方式

2010-8-23 10: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農村支付環境的加快建設,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大力普及,人行大區分行的成功實踐,業內專家學者的精彩闡述……一個完整版的“金時案例”通過三大部分——虛擬的“情景案例”、實用的“管理實務”、獨到的“專家點評”揭示了——

  為了體現金融管理的技術含量,凸顯實用理性的內在價值,增加理論版面的可讀性,《理論前沿》周刊設置了“金時案例”這一欄目。一個完整版的“金時案例”通常由三大部分組成:情景案例——虛擬的人物與場景,提出問題;管理實務——真實的經驗與操作,解決問題;專家點評——客觀的分析與評價,理性總結。“高級模仿”比“低級創新”強,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認知方式、學習方式,我們設置“金時案例”欄目的初衷就是期望這一平臺能為業界同仁提供“高級模仿”的有效路徑。

  今天,新一期的“金時案例”又與讀者見面了,我們從有效滿足農村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這一嶄新課題出發,首先精心設計了某個大型農產品集散地推廣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的情景案例,集中反映了當前農村市場對于對非現金支付的內在性需求;進而專門采訪了山東省在農村地區推廣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的具體實踐與成效,通過介紹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的聯名卡模式和棲霞蘋果電子交易市場的第三方存管模式,為加強農村支付環境建設提供可借鑒的樣本;最后,我們還特別邀請來自研究機構和實務一線的幾位專家從不同視角發表了見解與點評。經過整合梳理,最終形成了本期“金時案例”:如何在農村地區拓展與創新非現金支付方式?

  為了增加欄目的互動性,歡迎讀者來電來函(電子郵件可發至本欄目的編讀互動郵箱jiangxinxin@vip.sina.com),就欄目風格、案例線索等提出您的建議。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我國農村地區各種集散市場風生水起,交易頻度越來越高、交易數額越來越大。與此同時,農村支付基礎設施和支付服務組織也在不斷完善和健全,票據、銀行卡、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非現金支付方式以其安全、方便、高效的特點,已逐漸為越來越多的農村經濟主體所接受,成為其經濟社會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手段。“情景案例”中老張的經歷就可以說是我國農村非現金支付方式發展的縮影。

  加強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是改進農村金融服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銀行在加快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和現代化支付系統建設、加大非現金支付結算工具在農村的推廣力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我們在“管理實務”中將介紹山東省在農村地區推廣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的具體實踐與成效,我們相信,這一樣本對于如何在農村地區更好地推廣和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會帶來有益的啟發。

  一、山東省農村地區非現金支付拓展與創新的兩個典型模式

  普遍的觀點認為,非現金支付方式在城市推廣和應用具有明顯的優勢,如密集的銀行網點、完備的基礎設施、較高的公眾認知水平等,而在農村,由于不具備這些優勢,廣泛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存在障礙。但實際上,與城市相比,農村卻具備應用非現金支付方式的獨特優勢,即對非現金支付的內生性需求。主要表現在:對于農民和農村中小企業,可以降低資金使用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于農村金融機構,則可以提高競爭能力、增強服務功能。

  正是基于農村地區對非現金支付的內生性需求,近年來,山東省以這種內生需求為導向,加大對轉賬電話、專用POS機具、網上銀行等適合“三農”經濟的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推廣使用力度,支付系統在農村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農村支付服務組織實現多元化發展。在此基礎上,各地因地制宜,分類別合理確定非現金支付方式,各種創新型非現金支付方式層出不窮,其中以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的聯名卡模式和棲霞蘋果電子交易市場的第三方存管模式最具代表性。

