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鋼鐵的歷史重任
2010-8-10 20: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研究員 楊湛
天津四大國有鋼鐵企業合并掛牌成立渤海鋼鐵集團,雖然距離進入實質性的產供銷人財物經營階段尚需時日,但出手就與國內8家銀行簽訂1000億元人民幣授信,又與幾家強勢鋼貿集團簽訂戰略協議,手筆頗大,層次不低。
濱海新區要作為國內經濟新的增長極,標準自然不能低,即便以延續珠三角、長三角的制造業模式為前期切入點,也不是簡單重復,而是以高端制造業為先導,逐步形成以新金融為中心的國內經濟發展引領區、示范區。那么,作為身處濱海新區制造業板塊的鋼鐵業如何擺脫平庸,實現機制體制創新,引用與研發國際最新鋼鐵技術工藝,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實力,制定具有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的一流鋼鐵企業定位與奮斗目標,才能與濱海新區發展目標相一致相匹配。其設立的意義遠不是產量的疊加,水平的依舊,產品的同質。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濱海新區的鋼鐵發展應是全國先進的樣板,行業進步的頭羊。
渤海鋼鐵在分析自身時,尋找到區位、品牌、技術、人才和市場等優勢。老實講,真正與定位于國際具有競爭力的一流鋼鐵企業目標相比,優勢并不明顯,嚴格說起碼在國內同行相比大部分不明顯,可見,優勢轉化勝勢并繼續擴大優勢與勝勢的轉化,濱海新區內的渤海鋼鐵要實現自身目標還有一段路要走,因為,渤海鋼鐵服務目標指向不僅僅是天津,而是全國,甚至世界。所以,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在給渤海鋼鐵掛牌大會上的“發揚優勢,開拓創新”題詞,既直白又意味深長,濱海新區的鋼鐵只有創新才有出路。
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進入世界一流鋼鐵企業,需要體制機制創新,需要管理與工藝創新,需要產品創新,需要指標先進,更需要思想解放,順應世界經濟和鋼鐵產業的進程潮流趨勢,把握住濱海新區先行先試的最大優勢,探索鋼鐵的金融屬性,鋼鐵流通新方法,鋼鐵物流的新模式,產學研科技創新的新方式,上下游密切結合的新途徑等等。
總之,只有不斷創新,勇于進取,敢攀高峰,才是濱海新區設立意義所在,鋼鐵產業在其中的立足所在。