  (一)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的聯名卡模式

  山東省壽光市是全國著名的“蔬菜之鄉”,建有江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每年蔬菜交易量達40億公斤、交易金額近40億元。2006年,壽光市立足蔬菜交易市場,推出“專用POS+網上銀行”交易組合,創新“壽光蔬菜批發市場+菜商”模式支付方式。買賣雙方均持有兩張卡:借記卡和IC卡。這可以看做聯名卡的雛形。蔬菜采購商(買方)持金穗借記卡直接在市場電子結算中心的POS機具上刷卡,將資金劃入農產品物流園電子結算中心單位銀行卡賬戶。買賣雙方在場內持IC卡交易。賣方客戶在收取貨款時,農產品物流園利用網上銀行的單筆代付功能直接將應付資金實時轉入賣方的金穗借記卡,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現金使用。2009年,物流園為蔬菜客商開通網上銀行8.4萬個,較2008年增加6.1萬個,實現交易金額逾70億元。在此基礎上,壽光又創新推出了“金穗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卡”。“金穗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卡”既有場內結算功能又有銀行卡功能,該卡一側是磁條,記錄客戶在銀行的存款情況;另一側是IC芯片,記錄客戶在交易場內的交易情況。“磁條”與“芯片”通過“圈存(提)機”進行資金轉換。截至2009年末,農行壽光支行已為該物流園安裝自助存取款機4臺,POS機10臺,圈存(提)機10臺,發行“金穗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卡”15000張。這一模式取代了以前先在場外將非現金支付工具轉換為現金,再持現金進入場內存入IC卡的資金轉換過程,從而減少了現金“大搬家”,提高了交易支付效率。

  (二)棲霞蘋果電子交易市場的第三方存管模式

  山東省棲霞市被譽為中國“蘋果之都”,棲霞蘋果不僅暢銷國內,而且遠銷至東南亞、歐美、中東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蘋果交易有史以來就是收購者、種植戶、批發商一手錢一手貨的現金結算模式,在信息、結算、儲藏、降低果農果企經營風險等多方面難以作為。為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棲霞市建立了蘋果電子交易市場。市場訂立了統一的果品標準,填補了目前國際上蘋果標準的空白;采取升貼水方式,解決了交易中產地不同、品質差異的難題;這都為蘋果電子交易市場的對省外、國外的拓展提供了平臺。但市場設立初期,交易資金主要采用委托銀行代扣的方式進行,客戶的市場交易賬戶與銀行賬戶是不能直通的,不能實現現貨交易與資金劃轉的同步進行,客戶的交易賬戶資金是由交易市場操作人員根據客戶銀行轉賬單進行手工錄入,而且金融機構受利益分配及上級行層層審批的限制,為其辦理業務的積極性也不高。為解決以現金交易為主的落后局面,2009年,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為電子交易市場開展了第三方存管業務,交易成功即完成錢物的所有權交換,實現了資金的安全便捷交易。經多方努力,棲霞蘋果電子交易市場迅速發展壯大起來。截至2009年底,市場共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東莞、武漢、南京、沈陽、太原、成都、濟南等地建立分支機構營銷網點120家,開發企業會員1000余家、個體會員4500余人,2009年交易量356萬噸,實現交易額212億元。

  可以看出,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的聯名卡模式和棲霞蘋果電子交易市場的第三方存管模式都是當地結合自身的農業產業化需求和交易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的非現金支付方式創新,都滿足了當地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它們不僅有效地提升了當地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水平,而且有力地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與農村發展,成為農業產業化良性運行的重要保障。

  二、對兩個典型模式的評價與比較

  在農村地區推廣使用形式多樣的非現金支付方式是滿足農村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的重要手段和渠道。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需求是分層的,與之相適應的非現金支付體系自然也應當有層次之分:一類是與最基本的反貧困的金融需求相對應的非現金支付方式,比如,起源于勞務輸出大省貴州的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另一類則是與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金融需求相對應的非現金支付方式,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的聯名卡和棲霞蘋果電子交易市場的第三方存管這兩個典型模式就屬于此類,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非現金支付方式。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對于這兩個典型模式在運作的基本條件、功能及風險防范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和比較: 
 (一)運作的基本條件方面

  首先,兩種支付方式均產生于具有大規模集散市場或產業集群的農村市場,其交易具有數額大、頻率高的特征,非現金支付模式的推廣能夠帶來規模效應,從而具有內生性需求誘致支付模式的創新。其次,兩種支付方式都是在農村從事農產品交易時使用的,當前我國農業領域的稅收已大幅減少,與使用現金相比,非現金支付方式不僅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的優勢,而且不會增加交易雙方的成本,使得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廣泛使用具備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當然,兩種不同的支付方式,由于其依托于不同的市場,其產生的基本條件也有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交易商品的特征不同。就壽光多功能銀行卡模式而言,其依托的農產品物流園所交易的蔬菜由于品種繁多,在價格與標準化方面無顯著特征。而棲霞蘋果電子交易市場以蘋果為唯一的交易對象,并擁有統一的果品標準,交易對象的標準化程度較高,且由于產區遍布全國,地域不同所導致的品質差異使得價格波動較大。二是提供的服務內容有差異。農產品物流園上交易雙方進行現貨交易;市場基本上不負責物流等配套服務。而蘋果電子交易市場提供的服務更多樣化、更深入,其所有交易均通過網絡完成,還具有中遠期蘋果電子撮合交易、現貨掛牌交易、網上專場采購與拍賣等功能;市場提供物流服務,倉儲通過合約形式實現;還與銀行合作為交易商提供倉單質押融資服務。因此,壽光農產品物流園交易產品非標準化、交易半徑局限在市場內部的特征,決定了它更適用于面對面交易,并通過聯名卡、內部結算中心或圈存(提)機進行交割的支付方式。而棲霞蘋果電子交易市場交易半徑大且功能復雜,因而使用面對面的交易和支付方式不現實,交易產品的標準化特征使其更適用于第三方存管方式。在此方式中,交易成功即完成錢物的所有權交換,不僅提高了資金到賬的速度,而且能夠超越地域限制,安全、便捷地實現遠距離交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二)實現的功能方面

  應當說,兩種非現金支付方式均較好地滿足了所在市場的支付結算需求,但是具體分析,二者在所實現的功能上仍有不同之處。壽光聯名卡模式可以看做是一種跟隨型的支付方式。買方將現金或存款通過結算中心或圈存機存入IC卡,交易完成后賣方再通過結算中心或圈提機將資金劃轉,資金在交易雙方以及位于市場所在地的結算中心或圈存(提)機之間流轉,交易半徑較小。非現金支付跟隨著交易的發生而發生,表現為交易的結果,對撮合交易作用不大。而棲霞的第三方存管模式可視為一種牽引型支付方式。異地的交易商在本地的工商銀行就可以辦理第三方存管業務,資金在交易雙方以及位于市場所在地或異地的銀行之間流轉,簡化了交易程序,擴大了交易半徑。因此,對蘋果的采購更便捷、價格更透明,蘋果供需不平衡狀況得到有效緩解,對交易的促成和規模的擴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三方存管結算方式正式運行僅半年有余,但卻對電子交易市場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實現了銀行、市場與客戶三贏的良好局面。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僅工商銀行棲霞支行辦理的蘋果電子交易結算業務量達到41600筆,新開立賬戶1274個;而在第三方存管結算業務辦理之前的近兩年市場交易量僅為12320筆,開立賬戶1800個。

  (三)風險防范方面

  壽光聯名卡模式中,資金在買方-結算中心或圈存機-IC卡-結算中心或圈提機-賣方之間流轉,不能實現客戶資金在交易賬戶與銀行賬戶的實時劃轉,其間有大量的資金沉淀在結算中心或圈存(提)機環節,從而可能導致資金被挪用的風險。而第三方存管所形成的“市場管交易,銀行管資金”模式,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交由第三方存管銀行統一存管,將市場和客戶資金隔離開來,市場不得將該專用結算賬戶及資金用于交易范圍之外的用途,客戶的資金安全可以得到保障。當然,第三方存管作為近幾年才逐步推廣應用的支付方式,存管銀行對客戶資金安全承擔何種管理和監督責任、交易資金的交收責任劃分等問題還有待于法律的規范。

  綜上所述,采取何種支付方式主要取決于其所依托市場的內外部條件。但與壽光聯名卡模式相比,棲霞蘋果電子交易市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更先進的非現金支付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實現資金交付的安全快捷方便,還能擴大交易半徑,為交易雙方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交易機會。

  三、進一步推動非現金支付方式拓展和創新的啟示

  由于地域差異的存在,非現金支付方式的拓展和創新幾乎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但是從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和棲霞蘋果電子交易市場上非現金支付方式的成功運作可以看出,非現金支付方式拓展和創新的最大的動力在于使用者內生的需求,而內生需求的出現和非現金支付方式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外部環境的支撐。因此,除了加大宣傳力度、優化信用環境、降低使用費用等措施之外,還應當從內部需求和外部環境入手,推動非現金支付方式的進一步發展。

  (一)以實際需求作為非現金支付方式創新和推廣使用的出發點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